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6-01-14李广羽
李广羽
摘要:针对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形势,本文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为例,围绕专业发展方向,对应用型地方院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课程体系;应用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45-02
课程体系是专业知识的组合系统,反映了专业课及课程群的相互关系。它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任何一个专业的发展都始终伴随着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地方本科院校多数在专业设立之初参考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并不符合自身定位和实际情况,或者申报专业时经过了周密规划,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根据产业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优化培养方案。为此,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科学构建和适时调整。我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8年的发展,在规划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本着研究方法系统,课程体系立体,课程设置动态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明确办学定位
地方性院校本科专业多数为应用型本科,部分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有着明显区别,技术技能型人才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方向和生源质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地方性院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不能再沿袭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而是应该通过研究不同性质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差别,分析目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面临的形势调整培养重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被划定为特设专业,这意味着专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上有着较大的灵活性,如何把握好现有政策,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在修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始终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工程技术人才,力求毕业生具备快速上岗的素质。
二、确定合理的课程比例
确定合适的课程比例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的比例构成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1.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关于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关系及比例,典型的例子是早在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Charles William Eliot提出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并实施这一主张,逐步将本科所有课程改为选修制。改革在当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余地,促进了学科分化,同时引导学校重视实用性学科的建设。然而,不受任何限制的选课导致自制力差的学生选课准备不充分,没有系统观念,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1909年后,哈佛的历任校长逐步改革,到1982年,确定了核心课程体系,即本科四年所选的32门课中,16门必须是专业课,8门选修课,8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为学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选修课给学生发展兴趣留下了空间,专业课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选修课和核心课的范围。这个体系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哈佛的课程体系改革历史给学术型院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应用型院校提供了参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开始在课程体系中引入选修课。90年代后,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25%。关于选修课比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提高选修课比例,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尤其在学术型大学。但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在培养模式上,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市场需求,要根据生源质量建设课程体系。和学术型大学不同,社会对职业型本科毕业生的要求是尽快适应当前工作,选修课比例过高,会导致知识的支离破碎,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毕业生不能适应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同时,地方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弱,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选修课过多将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综上,我们认为选修课比例不宜超过25%,专业选修课比例占专业课的35%是比较合理的。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近年来大多数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实践比例不断升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需要调整。通过对3届6个班级的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观察及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一门课程验证性实验超过4个学时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开始下降,超过6个学时时,多数学生余下的实验就会产生应付态度。所以,学校只有具备完备的实训条件,可以开出大量设计性实验,或能够以项目为中心设计实验时,才可以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有些课程可以设置为独立实验课,当条件不具备时,不能盲目增加实验课比例。
3.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的比例。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怀特海先生这样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大学的学习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渠道更加丰富,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学生在大学应该尝试进行预习、复习,自主安排完整的学习环节,查阅资料,撰写文章等。课内学时过高,将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能尽快完成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但简单地缩减课内教学时数将导致学生浪费自主学习时间,灵活的学习方式需要必要的硬件条件和制度支持,比如进行实验室、图书馆建设,为学生配备相关的指导教师等。在各项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就目前地方高校的条件来看,很多学校,尤其是新建院校和新建专业,条件还不完善,效率和自主性必然产生矛盾。在修订培养方案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一方面保持适当的课内学时,同时在实践内容上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规定题目,学生自主完成。另一个矛盾是实践内容过于宽松将导致指导老师产生懈怠思想,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可以通过合理的考核方式督促老师和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践内容。
三、打破专业界限,推动课程群建设
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而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它们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能够获得具有整体优势的专业学科体系的有机整体。课程群建设与世界各国高校课程体系变革的趋势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开放性、灵活性。在课程群建设方面,我们理顺了下面的关系:一是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分科过细,专业过窄的问题。比如在构建信号与系统课程群时,除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与应用包含在课程群里,还把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MATLAB纳入到该课程群中,这样课程群体系完整,在学完高等数学后,学生可以参加建模比赛,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二是课程群的课程通过实践环节这个纽带联系到一起。在培养方案的课程实习环节,学生通过一个设计题目,能够综合运用课程群里各门课程的知识,达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实践也可以知道课程群里课程的用途。endprint
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的要求较高,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的课内实践体系包括课内实践教学、专业综合实训、综合性教学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外实践体系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电子大赛、校企合作就业培训等。鉴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在课内实践环节中增设了专业综合训练,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集中培训,从而为后续的实践项目奠定基础。专业综合实训在学期初开设,在时间上与其他实践环节没有冲突,达到了较好的效果。综合性教学实习不以课程为中心,以课程群为核心设计实践内容,成为课程群各门课程的纽带。仍以信号与系统课程群为例,我们安排了一个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实践内容—“连续时间系统设计”,要求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设计一个连续时间系统,用MATLAB进行仿真。实践内容的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多数实践环节在开学3周内安排实习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知识,逐步完成设计,达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五、动态设置选修课,增加课程体系的灵活性
学校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具有相对稳定性,定期组织修订,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技术发展迅速,就业形势变化快,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加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是修订培养方案的一个难点。为了在相对稳定和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对选修课进行了合理规范。首先在专业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门数。专业方向由必修课确定,选修课在方向上略做突破,有一定的前瞻性,主要将新技术、交叉学科、考研相关课程纳入到选修课范畴。对于应用型本科,选修课中可以纳入考研相关课程的原因是考虑生源质量。比如通信方向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偏难,在最初的培养方案中包括了通信方向,但相关课程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在专业方向调整的时候,放弃了通信方向,其主干课电磁场与电磁波就纳入到选修课中,基础较好,打算考通信方向研究生的学生可自主选修。在师资配备上,力求做到按专业方向配备教师,每名教师尽量只讲授一门必修课,其余为选修课,从而增加课程开设的灵活性,保证每个方向都有独立设课的实验选修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制定操作性强的大纲,以项目为中心安排课程内容,比如我们的电子系统工程设计就设为独立实验课,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提高课程效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专业,也是一个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就业形势。认真做好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目标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条件,增强操作性,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具体实施中不断改进,才能保证专业的稳健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