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1-15荆玲玲王佳莹

中国市场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

陶 楠,荆玲玲,王佳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及对策研究

陶楠,荆玲玲,王佳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和动力。但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结构、布局等方面缺乏特色大同小异,并不能彰显民族文化和传统。因此,城镇化建设应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以继承保护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为支点,建设有特色的区域文化,从而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继承保护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4.101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引擎,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可否认,城镇化建设优化了资源配置,加速了制度创新,但是与城镇化建设相伴的,还有诸多问题,如结构、布局等方面缺乏特色大同小异,并不能彰显民族文化和传统等。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和文脉的延续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因此,以优秀文化为先导,以继承保护传统文化为支点,建设特色区域文化,促进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以城市群为具体形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2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过程是将文化融入城市并改变城乡生活方式的过程。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与机遇。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可以展现地域的差异与特色。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灵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契机,城镇化发展需要文化建设与其同步。融入文化脉络、植入文化基因的特色城镇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2)文化产业的发展会给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而文化在精神塑造、推动社会文明方面扮演着潜移默化的重要角色。发达、健康的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观念、能力,并从整体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意储备优秀人才,为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3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树立信心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城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明确,产业支撑不到位,轻视文化产业发展。一些领导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往往把推进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把主要精力放在大拆大建、城镇面貌改观上,而忽视对城市软环境建设,每个方面都单打独斗,不成体系。实际城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涉及整体、全面的工作,文化产业更是对城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2)以文化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但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千篇一律。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千镇一面”“千城一景”局面,文化建设缺乏特色,不能因地制宜,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盲目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发展路径,没有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引领新城镇化建设。

(3)文化发展融入城镇化建设,却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据经济学家预测,我们的城市化建设有可能还会保持20年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尽管一定程度上建设了文化,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形式,但是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对地方文化或者历史遗迹保护不够。

4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面对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快速城镇化,我国城乡千百年来逐步积淀而成的建筑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也面临极大的挑战。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忽略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把握文化脉搏,延续城市历史就变得至关重要。

4.1科学规划,使文化产业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国家《“十二五 ”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特色城镇化建设同步规划、联动实施。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在不断扩大,国家一直在加大对文化产业和城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例如,将文化资源整合,培育符合区域实际、填补产业空白的文化业态,并使其延伸、渗透到其他行业。

4.2依托地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呈现城镇化建设的特色文化魅力

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靠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它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例如,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央大街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折中主义以及新艺术运动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是哈尔滨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4.3文化发展融入城镇化建设,与环境相适应,注重低碳与环保

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与自然环境、经济形式、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研究城市环境,明确了“生态城市”的理念是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提供了一种基于城乡规划的文化发展维度,以规范的运营方式实现文化产业规划、建设及管理,城乡规划建设应融入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代表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进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融入文化理念,突出城镇文化个性,丰富城镇文化内涵,提升城镇文化质量。文化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人们给予文化更多的关注和厚爱,文化也必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回报和惊喜,为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

[2]孙凤毅.特色文化资源视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20).

[3]齐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维度与路径城市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4(3).

[4]王艳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

[基金项目]2015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分析”(项目编号:2015C04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B1214017)。

[作者简介]陶楠(198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荆玲玲(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王佳莹(1978—),男,黑龙江讷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师资培训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媒体应用。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