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口养殖虾产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2016-01-14孙友强
孙友强
【摘 要】福建省作为出口虾制品主产区之一,自2014年来出口养殖虾出现下滑,主要因素有养殖规范化程度不高、产业规模发展后劲不足、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等,需创新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抱团出击海外市场。
【关键词】养殖虾出口;安全卫生;贸易壁垒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虾养殖生产国,年产20多万吨,连续几年居全球之首,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苏等地。福建作为出口虾制品主产区之一,2013年出口量创历史最高,达3.26万吨。2014年以来,受养殖对虾产量下降、原料价格上扬、遭遇国外贸易技术壁垒等因素影响,出口呈现量跌价升的态势,出口养殖虾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福建省虾产业发展现状
1.养殖情况
福建沿海具备养虾的良好海水资源,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成功引进南美白虾苗以及淡化养殖技术的成熟和推广,福建养殖虾产业快速起步,并迅速在内销和出口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福建局辖区有南美白虾出口备案养殖场79家,养殖面积达10万多亩,年生产能力约14万吨。
2.生产出口情况
福建省现有出口虾制品加工企业22家,主要集中宁德市、漳州市和福州的福清市。主要出口美国、韩国、欧盟、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2014年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出口的南美白对虾制品首次突破4亿美元。2015年前三季度福建省共出口1.70万吨、2.31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和12.3%。
3.产业技术水平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探索养殖新模式,福清地区引进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新工艺,全省推广大棚养殖、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新技术。出口虾产品企业均建立了完善的ISO9000和HACCP质量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还通过SGS、BRC等国际认证。今年4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其官方网站公布,解除福清朝辉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美国虾制品的自动扣留,这是全国第11家解除“自动扣留”的虾制品企业,至此,福建有3家虾制品出口企业解除输美自动扣留,可节约大量的通关和检测费用,并使每批货物在美通关提速20天以上,大大节约企业通关时间和检测成本。
二、存在的问题
1.对虾养殖规范化程度不高
福建省南美白虾养殖仍多以农户承包经营形式为主,养殖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不高;养殖密度大,养殖过程频繁使用渔药、水质调节剂等投入品;原料安全卫生控制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尽管我国农业部门已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禁用药物在养殖生产中的使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也对出口水产品原料养殖场实施备案管理,育苗环节乱用药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养殖场苗种来源较复杂,监控难度大,导致药残问题时有检出。
2.对虾产业规模发展后劲不足
受原料价格上涨、全球金融危机、国外技术壁垒和国内产业调整、农兽药残留等诸多因素影响,产量及出口量起伏较大。随着土地、劳动力成本的升高和养殖风险的增大,近年来国内南美白对虾价格处于上涨趋势,相较于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同规格对虾国内价格高出10%以上,我国对虾在国际市场价格优势缺失。此外,目前出口的虾制品绝大部分没有自主品牌,多以加工贴牌产品赚取加工费,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3.频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2013年以来,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国家纷纷加严水产品进口标准。韩国、加拿大等个别国家以模糊标准判定福建省出口养殖虾产品感官、净重不合格,企业考虑到过高的退运成本只能被迫降低等级出售,进口商以技术性贸易措施压低价格的企图屡屡得逞;美国对中国暖水虾关税政策长期不确定,我国输美虾制品企业均未享受到成功反倾销、反补贴实质利好,虽说部分企业已成功解除自动扣留,但由于美国客户对生、熟虾订单越来越谨慎,不断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输欧盟产品须每批随附氯霉素、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结晶紫检测证书;墨西哥、澳大利亚加强对我国虾制品病毒检测。大部分对虾传统出口市场均对中国虾制品设限,我国虾产品进入欧、美、日、韩等主要国际市场难度日益加大。
三、有关措施和建议
一是创新养殖模式,加强源头管理。创新养殖技术,推广生态养殖项目,不靠饲料喂养,完全靠海水提供的养料进行放养,与传统的养殖虾苗相比,生态虾苗环境适应力更强且不存在药残风险;加强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研究推广生物絮凝技术、混养技术等;鼓励虾苗育苗基地建设,完善从对虾苗种繁育到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推广“虾制品身份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实现养殖虾产品从“基地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继续探索具福建省特色的“一种形式+四个体系”的示范区建设模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支持企业争创品牌,鼓励和推动龙头企业注册商品商标、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引导出口虾企拓展产品线,从规模扩张型、粗放型发展方式向质量提升型、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鼓励龙头企业申请国际认证,对通过认证的企业予以适当补贴,逐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是强化组织协调,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加强水产流通协会建设,对内加强行业自律,对外加强与主要贸易国家水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和协会的联系,做好水产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促使协会真正在内部协调和对外交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组建民间农业合作组织,实施统一使用合格苗种、统一使用备案饲料、统一规范用药、统一疫情疫病监测的“四统一”管理;联合企业应对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积极申诉,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崔禾.纵观全球养殖对虾产业现状分析我国对虾产业发展趋势.中国水产,2006年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