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制度的基本理论研究

2016-01-14钟雨虹

科教导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基本理论高校党建制度

钟雨虹

摘 要 本文从剖析高校党建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辨析了高校党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功能定位等核心概念,以期科学地把握高校党建制度发展的整体趋势。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制度 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2.040

Basic Theory of College Party Building System

ZHONG Yuh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theory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blems, it discriminates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Party in college system, basic features, functions, positioning the core concepts to grasp the overall tren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Party building; system; basic theory

1 制度与高校党建制度

要研究高校党建制度的基本理论,首先要准确界定高校党建制度的内涵,明确其内涵、特征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这是本文的前提。

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而学界关于制度的定义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观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制度进行了不同层次的释义。

其中,社会学上的“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例如,我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制度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的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郑杭生教授则认为:“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政治学上的“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如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是一致性与共同利益在行为上的表现。对法律的共同认识、一致利益的观念以及包含和体现道德一致性和共同利益的政治制度,是复杂社会中维持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三个要素”;经济学上的“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如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等。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以上的概念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制度的内涵,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制度的内涵,进而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我们尤其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内涵的分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现存的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制度的本质是人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规范性体现,这一重要理解对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总之,制度研究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重要领域,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制度观,从而形成关于制度实质的不同理解。制度实质既是客观实在的问题,也是具有鲜明主观色彩的问题。

2 高校党建制度的本质特征

2.1 高校党建制度的概念内涵

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党建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这些规程、行为准则对党建工作与生活产生约束,形成党的规范体系和活动机制,并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动力与保障,这便是高校党的建设制度。

高校党建制度包括两个层面的统一:一是微观层面的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另一个是宏观层面的高校党的建设制度。其中,这两者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从“党的制度建设”的提出背景看,在“十七大”报告中,党提出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任务。可见,党的制度建设是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并列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方面。从针对问题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由此可知,“党的制度建设”概念的提出,直接针对的是腐败问题,其根本目的是在根源上防治腐败。从概念的内涵看,党的制度建设指向的是党内部的建设,即党自我建设的制度化问题,亦即党的“内功修炼”。

从“党建制度”的提出背景看,“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背景下,党的建设活动就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活动,因而需要通过制度化来规范和引导党的建设活动。从针对问题看,“党建制度”的提出,是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规范和引导党的建设活动。从概念内涵看,党的建设主要包括制度、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这就不仅关涉党的内部组织和规范,而且更多关涉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国家的关系、党同社会的关系,所以,将党的建设活动制度化就不仅体现了党的“内功修炼”,而且体现党的“外功修炼”。党的建设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党内制度建设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为助益,缺一不可,把握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通过制度导向使各方面建设更好地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endprint

2.2 高校党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是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当前无论是综合性高校或是专业性高校,都是围绕统一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来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可是这种统一具体到不同种类的高校、院(系、所)级、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时却有所区别,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二是变化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高校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任务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高校所处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高校自身发展及党员干部队伍的变化,党的建设内容与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三是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高校党组织在独立自主地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与其他组织机构、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高校党组织在进行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所处的环境条件,还应从党组织与学校行政、学术机构、群众团体的关联中加强建设,建立和谐的党内外关系。四是持久性与紧迫性相结合。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我们对党的建设制度规律的认识也是从不深刻到深刻,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加之党建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共同决定了高校党建制度的持久性。与此同时,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原有的党建制度需要进行调整、改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客观需要,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五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来进行的,一旦形成,就具有其稳定性和权威性,必须长期坚持。高校党建制度继承了我们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好的建设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规范,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及时修改不符合客观需要的旧制度,补充完善全面高效的建设制度。

2.3 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定位

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是指高校党的建设制度对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以及高校党建工作所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研究高校党的建设制度之所以重要,是由党的建设制度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要理解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定位,必须从制度功能的视角来正确把握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加强和完善高校党的建设制度,以便充分发挥它在党的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首先,制度具有伦理教化功能。制度一旦确立,它会要求其约束的个人或群体具备与其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或人格,并规范着他们行为方式的选择,有助于个人及组织行为的选择。高校党建制度对高校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也具有教育管理功能。第一,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高校党员的基础理论水平,着力强化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功能。第二,各高校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并贯彻《关于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前提下,积极领会党的理论内核,同时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剖析与探讨,对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与政治素养、推动高校的各级党组织保持先进性建设有所裨益。

其次,制度具有激励保障功能。制度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并且保障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交往活动以及实践主体自身的安全。在高校,党建制度的激励保障功能体现在既能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努力学习工作,还积极建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机制,促进学校的有序协调发展。

最后,制度具有协调整合功能,制度作为社会规范不可或缺的有力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高校党建制度作为制度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具有促进和谐的功能,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党建制度通过协调师生、大众等不同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的利益需求,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断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二,在高校师生中,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产生不平等感、自卑感加强的心理状况。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对此类学生群体增加关心程度,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进而消解不平衡的内在情绪。其三,微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高校中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提升高校师生对党和政府的信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理论高校党建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企业现金管理方法基本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当代价值探究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