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英汉句型差异

2016-01-14刘薇薇

科教导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刘薇薇

摘 要 从类型学角度看,英语属屈折语言是主语突出型,而汉语属孤立语言,是主题突出型。本文在分析了英汉句型的类型差异后,援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为理论依据——即语言决定思维弱势说,透彻分析了两种语言所造成的中西文化思维差异,从而更进一步证实了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SWH 主语突出 话题突出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68

Abstract From the typological point of view, English is inflected language is subject-prominent, while Chinese genera isolated language, is a prominent theme type. After analyzing the type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invoke Sapir - Whorf hypothesis theory - that la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 vulnerable that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aused by thinking in two languages, thus further It confirm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Key words SWH; subject outstanding; topics highlighted; culture differences

0 引言

语言与思维问题一直是哲学界、语言学、人类学界孜孜不倦探讨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思维决定语言,还是语言决定了思维语言是议论的焦点。在探讨语言和思维的理论中,最著名的要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WH)。它认为语言决定了思维。正如沃尔夫指出“思维神秘莫测,而迄今为止我们对此所具有的最大理解是通过研究语言获得的。”本文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WH)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英汉句型在类型学上的差异,来剖析英汉文化间的差异。

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十九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Humboldt)在其《论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中,把语言学的研究从语法、语义、语音的角度转向了语言与民族精神力量的形成的相互关系。他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达。他独特的研究视角,使其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的文化内涵等重大理论上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到20世纪早期,以美国人类家鲍厄斯(Boas)和萨丕尔(Sapir)为首的学者也持有此观点。之后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将此观点发展成了负有盛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假说认为:嵌于不同文化和认知范畴中的语言持有不同的观点,因此说不同语言的人会因其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通常被认为有两个版本。(1)强势版:语言决定论。语言决定思维和语言认知局限,并且语言决定认知范畴。(2)弱势版:语言相对论。语言范畴和和使用影响思维和某些非语言行为。强势版的SWH有过于绝对的一方面,也因此在60年代受到了抨击。到80年代SWH语言相对论的学者在语言影响认知范畴的实验中,找到了弱势版假说的充分证据。语言相对论的影响在空间认知和语言的社会使用方面尤为突显,甚至在颜色认知感上也很突出。该假说发展至今,大多数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相对论都持有一个较为平衡的观点,认为语言确实影响某些认知过程。另外,很多学者对语言和思维的相对关系已经开始从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领域中去探究。语言学家D. Bolinger和 D. A. Sears认为:“语言不仅为形成思想所必需,而且本身也是思维的一部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如此密切,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审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型结构上的差异,以“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的思维”的理论为依据,从中西文化视角出发,探究两个民族的思维差异及其原因。

1.1 英汉句型差异

根据传统语法规则,一门语言可以通过“主—谓“模式来进行语法分析。而Hockett (1958)提出了另一概念,他认为在“主—谓”结构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可以分别代表“主题”和“述题”,即可以用“主—述结构”来分析语言。

1.2 类型学差异

1976年李纳和汤森从类型学的角度对“主—谓”结构和“主——述”结构的两种语言进行了区分。认为句型是“主—谓”结构的语言是主题突出语言,而句型是“主—述”结构的语言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英语属屈折语而汉语属孤立语。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是主语突出类型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突出类型的语言。

1.2.1 主语突出

英语是属于屈折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英语中充当主语的通常是名词、代词或是名词短语,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在句子中一般位于主要动词前,并与它关系最密切;(2)决定主谓一致;(3)指句子其它部分所陈述的事。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型模式遵循的都是“SOV”的基本模式。句子从语法上来看都是完整的,并且句子的谓语动词在时态、语态、数量上都要有严密的屈折变化,句子结构要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如表1。

1.2.2 话题突出

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话题指的是“会话语篇中的一块,可以被视为某一类的事物的一个单位,因为它们有着同一个‘话题。” 而从直觉上来说“主题”指的是一段关于某一话题的语篇。话题结构遵循“主题——评述”的模式。Hockett对一个句子的主题和述题做出了区分,他说“在一个句子中,说话者先点出主题,然后再围绕该主题说下去……”在英语或是印欧语系中,主题通常就是主语,述题是谓语动词。如:The woman smiled. 但是在这个句子中:That new book/ I havent read yet. 句子的主语和主题就不一致,句子的主语是I,而划线部分才是句子的主题。汉语句子的主语和主题是常常是不同的。如:

(1)句中有主题和主语:这部电影(主题)我(主语)只喜欢男主角。

(2)主语和主题一致:他(既是主题也是主语)洗了个澡。

(3)只有主题:车(主题)已经修好了。

(4)没有主题:吃饭了。

话题突出的语言,强调的是话题,往往一个话题能够统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从而形成一个话题链结构。在汉语语篇中当几个句子或是小句在语义上同属一个话题时,形成一个话题链时,这些句子或是小句的主语就会省略(在语法上被称之为零回指)来同指该显性主题,直到下一个新的主题出现。因而,汉语中有时会很难断定这究竟是一个句子,还是一个小句。句子成分不完整(缺少主语或是谓语),亦或是一个句子中出现多个动词,都是十分常见的。

如:老栓正在专心走路,?1①忽然吃了一惊,?1远远看见一条丁字街,?2 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1 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1蹩进檐下,?1靠门立住了。(鲁迅:《药》)在这些缺少主语的句子中,汉语背景的人理解起来是合乎情理的,自然的。但是,如果将以上段落逐字地翻译成英语语篇,就会造成缺乏主语的严重语法错误。

2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文化的表现

“语言决定论”或“语言相对论”说明一方面语言决定了或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也说明语言间的结构差异越大,反映对世界的认识差异也就越大。笔者认为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有相关性,不管是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和反映,或还是语言又反过来影响了思维,语言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很好地解释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2.1 英语思维及其文化表现

正如上述分析,屈折语言的英语是主语突出类型的。英语要求保持句子中成分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强调的是严密、细致。SWH的让我们看到由于其语言特性,英语民族的思维细腻,强调严谨、逻辑性。因此,在西方这样的思维表现在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在绘画上,画家们追求的是尽力描绘出事物的真实存在,毫发毕现,丝丝缕缕,一树一叶密密层层,不尽其烦,甚至一层薄纱都画得惟妙惟肖,如同照片一样真实复原。另外,西方从医学到工业,分科详尽。严谨的语法表现出西方人对世界的求实的态度。西方人强调人的一生应只专注于该领域的某一点进行钻研,不断深挖。

2.2 汉语思维及其文化表现

独立语言汉语属于话题突出,讲求整体把握。在沃尔夫看来,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强制性,即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母语的语言结构(主要是语法结构)对这个世界的构成进行观察。 任何人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时,都在无意识地运用背景知识。因此汉语民族思维追求的是意境和朦胧美。以艺术为例,同样是绘画,中国画追求神似和意境,颜色以水墨为主,浓淡晕染,线条简洁,舒意展怀,旨在表现“神、韵”。而在文学、诗歌中,具体事物常被用作指代或隐喻,作者、诗人极力渲染出画面感,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具体的画面,从画中领悟到作者要传达的“意”—— “浪漫”“伤怀”或是“凄凉”……因此,在中国文化看来,但凡在艺术作品中,把事物写得或画得太真实、太实在是缺乏高度的,是一种“俗”的表现,因为它抹杀人读者或观者想象的空间,作品失去了“灵性”,也就永远无法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

3 结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语言决定思维虽然过于绝对,但“弱势假说”就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而言是有理据的。人类认知现实世界的经验逐渐凝固为语言,继而形成概念化,而概念化后的语言又势必对各人的思维、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作为语言、思维、文化最著名的假说,SWH像一把钥匙一样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型层面上的差异,引领我们进入到另一个空间,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注释

① “?”指的是主语省略(零回指)。

参考文献

[1] Bolinger, D. & Sears, D. 1981. Aspects of Language[M]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

[2] Tsao, F. A. 1979.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s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D]. Ithaca,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3] George Yule. 2000.The Study of Language[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Hockett,C.1958. Paragraphs and anaphora[J].Journal of Pragmatics,(13):115-121.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