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2016-01-14李如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李如涛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对知识社会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以国际化教育作为切入点,通过更新国际化教育理念、完善培养过程、规范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手段,深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端,保证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化教育;知识社会;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01-02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与动力

1.知识社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管理学大师彼得·F·德鲁克指出:在新社会真正支配性的资源、绝对性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进而断言:未来的新社会一定是后资本主义社会,其最关键的资源必定是知识。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中,所有价值的创造都由生产力和创新来创造,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创造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之上的效率和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知识的运用者与创造者的培养和质量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知识的制度”的人才培养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因为作为一个知识机构,“大学是社会上最能把工业需求、技术和市场力量与公民需求相联系的机构。”在通向知识社会的进程中,大学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工业社会,强调知识的生产,大学的功能主要侧重于科研而非教学。而在知识社会,尽管大学仍然会进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但知识的应用无疑将会变得更加突出。

2.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需求。国家战略发展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战略发展经历了从不均衡、不全面发展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高校有所回应。作为知识密集机构,高校应该完善知识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才能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各类人才。

3.提升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生逻辑。2010年7月,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已正式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阶段的两个考核标准,一是质量,二是特色。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要在新一轮高校竞争中占领先机,必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根据高校自身的定位,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术型人才扩展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这就要求高校不能按照原来的培养模式,而是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部分组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来的教育观念、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试制度等,建立新型的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从原来的以学历为本位、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高校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围绕培养目标设计相应的培养模式,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两个基本问题。在知识社会已经到来,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教育国际化价值日益彰显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科学的体制机制为依托的新体系。在这样的新模式和新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从知识单一性拓展到具有国际化视野、敏锐洞察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等多重维度,能够激发每一个学生去发展他们全部的潜力,在获得更广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他们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社会的能力。原因在于,在未来社会,“拥有良好全球意识公众的国家将在国际上拥有优势。”而拥有良好的全球意识的公众,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者获得收入能力的贡献巨大。

三、以国际化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知识社会的知识资源具有国际性、流动性和公共性的特征,而“教育的本质是以整个世界的知识为内容的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因此,教育的国际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就是遵循教育的本质,将本国的高等教育置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国际的视野而非一国的角度审视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作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三大趋势之一,推行国际化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努力开放办学,把国际化建设进一步深入人才培养层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全球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2.完善国际化教育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等众多要素,完善国际化教育培养过程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①教师国际化。没有国际化的师资,培养不出国际化的人才。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还有一定差距,其中师资能力和水平差距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开展国际化教育,必须打造国际化的师资,让教师国内、国外流动起来,加强国内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吸收和引进国外专家学者。②学生国际化。“人”的国际化,是国际化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国际化教育的核心。高等教育的接受主体是学生,离开学生,国际化教育将失去立足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③课程教材国际化。课程教材国际化是指课程中的国际视野,用国际的眼光看待、分析、研究原有课程中的内容;又指开设非本国(地区)语言和文化的课程;还指引进国(境)外的课程原版教科书等。课程教材国际化可以缩短高等教育的国际差距,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际认知能力,使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步入国际的同一起跑线上。④教学方法国际化。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够形成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本科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征。教学方法国际化就是要吸收引进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规范国际化教育制度。高等教育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必须深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自主权,使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①要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导师制,积极采用国外“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与国外大学相衔接的国际化管理体制。②要完善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激励机制。高校把教师送出去的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如在职称、员级晋升等方面予以配套,对教职工培训效果进行有效评估,让教职工将境外先进经验真正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4.创新国际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国际化教育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高校来说,拥有一套区别于原有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教育模式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创造力、爱好、个人秉性的关注,学生学业评价也以分数定高下,容易导致学生分数考得很高,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相对较弱。国际化教育是一种开放性教育,对国际化教育效果的评估不能囿于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应该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对国际化教育涉及的诸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得出相对公允的评价结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属的高等教育院校管理项目曾经设计了一套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评审程序,用于高校对国际化教育的既定目的和目标进行评估,并以此提升国际化质量水平,这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尝试。该程序主要通过关注以下重点内容帮助院校评估国际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①院校既定的国际化目的与目标的实现情况;②把国际维度整合到院校的主要职责和优先发展事项中;③把国际化列为院校全面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关键因素。评审的出发点针对院校既定的目的和目标。评审过程主要指评估院校在何种程度上真正实现了他们自己确定的目的和目标。这些目标和实现程度之间的关系是院校质量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杨启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