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提高途径的探讨与实践
2016-01-14吕丽梅
吕丽梅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有针对性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策略,以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和电子书借阅机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了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52-02
人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人文素养教育体现为人文知识传授,人文意识提升,正确价值观建立,良好人文习惯形成。高职教育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本科教育相比,人文素养教育方面仍然较薄弱,人文氛围基础较差,教学偏重职业技能培养,人文素养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如何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综合能力已成社会各界和各个高职院校的共识和研究热点,本文也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将人文素养教育付诸于实践。
一、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高职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高职生整体人文素养情况存在着下滑趋势,体现为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1]。高职生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简单粗暴,思想浮躁。高职阶段务必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弥补高职生在中小学阶段尚未建立的完整人文素养综合体系,为他们今后立足岗位、服务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高职阶段是学生们身心全面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至关重要,帮助他们树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环境,确立适宜的奋斗目标,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高职生健全的人格,方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素养,又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较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高职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有强劲的动力支持其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变革。
2.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企业招聘人才从专业技能熟练程度转变为“做人能力”、“团队合作”、“环境适应力”、“爱岗敬业”等综合素养上总体考虑[2]。由此看出,无论是国家规划发展纲要还是社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都将人才的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到一个与专业技能水平相当的位置,对于人才质量要求上体现为复合型,具有高尚个性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尽管高职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专业技能熟练操作问题不大,但是在工作责任心、合作意识、文明礼貌、社会礼仪、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上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客观上反映了他们人文综合素养教育方面的缺失,适应不了企业的工作岗位,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由此可见,企业重视高职生综合能力水平,需求复合型的人才,既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能力,具备了企业所需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只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不断激发自身创造性,不断创新。这也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在向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之时,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3.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生源逐步减少,民营资本参与高职教育与日俱增,高职院之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同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各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狠下功夫力抓人才培育质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之路。在校园传授人文知识、熏陶良好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内化学生的人格、气质及修养,在这样环境下逐步建立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特征,形成本校学生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素质,培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在激烈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出口”带动“入口”,实现“出口畅,入口旺”,只有这样一所高职院校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总体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已是大势所趋,当前高职院校中“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必须根本转变。高职教育注重人才技能培养,忽视育人功能,教学过程难以将人文教育贯彻落实到位,导致学生技能和素质失衡,一方面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人文素养缺失,在企业中往往表现缺乏责任感、怕苦怕累、跳槽频繁等。因此,高职院校在强调学生“做事”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做人”的培育,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理念自觉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让高职生们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形成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内驱动力,才能成为社会和企业所需栋梁之才。
2.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建立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关键。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基础地位作用,就要让学生领会人文知识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建立渗透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以“两课”必修课为主线,以人文选修课为主体,以人文专题讲座为补充,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此外,需要增强专业课程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在专业课程授课中体现“职业性”和“人文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技能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嵌入人文素养教育理念,从职业本身出发,讲授职业人文素养的意义和内涵,有意识地向学生传导职业人文教育方面的信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人文素质,明确作为一个完整的职业人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氛围。校园环境承载着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双重任务,充满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环境,“润物细无声”地陶冶情操和提升品位。首先,着力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重点打造反映本校特色和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其次,着手于校园软件文化建设,狠抓“三风”建设,建立言传身教的校风,树立为人师表的教风,形成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最后,以学生社团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人文知识辩论赛、专题讲座、演讲比赛、诵读经典、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升华修养、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充分感受人文精神,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endprint
三、建立“诚信自助书吧”,探索人文素养建设新途径
以上所述总体阐述了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总体策略和基本思路,现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围绕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诚信自助书吧”,设立电子书借阅机,为高职人文素养建设探索新途径。
1.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延伸人文素养教育空间。培养高职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是促进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的利器。但是高职生阅读基础弱,学习时间短,重实践轻理论,难以潜心阅读,这些问题极大制约着高职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传统图书馆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不能够根据自己日常时间随时随地进入图书馆阅读和借书,因此创建一个以读者为核心,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据此,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方商讨,决定充分利用学院各个教学设施的空闲空间,建立“诚信自助书吧”。书吧分布在教学综合楼的一楼大厅以及各层楼梯出口处,书籍部分由广大师生捐献,部分为图书馆馆藏图书。图书在内容选择上每间隔一段时间列出一个主题,不定期实时更新书吧书籍,每个书籍封面均写上推荐阅读的理由,所有学生在任意时间段都可以直接在书吧的凳子上阅读喜欢的书籍。书吧采用师生参与义务管理模式,借阅者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助借阅图书,实现真正意义上开放式自助书吧。大部分展出的书籍借阅者基本做到有借有还,吸引大批路过学生停留脚步到书吧书架前物色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参与书吧管理,培育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解的能力,增加同学之间、书吧与读者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2.设立电子书借阅机,创新人文素养教育阅读新模式。新媒体阅读当前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所青睐,“手机控”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所展现的主流阅读方式,如何在手机屏幕阵地上占据一席人文素养教育之地是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学院图书馆引入了电子书点读机,读者在点读机上利用免费WiFi通过二维码扫描下载安装客户端,直接扫描借阅机上图书封面上的二维码,即可全本下载图书到手机中阅读,实现书籍终端扫描直接入机观看,一场关于移动阅读的革命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模式。电子书借阅机与互联网实时动态链接,及时获取网上最新正版电子书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及时将积极向上深受读者喜欢的书籍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传递了强大的人文知识正能量。同时手机阅读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限制,极大推动更多的学生下载更多图书到手机上,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实施以来,经过借阅机的学生大都会不由自主浏览借阅机最新的书目信息,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下载到手机中阅读,大大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论述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策略,最后通过建立“诚信自助书吧”和电子书借阅机践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证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不断变革教育手段和方法,方式方法只要能聚焦到高职学生兴趣点上,都能激发他们兴趣和热情,都能提升他们的人文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苏琼瑶.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9):11-12.
[2]陈秀君,韩世强.高职涉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特质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09-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