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论的视角

2016-01-15杜玉帆

中文信息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协同心理健康

杜玉帆 何 巍

(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0;2.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280)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论依据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协同理论认为,任何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各要素之间表现出协调合作,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由学校、企业、行业、社会等多方参与,将教育、管理、服务等高校育人功能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拟基于协同理论,试图探索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个系统的有机契合互动机制,使其共同发挥出培养大学生和谐健全人格的教育合力。

二、协同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统一性

1.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目前,我国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思想,就是引导高职生在校期间促进对自身的了解并确定好自己职业目标,规划好实施路径,及时反馈并加以调整以实现职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自己兴趣、特长、个性、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探索。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上的心理困惑,具有成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己、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互融合

“自我认知”、“职业能力”、“职业世界探知”以及“职业决策技术”是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对准现实“生涯通道”,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等内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更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技能。“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1]因此,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促进。

3.教学形式的学习与借鉴

随着社会与高职院校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态关注度的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已逐渐从以往的说教式解放出来,形成富有鲜明学科特点的,以心理活动与课堂研讨相结合为主,再结合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其他方式为辅的特色体验式教学形式。还有与之配套的特色课外辅助——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皆有效地帮助高职生自我心理调适。

虽然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形成自身固有的教学形式,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可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进行科学延用。如陶炳勇(2009)提出开展以成功心理为核心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可通过心理分析、心理训练和行为训练,强化受训者的积极心态、规划成功目标、勇于成功实践,是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助教学不错的选择。[2]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1.整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在求学、就业等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从而,最终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综合教育模式。[3-5]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2.整合建设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本校、本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前瞻I生、确定性、实用性、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体系。而且,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建立适合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切勿搞一刀切的课程体系。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单纯、枯燥的纯理论课教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7]。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师资缺少的正是那些真正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这使学生真正了解职业世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方面应鼓励有志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相关行业学习交流,支持他们参加“职业规划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及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能工巧匠”和“专业人士”到大学兼职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同时,对这些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通过几方面努力,建设、培训一支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1]许一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79-80.

[2]陶炳勇.探索高职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9(6):35—36.

[3]张迎,罗轩萍.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3(9):80 一 82.

[4]兰先芳.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4):89—90.

[5]刘甜甜,张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究,2013(6):99—101.

[7]傅梅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指导体系构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s1):49—5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协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