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6-01-14刘莹
刘莹
摘要: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云南师范大学结合师范院校特色,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对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师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17-02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2010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地各高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云南师范大学的创业教育在最初的KAB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师范院校特色,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对西部地区高校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一、结合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创业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精神,是一种在考虑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把握机会创造价值的认识。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创业的氛围很浓厚,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很多。据我们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内调查发现,这些有创业意识的学生本身对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有所不同,分为“想要了解、学习内容、转化技能”三个层次。
结合工作实际,在课程总体设计上,我们坚持“主体性、高标性、人本性、超越性”的理念,遵循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设计原则,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明确创业课程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生心目中埋下“创业的种子”,到了适宜的时间和环境,促其自然地萌发和生长。
二、理论联系实际,完善教学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任务不是狭义的“课程”所能承载的,其本身就是一个课程教学、模拟创业、实践过程的循环体系。云南师范大学的创业课程起步较早,最初是由校团委利用第二课堂平台,成立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并以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为契机来模拟实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KAB这种类似训练营的集中、互动、紧凑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业和就业能力很有帮助。但就课程本身而言,还存在课程开设内容较为单一、知识面不够,参与面和辐射面较小等不足。结合学校本身工作实际,云南师范大学从三个层次来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处牵头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研组,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基础课程。课程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必修课,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在全校本科学生中开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网络课程系统由学校自主研发,采用自主选学的模式,设有必选模块和自选模块,学生必须按完成必选模块的学习,适当修满自选模块课程,完成课后练习,提交学习报告,才能获得学分。大学四年内,学生必须完成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和生涯规划三门网络课程学习的2个学分,才能获取毕业证。二是选修课,以校级公选课的形式在大学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中进行小班授课,课程多采取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设有游戏环节模拟经营,最终考核要求学生以团队或个人形式提交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并通过创业教研团队组织的创业模拟答辩。这种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扩大了学生接受创业基础知识学习的普及面。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参加昆明市劳动就业保障局与学校就业处联合举办的SIYB创业培训以及学校团委KAB培训,“青帆夜校创业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强化创业技能。
其次,依托学校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训基地及各类创业比赛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一方面学校有依托就业处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团委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动感地带-MM创业就业基地”等创业园区,校就业处还从学校争取到校园内的铺面15间,提供给创业学生作为创业经营场地。另一方面学校由校团委牵头,以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为契机,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或协助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按程序体验创业过程的演练。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这个课堂,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企业现实之间知识迁移的距离,强化了创业教育课堂知识讲授的效果,有助于把一些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成功企业家、校友企业家论坛、校董会企业设立创业基金等,大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平台。
最后,学校教务处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新性实验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在多次的创业大赛组织和参赛实践中,我们发现科技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主体,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通过项目申报、实施、完成、验收,促使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学会了团队协作,增加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思维。该计划在2009年至2011年的第一阶段实施中取得了明显成效,10个项目累计发表论文24篇,获得外观设计专利2项。endprint
在“创新、创业、创造”三创教育的活动理念指导下,学校学生科技创业活动得到了大力推进。目前,云南师范大学已经形成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三、研究开发教材,加强师资培训
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要在全国课程统一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自己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编写适应本校学生的学习材料。云南师范大学创业指导课程选用的教材分别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示范教材《创业基础》,以及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公选课分块实践教学总结的基础上,据教育部新的要求整合提升而自主编写的通用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去大纲要求的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等知识点外,还安排了两次的模拟经营游戏环节,学习基本企业周期、供给和需求。两本教材结合使用,提高了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创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实践性必须有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敏锐洞察力的教师团队来进行引导和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创业课程教育教师团队主要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专业专职教师(具有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专业背景的教师)和接受过创业讲师培训的教师组成的基础教师团队。另一部分是相关企业家,学校采取邀请企业家进课堂、企业家访谈的方式传授学生实战经验,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同时,学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储备,一方面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创业指导师、创业讲师培训,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创业指导师培训、教育部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等,获取资格证书。目前学校共有50人获得教育部创业指导师资格证书。2014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首个在西部地区设立、全国第三个设立的“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大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全国的比赛,以赛促练,锤炼教学本领。2013年12月,云南师范大学选派的教师以云南赛区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代表云南省参加了全国首届创业指导课程大赛并取得全国第30名。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云南师范大学的实践,为我们西部地区高校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但我们也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师资匮乏、投入不足、精品课程建设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完善。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当积极拓宽思路,借鉴国外经验和模式,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打造精品课程,开拓海外创业实践基地,努力构建一个覆盖创业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服务联动系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蒋焱.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8):28-30.
[2]林琳.基于广义课程概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1,(4):76-79.
[3]李忠新.大学生创业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3-24.
[4]张延平,黄宏伟,孙劲松.以创业计划大赛为载体 积极推动高校创业教育[J].出国与就业,2011,(6):68-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