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学生“手机控”及其应对措施

2016-01-14伍慧玲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措施

伍慧玲

摘要:样本高职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玩手机的情况严重,这有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应该加强网络环境整治、加强课堂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有力地引导学生走出“手机控”。

关键词:高职院;“手机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10-03

高职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优劣关系着人才培养的优劣。当前,湖南高职(含专科)在校人数超过47万人,根据笔者在2014年下学期和2015年上学期整个一学年带领学生做的代表性调查,发现高职教育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学生玩手机问题严重,这个问题成为职业教育管理的一大难题。我们抽取了湖南有代表性的10所高职院进行系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在高职院学生玩手机的现状问题、成因、对策等方面获得了非常有益的数据,并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调查缘由与说明

手机以及信息网络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给学生使用手机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的高职院学生手机拥有率100%。手机功能的强势发展,其诱惑力让学生无法阻挡,许多学生已经无法离开手机。主要表现有:手机没带到教室会心神不宁甚至请假去宿舍拿,上课时习惯留意手机信息,上课时习惯于隔几分钟就打开手机看时间,上课时情不自禁偷偷玩游戏、QQ,或者看小说、电影;晚上就寝时间不想睡觉,早上不能按时起床。在本调查中,我们把这种学生离不开手机的性状称之为“手机控”①,严重的是学生根本没觉得自己患上“手机控”,就算知道自己患了也不采取措施。

二、高职院学生“手机控”的病症与问题

本次调查选取长沙市10所高职院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出调查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40份,有效问卷率96.25%。在参与调查的1540名学生中,男生986人,占64.03%,女生554人,占35.97%;其中一年级学生680人,占44.16%,二年级学生860人,占55.84%;文科生468人,占30.39%,理工科生1072人,占69.61%;从生源地来看,1246人来自农村,占80.91%,294人来自城镇,占19.09%。如下表:

1.看手机花费的时间多

对于“你一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概几小时”的答案颇有些惊人,选2小时或以下的占7.6%,选2-4小时的占24.7%,选6-8小时的占56.9%,选8小时以上的有10.1%,自己填写数据的占0.7%,在自己填写的数据中,有个学生填写了16小时(说明文字是:人睡着了,手机抓在手上,耳机插在耳上,闭目听音乐),有个学生填写了24小时(并附有讽刺意味的说明文字:人在机在,人亡机在)。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的占到了67.7%,如果按照正常的学校作息时间,课余时间不可能有6小时或更多,所以,课堂上的部分时间也花在手机上了。

2.上课玩手机绝对数量大

“你上课玩手机吗”,选择“玩”的占58.7%,选择“偶尔玩”的占36.4%,选择“不玩”的占2.3%,选择“控制不住的时候玩”的占2.6%。上课毫不犹豫会玩手机的占到了多半,这个数量非常大。虽然设置问卷时,没有设置一堂课到底是“至始至终玩”还是“玩一下马上回过神来”或是“边听边玩”、“听课没意思时玩”,但还是完全可以看出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已经很严重了,而且人数多得令人担忧。

3.上课不带手机心情无法平静

“上课没带手机,你的反应是”,面对这个问题,选择“平静,无所谓”的占9.4%,选择“不自在,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占53.6%,选择“很失落,心情无法平静的”占25.2%,选择“倒霉,下课赶紧去拿”的占11.2%,选择“不行,我会请假去宿舍拿”的占0.6%。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上课离不开手机,手机会引发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反应,而且这种反应表达的是对手机的依赖。

4.手机上看的内容多与功课无关

“手机除了必须的电话短信外,我们看手机的内容还有”,选择“看新闻或图片”的占21.3%,选择“QQ聊天或微博”的占25.6%,选择“玩游戏”的30.7%,选择“看小说”的15.4%,选择“抓狂、点开什么看什么”的占7%,还有3位附有说明:偶尔查找急需的资料、接收文件、有问题问度娘(作者注:百度搜索)。可以看出,手机功能这么强大,但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让手机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手机的功用加上网络的覆盖,在信息世界几乎无所不能,但是学生所看的东西几乎在功课之外了。

高职院学生“手机控”及其应对措施

5.手机魅力大于课堂老师的魅力

“课堂上,老师讲得兴致勃勃,电话来了,你听老师的还是听手机的”,选择“毫不犹豫接电话”占18.7%,选择“躲躲闪闪接电话”的占42.3%,选择“挂了电话,下课回拨”的占10.4%,选择“偷偷溜出教室接电话”的占12.7%,选择“回复短信”的占15.9%。上课不接电话的只占到26.3%,其余的都会接电话,虽然是直接或间接方式,虽然校规、班规都有“上课手机关机或调为振动”的要求,但现实是上课接听手机现象严重,“毫不犹豫接电话”表明学生的潜意识里没有上课纪律的约束抑或是手机声音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三、高职院学生“手机控”的成因探析

人类的智慧使得手机的功能强大起来了,手机带给人们的便利多了,但手机占据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也多了。对于自控力比较差的高职院学生,手机成了割舍不下的“痛”,究其原因,有外因和内因。

(一)外因

1.手机功能强大诱惑力大

高职院学生的手机使用率达到100%,有的不止1台,还有2台或多台,电板至少有2块,还配有充电宝。手机功能日趋丰富,其功能可与电脑媲美,但比电脑便携,在使用时间和空间以及自由度上比电脑有优势。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甚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制造商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新速度快,客户需要什么就有什么。2007年,划时代的苹果手机开启了智能终端时代,几年时间,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从起床睁眼到睡前闭眼,每天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说话”的对象都变成了手机。

2.社会新型流行病——手机依赖症的影响

时间不管长短、空间不管大小,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手机控”现象:家里、学校、公交车上、候车室、候机室、地铁站、公园、餐厅、政府部门、酒店大堂、银行候厅……“低头族”“屏奴”“耳机族”旁若无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指出,2014年末,全球手机用户达70亿,几乎与全球人口总数相当,有些人拥有多部手机。第十届慕尼黑数字生活设计大会发布数据称,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除8小时休息时间外,普通人平均每6分半钟看一次手机。人们无法想象没有智能手机的日子该怎么过,分明厌恶却不能抗拒。

3.高职教育的弊端

高职教育追求短、平、快,主要考虑的是对接岗位就业。高职院学生相比一般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方面会差些,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上课听不懂成为部分学生的通病,学生追求动手做的体验,而不是对系统知识的把握。学生课桌上刻有字:“哥上的不是课,是寂寞。”老师难以改变学生听不懂的现状,在课堂管理上,会出现“有令不从、有禁不止”的现象。学生的兴趣发生转移,手机的吸引力更大,教师驾驭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大。有个学生说到:在动手做的时候,投入到做的流程里,没时间看手机;但在课堂上,不玩手机是不可能的。

(二)内因

1.攀比心理促推“玩风”形成气候

现在的高职院学生接近95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自我意识强,消费观念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消费物品的象征价值。在学生群体中,学生已把手机消费看做时尚风潮,成为他们展现个性、表达前卫的一种工具,手机品牌、网络、游戏、小说、微信、微博都是他们日常生活谈论的话题,是他们紧跟时代的象征。学生基本上都不想让自己落后,否则跟不上群体的共同语言。有个学生跟我说:“老师,你连LOL都不懂,太Out了。”可见他们生怕自己被“Out”的,看的、玩的、用的,都在追求前卫。

2.在虚拟世界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或优越感

部分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抑或自卑,不喜欢主动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找不到存在感,而手机的交流方式具有匿名性,于是在微信、QQ、人人网寻找虚拟的朋友,以躲避现实的孤独感。部分学生回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在虚拟世界寻找精神力量。有位学生给笔者讲了他玩的一款冲关游戏,他过了一关又一关,分值不断增加,终于玩到了顶峰——他能够网络结婚,那天,在网上举行了结婚仪式,他收到不少祝福和羡慕,风风光光做了一回男人。然后他又说,可是回过头想想,连结婚的对象是个男的还是个女的都没弄清楚。这种玩游戏的情况不是个案。

3.内心缺乏正确的追求

很多学生虽然知道爸妈打工供自己读书辛苦,但自己害怕吃苦、不想吃苦,而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轻松愉快的生活,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愿让他们吃苦,没有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追求,所以学生的理想和现实往往是冲突的。他们对前途感到迷惘,在现实生活中贪图安逸。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引发对金钱的崇拜,而且希望金钱随手可得。课堂上笔者问学生:动力是什么?学生回答说:钱!追求是什么?答曰:钱!目标是什么?答曰:钱!笔者继续问:同学们,如何通过正当合理合法的手段赚到钱?途径是什么?学生便不做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思想观念、优秀的品质,就这样一步步丧失。

四、高职院学生“手机控”的应对措施

高职院学生“手机控”现象的改变,需要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的管理和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等多方协调配合才能起作用。

1.形成社会共识:手机是工具,人们不能被手机奴役

手机的正确用途是帮我们有效利用碎片时间、不拘泥于空间,能够随时获取信息,知晓天下,而不是被吸引去网上神游不知所归,破坏生活规律,身心疲惫。我们应积极化解网络调侃的“屌丝一枚,有点2B,饱食三餐,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终日六神无主,奈何心中七上八下,怎知九牛一毛”社会焦虑症,促进积极向上、勤奋勤劳的社会风气形成。美国甚至出现了一个“反智能手机小组”,告诫人们远离24小时在线,避免人们过度依赖手机。手机是人类智慧的一个工具而已,生活应该由自己掌控,可以不用手机的时候尽量远离手机。

2.加强学校的有效管理

问卷中,“进教室带书吗”,选择“经常带书”的占8.5%,选择“偶尔带书”的占20.4%,选择“依老师而定”的占31.7%,选择“不带书”的占39.4%。在跟学生访谈交流中,问“为什么带手机不带书”,学生说,手机的世界比书大得多,老师不讲书上的,反正我听不懂带书没用,书在胸中。有的高职院在努力寻找办法让学生带书,诸如,系部与辅导员督促、班干部检查、学生会抽查登记等。有的高职院讲台旁的墙上挂有手机袋,要求学生把带到教室的手机主动统一放讲台前的手机袋里保管,甚至屏蔽课堂网络信号。还有,校园局域网应该把握网络开放时间和空间,晚上准时断网断电,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客服终端服务提供商应该从良心和道义出发,过滤不良信息,有害无益的信息尽量截获,麻痹诱惑学生的游戏不让泛滥。有学生说:主要是网络原因,手机不联网就只能接电话、发短信,联网了就控制不住自己、想玩。

3.建设积极向上的学风和群体关系

高职院学生基本上是高考失利的孩子,他们对于理想、目标观念淡薄,关心的是挣钱的门路,继续深造的愿望基本没有。有学生说,在这个环境,60分万岁,多了没用,也看不出水平,不靠分数吃饭,本来学习的兴趣就不大,于是玩玩手机。访谈时问到“为什么花很多时间在手机上”,答曰:手机的吸引力太大了,玩手机能忘记生活中的不愉快;转移注意力,能够不玩手机吗?居然有这样一个奇葩回答:有时看女生了,没看手机,但女生看腻了,还是回归看手机。优良的学风很重要,那种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寻找自信、寻找优越感的情状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一个群体的影响是巨大的,高职院学生自我感觉进了这个地方反正出息不大,随便混混的思想作祟引发他们的消息情绪,加剧了“手机控”现象。有学生说,他们在不断同化、不断堕落。因此,高职院必须加强学风建设,用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学生成长。

4.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带动人际交流

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后来他又在原基础上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智能。高职院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兴趣,加强人际交往,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找到存在感、成就感、满足感,这样就不会惦念着他们的手机。书画、摄影、音乐、舞蹈、环保、义工、球类、专业协会、志愿服务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关键是这些活动作用的发挥。有一个高职院正在创新尝试:把第二课堂所有活动项目全部导师化,所有的教职工都是导师,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导师制活动,选取自己喜欢的项目。学校对导师制活动规范管理、监督活动的开展实施。导师所带的全部是10-20人小团队,有利于集中管理和定期开展活动,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这些措施对于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手机控是我们针对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和玩手机的现状而命名,这个名称不推广也不做研究。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船舶碰撞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小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WTO:新增贸易限制措施 创2008年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