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1-14缑天宇
缑天宇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意识淡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农业标准化程度低以及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等难题。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应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品牌化;标准化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农村农产品生产、经营而开展的电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产品的营销、网上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有效改善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2014年,我国涉农电商企业已经达到3.1万家,在线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达到76.21万个,2014年在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额为483.02亿元,比2013年增长69.83%。在淘宝网正常经营的注册地为乡镇和行政村的网店已经达到163万家,经营农产品的网店已经接近40万个。截至201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8%,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年增长率为1%,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43.2%,使用率较2013年增加了12.1个百分点,是农村网民各互联网应用中网民规模增速最快的应用。农村网民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6276万,较2013年增长率38.1%,农村网民中网上支付使用率为35.2%,比2013年高出近10个百分点。
2015年5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对我国近年来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从学历结构来看,农村网民学历相对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为65.7%;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村网民与城镇网民相比,更趋年轻化,20岁以下的农村网民占比均高于城镇网民占比;从职业结构来看,农村网民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4.4%。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如表1所示)。但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发展地区间不均衡现象依然严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网站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农业网站数量相对较少。无论从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数量还是网络资源利用率、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来看,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上网人数相对较少,电子商务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惯性较大,信息化意识淡薄,对电子商务创新生产力的认识不够深刻,使农村电子商务难以得到应用推广,这些特征决定了农村互联网应用使用率与城镇网民水平相比,相对偏低。当前我国农村互联网应用以即时通信使用为主,占比达到87.2%。
2.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完善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与城镇相比,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供给尚存在不足,网络技术、网络管理、通讯速度、安全保障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直接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利用,降低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效率和应用效益不明显,进一步恶化了基础设施更新和完善,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
3.信息化建设融资渠道单一,市场运营机制有待完善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但最重要的是要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才能使信息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也符合市场化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市场运营体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缺乏一个有效的市场运营机制来吸引企业参与投资,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筹集资金,导致信息化建设的融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匮乏。
4.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化信息的采集、开发、发布等均需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撑,这就要求信息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年轻人一般外出打工而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具有较高学历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又不情愿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生活人员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对新事物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熟练掌握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必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影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5.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开展电子商务交易
标准化和可鉴别性产品更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开展。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产品品质差异较大,深加工率相对较低,绝大部分农产品均为非标准化的经验性产品,对接外部市场的难度较大,这些不利因素给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6.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亟需完善
农产品具有易腐、易变质、难包装等特点,而在我国农村“重生产、轻流通”思想又十分严重,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流通配送环节的发展认识不足。同时由于农村交通不发达,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业专用运输设备缺乏,技术装备落后,使得农村物流配送的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亟需建设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三、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endprint
1.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农村电子商务意识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论坛、讲座和展览等大型活动,培训电子商务基本知识,以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建设试点为契机宣传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型和取得的成效,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增强信息化意识,自觉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关系。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邮电通信行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拓宽通信传输光缆宽带及网络覆盖范围,引导网络运营商将互联网、接入网、城域网由城镇向乡村辐射,提高农村网络覆盖度。增加资金和人力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建立畅通的农村交通体系。大力推动物流下乡,积极发展专门面向农村的本地化物流企业,探索创新农村物流模式。重点加强农产品流通迫切需要的仓储、冷链、物流配送和监测系统,建设并对物流企业在金融、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 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做好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建设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为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鼓励政府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当地有条件的农业经营者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引进人才。同时定期开展信息技术专业化培训,按不同层次和要求分别进行培训,积极提高农民捕捉信息的基本能力,使农户获得信息搜集、运用及反馈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阻碍因素。重点将农村基层干部列入培训的对象,使其扮演引领的角色,进而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模范先锋作用。
4. 发展专业化品牌农业,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进程
各地方应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有意识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促进本地农产品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鼓励对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化运行、合作社发展与家庭农场式经营,加强农产品储藏、物流、市场及其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实行农产品生产与网络营销有机对接,把电子商务更加紧密地直接融入农产品再生产过程。政府适时建立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查评价系统,制定适合市场要求的产品规格判断标准,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真正的发挥作用。
5. 构建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农户创立良好的销售渠道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核心,针对不同地区对农产品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设立相关产业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改善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以及区域分散的状况,为区域内的农民、农业和农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并向周边辐射形成一个销售网络,避免产品价格在流通环节被层层推高,切实使农民享受到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曹建平.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5(05).
[2]路征等.我国“农民网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5(05).
[3]周海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2(01).
[4]李晨等.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战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5(08).
[5]孙宇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研究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