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高职免疫学检验教学模式初探
2016-01-15梅蕾
梅 蕾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随着人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视,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形成诸如“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其中认知弹性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理论,它的提出配合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开放的、共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构建知识型社会。
一、认知弹性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依利诺斯大学的斯皮罗(Rand J.Sprio)等人提出。斯皮罗指出:“所谓认知弹性,意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做出适宜的反应。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表征)的功能,又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不仅是对完形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的功能。”[1]它分别提出了教学目的—高级学习;教学方式--随机通达教学;教学媒介--认知弹性超文本的范畴体系。其中“高级学习”、“随机通达教学”及“认知弹性超文本”三个范畴在逻辑上是继起的,三者紧密相联,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逻辑框架,体现了认知弹性理论的核心观点。
斯皮罗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双向的。一个人不可能仅仅参照一些规则就能学会运用工具,必须让学习者参与到一个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实际运用各种工具,这样才是恰当的和有效的。[2]认知弹性超文本提供了学习者在随机访问文档时根据需要对原有链接进行动态编辑的可能。这种具有非线性特征的超文本,有助于学习者从多种观点的角度接近概念并构建知识表征,真正改善对复杂概念的掌握。认知弹性理论与认知弹性超文本技术,被评价者认为是“适用于以非线性和多维度方式跨越复杂教材的理论与技术,可用于系统化地开发非线性的与多维度的计算机学习环境”。[3]
二、高职免疫学检验的教学现状
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检验手段。该学科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免疫学基础、免疫学技术和临床免疫学。对于高职检验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并根据检验师岗位的特点,在理论教学方面强调实用、适度和针对性,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立以检验专业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医学检验专业及相关领域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设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及考核体系,包括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实验操作训练。[4]
现今为止应用案例式教学、综合教学法、PBL模式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探索出了适应该门课程实验教学特点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有很多学校开设了免疫学检验精品课的网站,可被学生查阅,方便学生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放任式的教学方式,过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让学生处于无结构状态中盲目探寻,也让学生和教师都忽视了概念在理解中的重要性,这显然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应用认知弹性理论于免疫学检验教学
认知弹性理论是一种折中理论:一方面接受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基本观点,也非常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它走出一条中间道路,显得比较“折中”与“温和”。基于它的教学观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该模式注重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同伴的参与,但要明确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因此,强调教师的参与仅是辅助而非主导,同伴的参与只为相互切磋,而不是恶意的竞争,二者的出现只为开创一个能诱导学习者进行良好自我导向的学习环境,学习的活动仍以学习者为绝对的主导。
2.教学目标:针对本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不良结构,根据岗位需求,修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达到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为创新思想的孵出奠下基础。
3.教学内容:我们以免疫学检验工作任务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其内容包括传染病免疫学检验、自身免疫病检验、免疫增殖病检验、免疫缺陷病检验、超敏反应免疫学检验、肿瘤标记物检验、移植免疫病检验、免疫细胞
及其功能检测和质量控制这九大项目。将免疫学基础知识和免疫学技术贯穿到每个检验项目中,这样每一个项目都是完整的个体,但每个项目又都是相互联系的。
4.操作程序:
4.1 准备活动:将学生们分组并在前期对学生进行认知弹性理论的培训。设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
4.2 通过“七个题”来完成课程设计。
4.2.1 给题:通过视频或动画,安排任务或给出案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动力。需教师合理地安排与教学内容有关但难度较低的内容,尽量与学习者以往的知识结构相联系。
4.2.2 选题:通过头脑风暴,将所要掌握的知识扩展,学生进行自主选题,培养学生自我选择能力。可能学生不能讲已学过的知识联系在新知识里面,需要教师的诱导,以期最大限度的将知识扩展,但不要过多偏于本课程内容。
4.2.3 查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互联网为工具,搜集和整理信息,展开探究活动,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师适当的提供相应的网站或资料。
4.2.4 解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多途径表达方式提供条件并要做出适当的评价。每个小组要认真记录其他小组的解题答案,而后以照片的形式传到网页内作为认真度的评价。或者自己独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实时评价,学生将每一步骤拍片传到网页内作为认真度的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4.2.5 评题: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和组组之间评价,在网页中评分,激发学生竞争能力,从而以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学生回答网页内的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此习题的难易程度是从易到难,只有答对此题才能看到下一题。也可以看出组与组之间掌握的程度。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一。
4.2.6 结题:学生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补充,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
4.2.7 问题:留思考题,网上做答,以考评本次课的理解程度。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尽可能的营造出大范围内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们自发性的进行专业知识的探讨,并有相应的考评机制,激发学生们的潜在学习动力,这让学生们从中获取了学习的快乐,良性循环,相信培养出的学生一定是综合能力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检验人才。
[1]Spiro,R.J.&Jehng,J.,(1990),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hypertext:Theory and technology for the nonliner and multidimensional traversal of comples subject matter.,D.Nix&R.J.Spiro(Eds.),Cognitive,education and multimedia;Exploring ideas in high technology,163~205.
[2][美]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hy 著.盛力群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3]高文.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一种折中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J].外国教育资料,1998,6.
[4]冯文莉,涂植光等.对目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