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
2016-01-14崔颖
崔颖
摘要:双语教学模式在各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的发展改进和学生专业外语能力提高的一种尝试。本文为解决“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问题,首先从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出发,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通过SPSS对两种双语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得出“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好的结论,这就为双语教学模式创新及改革提供了可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双辅制”;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96-03
一、“双辅制”双语教学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一)“双辅制”双语教学的概念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双语教学的定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也就是说在学校里使用外语或第二语言传授专业课知识。国外专家或学者通常把双语教学称为双语教育,即Bilingual Education,其中Bilingual一般被译为双语或双语者,指的是除了母语其还会使用其他语言的能力。“双辅制”采用外籍教师与专业教师(中文教师)辅导双轨制,即学生在外籍教师上课时同配备专业教师听课和辅导。“双辅制”的实施是为了使学生在专业与语言两方面得到双重提高,让知识和技能与国际接轨,“双辅制”教学模式的改革既能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又能全面反映我国双语教学的实际。“双辅制”模式更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二)“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
1.双语教学模式。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有很多不足之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更别提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但是未必都和我国的国情相符合,因此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一个适合本校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
2.学生英语水平。学生具备参加双语教学所需的条件是其英语水平基本通过CET-4或者CET-6,且学生对双语课中专业知识的获取跟其专业英语水平有很大关联。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只有10%的学生认为双语的学习很轻松;60%的学生认为在双语教学中真正学到知识不易,双语课听听还行;其他学生对双语课的评价是学习双语课非常吃力,根本听不懂。
3.教材使用情况。国外教材的语言难度相对比较大,知识体系内容与国内不太相符,而且国外的教学体系一些内容脱离国内的实际教学环境。各个高校及高校内部使用的教材标准又不尽相同。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平均每20位教师中有10人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或影印版教材,2人使用自编英文教材,1人使用双语教材,2人同时使用中文、英文两套教材,还有5人使用中文教材另外补充相关的英文教材或网络资料。
4.双语师资力量。双语教学的教师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不相适应。专业知识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专业知识扎实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目前高校学生对双语教师的满意度较低,双语教师英语表达能力较好的比较受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由此看出,双语师资力量的结构性薄弱,此情况下学生对本专业的最新理论得不到很好的吸收,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也不足,这样会影响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二“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的选取及问卷设计说明
本文选取实施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学生80名(A组)以及试行“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的学生80名(B组)为调研对象。此次问卷总人数160人,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0份,有效问卷92.5%。问卷调查的内容概括来说主要有:(1)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英语水平、专业水平、入学成绩和四六级水平等;(2)对双语教学授课教师授课的认知评价;(3)对两种双语教学模式的评价;(4)对所用教材及教学资料难易度和实用性的评价;(5)对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评价;(6)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建议等。
(二)实证研究
1.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本文对两种教学模式下调查的考核成绩进行统计,结果如下:A组成绩(样本量76):英语成绩均值:17.93,标准差1.912,最小值13最大值20。理论知识成绩均值:69.79,标准差9.328,最小值49,最大值88。B组成绩(样本量74):英语成绩均值:13.71,标准差2.842,最小值9最大值18。理论知识成绩均值:57.31,标准差10.459,最小值35,最大值81。总计(样本量150):英语成绩均值:15.7,标准差3.206,最小值9,最大值20。理论知识成绩均值:63.52,标准差11.660,最小值35,最大值88。B组的平均理论知识成绩可以看出,比A组略微高些,A组为57.31分,B组为69.79分;A组的英语成绩相对于B组的均值17.93分来说要低得多,仅有13.71分。从统计分析结果笔者初步判断B组的教学效果要好一点,即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如创新后的教学模式。进一步验证此结论,对两组的平均得分进行T-检验,测试两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其成绩结果是否明显不同。下表是基于SPSS分析的结果。
根据表中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1)英语沟通技巧两组有显着差异。两组F值9.028,陪同的概率为0.003,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零假设方差相等的英语成绩,因此,笔者相信,两组英语成绩的差异是显著不同的。根据表1中的数据,A组的方差大于B组,可以得出,A组的英语成绩分散程度显著大于B组。看看差异是不平等的情况下,T检验结果:T值6.505,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显着性水平为0.05,拒绝(两组均值相等)的零假设,两组英语成绩有一个显著的差异。(2)两组专业知识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图表显示,两组成绩的F值为F=0.203,伴随概率为0.655,远远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所以接受零假设(方差相等),认为两组成绩的方差无差异。方差相等的情况下,T值为4.706,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零假设(两组均值相等),即两组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3)结果分析。假设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接受双语教学之前没有显著性差别,并且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大,根据上述T-test的结果,那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的效果不如“双辅制”双语教学模式。基于这一结论,本文赞成继续实施“双辅制”的教学模式。endprint
2.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加拿大学者科林·贝克(Colin Baker)的语言输入-输出-情景-过程双语教育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影响双语教学模式的相关变量,本文把学生学业成绩作为因变量,外语水平作为自变量。首先假设学生的外语水平越高,其学业成绩就越好。对于假设,本文以收集整理B组学生的成绩为样本,用SPSS软件对学生入学高考英语成绩和两年中双语教学科目成绩累计相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外语水平越高,双语教学效果越明显。通过对B组学生入学高考英语成绩与两年中所有双语教学科目成绩累计相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变量显著相关。经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相关系数为0.246,误差概率为0.010,自信度为99%,所以学生入学英语成绩与两年中所有双语教学科目成绩呈现正相关的概率或可能性为99%。由此可以断定,英语入学成绩高的学生在双语教学中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的成绩。除此之外,为了弄明白究竟外语程度达到何种程度对学业成绩产生的影响最大,本文对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与两年中所有双语教学科目成绩的群体进行了统计。
假设抽取学生的高考外语成绩为130分,相对应的及格成绩为78分。本文在78分左右分别取几个数据作为分割点进行差异分析,得出的结论都不理想;本文选择对78分进行分割,以此为分界的两组学生(及格和不及格)的两年中双语教学科目成绩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显著程度大于0.1,自信度为90%以上。分析结果如下:
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与两年中所有双语教学科目成绩的群体统计:入学英语成绩78,样本量99,平均值597.461,标准差49.4077,误差均值5.1233;入学英语成绩78,样本量17,平均值570.862,标准差50.0601,误差均值12.515
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与两年中双语教学科目成绩独立样本检验:毕业总成绩假设差异条件相同:组间差异检验中:F检验0.105,显著程度0.739,T检验平均值中:T检验1.987,平均值107,显著程度0.052,平均值差异26.700,误差平均值13.3968,95%自信区间0.0410~53.1580。毕业总成绩假设差异条件不同:T检验平均值中:T检验1.971,平均值20.356,显著程度0.064,平均值差异26.700,误差平均值13.5229,95%自信区间21.5778~54.7773。在进行群体统计时,本文采用F2ratio和T2-test两种检验方式来分析两种变量的相关程度。由F2ratio为0.105可以看出,两组学生两年中所有双语教学科目成绩间存在着弱相关性,显著程度为0.739;用t-test对两组学生两年中所有双语教学科目成绩进行检验,结果分别为1.987和1.971,显著程度分别是0.052和0.064,即自信度分别为96%和94%,因此,两组学生两年中双语教学科目成绩间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学生整体外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双语教学是否顺利。这就为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学生志愿、学生入学成绩、英语综合水平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选拔出有意愿且水平高的学生进入提高班学习,即可以对此部分学生推行“双辅制”双语教学;余下的学生进入基础班学习,即对其实施混合型双语教学。
3.教材以及教学内容。两组受访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原版引进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原版国外教材有很多优点,如时代性强、实用性强,内容层次分明。但原版教材也有缺点,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国内教材,编写内容和国内学生知识结构的连贯性较小,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所使用教材方面,目前高校缺乏适合中国学生语言知识结构特点的双语专业教材。能够完全接受原版引进教材,只有19.2%的同学,大部分学生希望学习专业基础英语课的背景下,使用容易理解的英文教材。教学在内容方面,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英教材混用模式更合适。约45%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更适合,至于国外原版教材认为适合做教材的学生约28%,8%的学生认为国内编写的外文教材或讲义更适合,认为国外教学参考资料合适的学生约12%,约7%的学生更适合中文教材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双语教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外国语言“全英语教学”,教师用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同时不能完全忽视汉语,否则会因学生的英语水平滞后导致他们的学习障碍。因此,教学内容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水平。调查发现,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更希望通过梯度教学模式,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外语运用能力。因此,如何平衡学生理解语言和专业知识方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目前双语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选择合适的教材,语言难度适中,前沿知识科学、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学生对“双辅制”双语教学师资的看法。从授课方式及内容评价来看,高达93%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资料很重要,88%的学生认为提前学习专业词汇,对知识的理解很重要。如果课堂内容过多,为照顾语言差的学生,会导致课堂内容完成不了。此外,学生普遍能接受英文的课件、作业及英文考试。从访谈结果来看,A组学生大多数对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太看好。原因是他们普遍认为由于课时少,教师的讲授速度过快,内容过多,导致双语课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英语水平提高不很明显。B组接受“双轨制”双语教学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比较满意。他们认为,外教全英式的专业课教学有利于他们英语学习氛围的创造,而且外籍教师的发音比较准确、英语表达较流利,对国外专业知识的理解比较透彻,能够帮助他们英语专业词汇及知识的学习。但是外籍教师也有其缺点,因为他们的专业背景有限,不能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因此,讲授知识就比较浅显。外籍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很了解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提供的讨论话题不符合中国学生的知识特点和结构,况且学生普遍英语表达能力欠佳,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部分基本上是流于形式。
三、结论
目前,虽然双语教学的改革并未达到最佳的效果,但它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专业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自我完善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提升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双语教学尚且处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结果。国外有不少成功的双语教学范例,由于中外在国情、教情、学情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双语教学要同本校实际相结合,不断创造条件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薇,张鸣.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管理,2011,(02).
[2]李秀彦.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