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职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6-01-14周德华陶鸿

科教导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

周德华 陶鸿

摘 要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医学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高职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提升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提高师生应对实验室生物危害的能力。

关键词 实验室 生物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85

Abstract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boratory at Medic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at Medical Colleges Biological Safety Management, discusse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enhanc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bio-safety, impro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bility to deal with bio-hazard lab.

Key words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agement

顺应生物技术及生命科学发展的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近年来,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医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等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也被重点关注起来。据不完全数据和资料统计,当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事故大多是由管理不善而导致的。

医学高职院校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技能操作、科学研究等的主要场所,师生在实验室内因可能接触某些致病性微生物和其它致病因子而有感染的风险,这是其中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对微生物实验室中生物安全的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认真分析医学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防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医学高职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生物安全意识淡薄

医学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情况决定了师生会较频繁地接触各种危险生物因子,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形势严峻。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偏重专业知识教育,重视职业技能训练,而相对忽视对学生开展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学生对生物安全和实验室感染防控知识匮乏,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引起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生物安全设备不完善

当下医学高职院校的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教学设施和管理相对滞后,硬件条件普遍落后于高校实验室和临床实验室,尤其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生物安全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实验室建设缺乏专业指导,实验室分布和功能区域划分不合理,缺少生物安全防护的必要设施设备,如除菌系统、生物安全柜、净化设备等,所以实验环境较差,实验设备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是微生物实验室的较大安全隐患问题。

1.3 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现在的医学高职院校的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全面,存在一定缺陷,一般是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上的不完善,具体的表现是管理所采用的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偏陈旧,没有根据国际国内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及时修改和补充等。

1.4 生物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仅要有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还应成立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机构,有专人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严格的监控,促使每个实验环节都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确保实验教学环境和人员的安全性。但是目前医学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对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重视还不够,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培训不到位,生物安全监督的有效性还不足,这也是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 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生物安全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实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实验室事故、损伤和感染的罪魁祸首,这些安全隐患的根源在于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缺乏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与考核,生物安全意识淡薄,或对生物安全知识不熟悉,对标准操作规程不了解。对此,实验室管理部门应有效加强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考核,建立人员培训考核记录档案,使实验室人员充分意识到感染的危险性,同时,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专题会议,为管理机构和实验人员搭建顺畅交流的平台,增加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规章制度的认同感,并实行人性化的激励制度,使实验人员自主、自愿的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开展工作。

对此,医学类高职院校要在实验教学中认真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从主观上引起重视,从而自觉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发生,也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安全奠定基础。

2.2 规范操作,避免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防止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是有效加强对实验人员实验行文的管理。只有从细微工作注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必须建立严格的有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做好必要的防护。有菌观念是指细菌等微生物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在实验过程中以及一切医疗活动中都要防止这些微生物的污染。无菌操作技术是指在实验室实验中防止自然界的微生物污染实验材料,防止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传染人和污染环境的操作技术规范。在实验过程中,为有效避免发生实验室感染,减少疾病的传播,应强化实验人员对有菌观念的理解,同时,应加强对实验人员开展手卫生等防护知识教育,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endprint

2.3 完善配套的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

医学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要求,合理布局生物实验室,及时更新和添置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从硬件上杜绝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微生物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实验区与办公、生活区分开,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分隔,清洁区、污染区无交叉,并将可能产生过多热量、烟雾、蒸汽、气味或有害物质的设备与普通工作区隔离。各功能区标识清楚且易于区分,安装适当的排风罩,有效减少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机率。

微生物实验室同时应配备必备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和高压蒸汽灭菌器,可设门禁系统,入口处有警示语提示,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以自动关闭,有可视窗,实验室墙壁等内表面装修及实验台面平整、易清洁、不渗水以及耐腐蚀,实验室出口处有洗手池,实验室室温可控制,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设施,安装有紫外灯,配备实验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装置及灭火器具,有洗眼设施,必要时有应急喷淋装置,在显眼处贴上急救电话,重要的位置放置所需的救急物品。

2.4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的约束实验人员的行为,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化,推动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医学高职院校微生物实验室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文件,制订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学院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体系,制定生物安全手册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安保措施。实验室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制定符合本实验室标准的操作规程,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并由专人负责监督检查。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学习掌握生物安全管理文件内容,从而有效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2.5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

成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能够有效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学院应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和实施生物安全工作。加强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安全操作、菌种等样本保存与使用、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和排放物处置的检查工作。实验室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演习,以提高实验室师生对出现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从而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实验室安全是伴随实验室建设、实验活动和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验室设计和建立的初期就要融入生物安全防范理念。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也要始终贯穿于医学教育。所以,当前医学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有效地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防护,这需要我们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度,更加重视生物安全事故的预防与防护,加强实验室人员对紧急事故的有效处理能力,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的,系统的,艰苦的,需要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312688007Y)

参考文献

[1] 赵艳,张永宏.传染病学研究生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教育[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3):308-310.

[2] 胡婧.浅谈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广东化工,2015.42(5):148.

[3] 陈粉粉,吴培福,郭爱伟等.高校生物类教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J].科技视界,2015(34):83.

[4] 徐喜林,周德华,孙懿清.高职院校医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2014(9):39-41.

[5] 孙广.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问题与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8):184-186.

[6] 孙娜,夏薇.医学检验实验室中的生物安全防护与现状[J].职业教育,2014(26):162.

[7] 苏琼.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142-143.

[8] 赵晓杰.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其防护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46-47.

[9] 温光浩,张微,陈敬德等.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实验技术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3.

[10] 李螈渊,吴淑燕,黄瑞.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75-27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兽医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