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上”结构的语义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
2016-01-14王璐菲
王璐菲
摘要:现代汉语中“v上”结构表达的语义非常丰富,是留学生习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上”结构的语义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教材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v上”;语义;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29-02
“v上”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结构,受语义引申和语法化的影响,补语“上”的语义纷繁复杂,造成了外国留学生习得“v上”结构的困难和偏误。对于“v上”,国内学者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对“上”的语义归类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上”结构中“上”的语义类型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考察“v上”在教材中的处理情况。
一、“v上”结构中“上”的语义类型归类
“上”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上,高也”,它最初是作为体词出现的,表示的原始方位意义是“在高处”。后来作为谓词,表示原始行为动作义“由低处向高处移动”;而后进一步引申,表达多种语义。在其原始行为动作义“由低处向高处移动”中,我们可以提取“上”的三个语义要素,即:①离开起点;②由起点向终点移动(路径);③到达终点。进入“v上”结构以后,“上”进一步语法化,语义纷繁复杂,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出与其三个语义要素间的联系。
1.位移趋向义。在这类结构的“v上”中,“上”表达的是行为或动作的方向,既可以表示具体空间的位移义,也可以通过空间隐喻,表达心理空间的抽象位移。①“上”表具体空间位移趋向义。a.拖拉机爬上了坡。b.把羊赶上山。c.中国登山队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d.那女人跟上我,同我并肩走。上面的例句中,“上”表示的是行为或动作的方向。“上”既可以表示纵向位移,从低处到达高处,如a、b句,也可以表示横向位移,即向前,如d句。实际上是将纵向空间的位移引申到横向空间,“前”为“上”。从主语上看,a句和d句表示的是施事位移,b句表示的是受事位移。c句表示的是施受事共同位移。但是无论是哪种位移,“上”都表示了位移的方向,它不一定体现位移的起点,但是补充说明了到达的终点,即要素③。②“上”表心理空间的抽象位移趋向义。a.触景生情,一种爱的热流刹那间漫上了他的心头。b.他向父母献上自己的一片忠心。c.他向领导真诚地交上了报告。心理空间的抽象位移趋向义与具体的位移趋向义紧密相连,从认知角度来说,由“v上”的空间范畴投射到心理活动范畴,往往隐喻为心理上的“高处”。a句中“心头”是一个虚拟的终点“高处”。根据人们的认知,“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Lackoff&Jhonson1980)这种现象就易于让人们将空间位置上的“上”、“下”认知,与心理上的认知结合,经过隐喻投射,可以表示由晚辈到长辈或由下级到上级的抽象位移义,如b、c句。
2.“上”表具体结果实现义。在这类“v上”结构中,“上”本身仍具有空间意义,但是强调的重点不再是动作的空间方向,而是动作的结果。从“上”的三个语义要素来看,凸显的是要素③到达终点,即结果的实现。a.请你把门关上。b.我用一块布把电视机蒙上了。c.今天一出门就遇上了一场大雨。d.今天外边很冷,把大衣穿上吧。e.我们帮他脱了鞋,盖上被子。f.请在卡片上写上你的名字。g.他把电脑拆了,自己又装上了。从上面的例子中,“关上”、“蒙上”、“盖上”都有明显的【+接触】的语义特征。具体物体的接触,也可以引申为人物或事件的接触,如“遇上大雨”。当“接触”这一动作完成,某物便“在上面”,因此该结构的“v上”也具有了【+添加】【+附着】【+固定】语义特征,如“穿上”、“写上”、“装上”。
3.“上”表抽象结果实现义。这类结构的“v上”,“上”的语义由空间范围内趋近、接触目的物,扩展到行为或状态趋近、接触目标,表达抽象结果的实现。在这里,“上”的语义由空间范畴投射到时间范畴,但是它依旧凸显了语义要素③到达终点,即结果的实现。a.我弟弟去年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b.他终于买上了他喜欢的汽车。c.他们都住上了新房子。d.他评上了三好学生。e.这个村子一直都还没有用上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类的“v上”结构中,目标是希望达成或实现的,一般具有积极意义,往往还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所以我们一般不说“考上了小学”、“买上了二手车”、“住上了旧房子”,这也符合了方位隐喻义“好为上,坏为下”。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中,还有一种用“上”表达达到一定数量的用法,这实际上是“理想,目标”的数量化体现,位移终点隐喻为一定数量(包括动量、时量、名量)。a.我们去上几次就熟悉了。b.这次在上海,我要多住上几天。c.我们能吃上这样一桌饭,真是不错。《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在表示达到一定数量时,省去“上”不影响全句的意思,“上”在这里已经虚化了。
4.“上”表状态动作开始义。前面我们说过,“上”表达结果实现义,凸显的是到达位移终点。蔡永强(2010)指出,一个行动元在外力的作用下从起点开始前进,到达某个终点,我们既可以将此终点视为终结点,也可以将此终点视为新的起点。那么,“上”的语义由空间范畴投射到时间范畴,可以表达新的动作状态开始。“上”凸显的就是两种不同状态之间的临界点,强调的是动作状态的开始。a.大会还没有开,大家就议论上了。b.孩子们又嚷嚷上了。c.病人又折腾上了。d.小明,我叫你睡觉,你怎么又唱上了。这类结构的“v上”,作为补语的“上”虚化程度是最高的,具有时体意义,基本相当于动态助词,从形式上看,“上”和前面的动词结合的紧密程度大大提高,它们之间不能再加入其他成分。从语音上看,“上”弱化成了轻声。
二、“v上”结构的教学安排考察及教学建议
前面我们分析了“v上”结构的“上”的语义,下面,我们将考察“v上”结构在教材上的处理情况,以期对教材编写及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endprint
1.“v上”结构在教材中的处理情况。我们考察了三套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分别是《新实用汉语课本》、《博雅汉语》和《汉语教程》。同时,我们还对比考察了《汉语教程》的初版和修订版,试图对其进行比较分析。①《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第18课:“上”作结果补语,如“写上”(1.2类)。第三册第28课:“上”作结果补语,表示分离的事物合在一起,或者一个事物附着在另一事物上(1.2类)。可见,《新实用汉语课本》只提到了“上”的具体结果实现义,对“上”的语义和用法处理存在严重的缺漏。②《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2第52课:“动词+上”表示动作后某物附着在另外的东西上(1.2类)。准中级加速篇1第9课:“动词+上”a表示动作或事情开始并继续下去,强调的是开始(1.4类)。b表示达到了不易达到的目的(1.3类)。高级飞翔篇2第2课:“动词+上+数量词语”表示达到一定的数量(1.3类)。可见,《博雅汉语》在“上”的处理上,缺漏了趋向位移义1.1类,其意义的安排顺序为1.2类→1.4类→1.3类,将虚化程度最高的1.4类“上”做了提前化处理。并且,教材淡化了“趋向补语”、“结果补语”这样的语法术语运用,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固定结构来教授,这就规避了语法界对“上”是作趋向补语还是结果补语的争议。③《汉语教程》(初版)第二册(上)第34课:“上”作结果补语。a.表示两个以上事物接触在一起;b.表示遗失物附着在一事物上(1.2类)。第三册(上)第64课:“上”作结果补语,表示达到了目的,实现了理想等(1.3类)。④《汉语教程》(修订版)第一册(下)第29课:“上”作结果补语。a.表示两个以上事物接触在一起。b.表示事物附着在一事物上(1.2类)。第三册(上)第3课:“动词+上”,a.表示动作有结果,有时有合拢的意思(1.2类1.4类);b.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低处到达高处或达到了一定的目的(1.1类&1.3类)。从《汉语教程》初版和修订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修订版对“上”的语义和用法做了更全面的阐释,包含了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各类语义。虽然教材在第一册中仍然将“上”作为结果补语处理,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同《博雅汉语》一样,也是将“v上”作为一个固定结构来解释语义,淡化了语法术语的运用。在具体的教学顺序安排上,教材将表示具体结果意义安排在最先,而趋向位移义被放在了比较靠后的位置。
2.“v上”结构的教学建议。根据我们前面对“v上”结构的本体与教学安排的考察,我们试图在教学上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将“v上”结构纳入结果补语教学,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一定要强调其可以表示趋向的意义,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向。教师可以由“上”作谓词的原始行为动作义“由低处向高处移动”导入,强化学生对趋向意义的认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第二,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的补语意识,强调单独使用“v”和“v上”的差别,注意提醒学生“v上”不是一个词语,“上”是“v”的补语,从而避免学生出现词汇化使用倾向。第三,加强认知方面的解释,注意“上”的各种语义关联和引申关系,使学生理解中国人的认知心理,帮助记忆。第四,在学生学习“v上”的用法后期,加强虚化程度比较高,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引申义的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v上”结构的内部语法项目选取和排序,如何让留学生更好习得,并且避免偏误的出现,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史锡尧.动词后“上”“下”的语义和语用[J].汉语学习,1998,(1).
[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曾小红.论“v上/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