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经典讨论 促进自我成长
2016-01-14孙宗广
孙宗广
摘 要:作为专科起点师范类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国文学的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但教师还是要摒弃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程式化、公式化的讲授方式。有意识围绕“经典与我”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从人物境遇、选择与命运等具体角度寻找共鸣点,激发学生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并希冀将这种热情延伸到课下,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教师也能从中受益。
关键词:外国文学;经典阅读;讨论;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54-02
作为专科起点师范类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国文学的教学面临诸多窘境:课时压缩(我校语文教育专业的课时仅有80课时)、课程专业级别降低、“图像快餐”逆袭“文本正餐”等。学生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阅读的经典少之又少。
由于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限,笔者不自觉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往往重复着“三部曲”的教学步骤,首先,差不多是作家生平的汇总、简编;其次,按照一定模式介绍故事情节及主题,即“通过描写……反映了……表达了……”;最后,泛谈作品的艺术特色,内容无外乎“结构巧妙”“形象生动典型”“语言富于表现力”,而这些特点恰是所有优秀作品共同的品质。课堂中虽然也有讨论的过程,但因为学生对预设的话题准备不足或理解不够,时常遭遇恶性沉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带着问题阅读、思考与讨论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后来,笔者摒弃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程式化、公式化的讲授方式,有意识围绕“经典与我”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学会移情,感同身受,从人物境遇、选择与命运等具体角度寻找共鸣点,激发学生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的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视讨论课,行胜于言
实际上,在每学期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都有一定比例的讨论课,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讨论课往往变成教师主导的讲授课。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课时减少、学生阅读不足,反而更要重视对经典的讨论,甚至可以说,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讨论课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与迫切。这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1.集体讨论非简单的个别提问,调动的是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对于经典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集体发声,其交流过程是双向乃至多向的,期间伴随着陈述、质疑、反驳、辩护、共鸣等不同反应。这与教师的单独提问、个别同学来回答不可相提并论。在集体讨论中,参与者是地位平等的,而在单项提问中教师为主,回答问题的学生为辅,其他同学则相对缺乏参与的动力;在集体讨论中,教师发挥着主持人的作用,而不是随时判断对错,参与者的心态相对更为放松,这极大缩短了讨论各方的心理距离。
2.集体讨论可以带动课下阅读。课上十分钟,课下数天功。由于有紧扣文本解读、人人参与的紧箍咒,同学们在课下都不敢怠慢,阅读原著、搜集资料、书写感想……这无疑会督促学生精读、细读,认真思考,所谓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笔者在自己的大学时代即深有体会,没有读过、深思的作品,无论当时教师讲得如何精彩,以后总是印象不深,而自己深读的作品则终生难忘。外国文学教学要以点带面,而这个点就要依靠精读与讨论来强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论者提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和讨论法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1]
3.集體讨论可以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等情况进行适当分组,一般以5-8人为宜,这样可以互相促进,廓清思路,优化思维,集思广益。其意义已超越对专门知识的学习了。
二、把握讨论共鸣点,因势利导
由于有时代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时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障碍。笔者发现,学生会将自我投射到文学形象中,往往对作品与其处境契合的地方易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讨论课上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共鸣点,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我们的学生大多是90后中晚期的一代人,他们身处舆情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易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可塑性极强,心智仍在不断完善形成中。他们对国家、民族、友谊、爱情、婚姻、权力、财富……有一定的立场与判断,但也难免受到一些流俗乃至极端思想的误导。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要作一个善于倾听的包容者,而不是一个面容冷峻的裁判者,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敞开心扉。当学生们首先把教师当作一个朋友看待时,当课堂讨论不再受制于等级、分数的时候,他们才敢于畅所欲言。这样的讨论课,才能杜绝冷场与沉默。
2.紧密联系实际,设置议题。当然,在讨论课中教师也不是隐身存在的,其主导地位的体现之一就是设置议题,引导学生讨论,寻找经典与现实的契合点,提出对当代生活有指导意义的议题,有论者指出:“大学生尚处于可塑阶段,接受新观念快,模仿意识强,很容易在感性见长的文学中寻觅借鉴,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教学讲授与现实社会、人生经验相联系。”[2]笔者对此深以为然。诸如奥德修斯的还乡与抗争精神(《奥德赛》),美狄亚的复仇行动与女性维权(《美狄亚》),谁为“帅气”颁发了特别通行证(《俊友》)在“堕落”与“回来”之外是否有第三条道路(《玩偶之家》)……这些充满时代感的问题学生对此大多兴味盎然。
众所周知,夏洛克是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四大吝啬鬼之一。但是,学生们未必知道四大吝啬鬼之间的区别。笔者让同学结合文本,总结夏洛克的金钱观。有的同学认为,就夏洛克的吝啬而言,是亲疏有别的。他对其他人捂紧钱包,对家人却毫不设防,出门之前会把自家“金库”的钥匙交与女儿掌管。在女儿将他的财富席卷而去之后,他的第一声呼喊也是“我的女儿!啊,我的银钱!啊,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徒逃走啦!”他当然心疼失去的银钱,但女儿在其心目中仍是第一位的,女儿的背叛对他的打击尤为致命。另外同学补充说明,夏洛克的妻子早已去世,作品只用一句话便写出他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当别人描述他的女儿如何挥霍财产,他心如绞痛。但他闻听女儿用一个指环买了一只猴子,他则分外难过:“那是我的绿玉指环,是我妻子莉娅在我们没有结婚的时候送给我的;即使人家把一大群猴子来向我交换,我也不愿把它给人。”可见,吝啬、贪婪的占有欲尚未侵蚀掉夏洛克内心的脉脉温情,残酷的商业交换律没有占领他人性的最后一座城堡。他吝啬,但他没有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不拿自己的爱与恨进行丧失尊严的交换。夏洛克,我们在嘲笑他的同时,的确需要给他一点同情。这些发言太精彩了,大家集体鼓掌以示鼓励。
三、双向互动的讨论与交流,教学相长
一堂好的讨论课,恰如一块石头落入清波,泛起的涟漪久久回荡在湖面。当学生意犹未尽时,他们还会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继续与教师沟通。实际上,教师每逢遇到学生课下这种穷追不舍的“打扰”时,从无不堪其扰之忧,却有甘之如饴之乐。
1.亦师亦友的关系有助于师生的进一步沟通。由于坚持在课堂上营造那种轻松幽默的讨论氛围,笔者与这些孩子辈的学子保持着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尽管笔者不是他们的班主任,每周见面的机会也有限,但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动向与困惑与我交流。当然,谈论居多的还是关于经典作品的个人化解读。其实,这种课下的交流是课堂讨论的延伸,也为下次课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2.不经意间的讨论与点拨,胜过枯燥的思想教育课。青年学生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遂意之事,遭逢一些不幸,笔者时常借助点拨一些相关的外国文学经典,以表达自己的鼓励或提醒。例如安徒生的经历及其散文随笔《光荣的荆棘路》,便是笔者经常借助的资源之一。自称“是从沼泽地的深处生长出来的一棵小草”的安徒生,从一个出身低微的无名小卒逐步成长为一顆光耀寰宇的巨星,中间经历了许多磨难、屈辱、嘲弄和孤独。因而,他的《光荣的荆棘路》是对包括他自身在内的自古至今承受过诸多磨难的伟大灵魂的颂歌。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害怕痛苦、死亡的人是坚强的,唯有那些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人才最终成为历史的娇宠。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无疑受到启发和引导。
3.教学相长,教师也是受益者。在这种课堂乃至课下的讨论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总体上得到提高,与第一次上课回答问题时的青涩相比,到课程结束时,有相当部分同学,回答问题更加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个人气质上似乎也有了些改变。当然,笔者也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中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往往是学生的第一感受激发了我的灵感,帮我找到解读分析作品的新视角。说实话,区区几十课时的确有点对不住精彩纷呈、博大浩瀚的外国文学,但教师也只能面对现实,力争螺蛳壳里做道场,各个环节一丝不苟,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师生的共同提升。
四、结语
当代美国极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的中文版序言中说,“阅读在其深层意义上不是一种视觉经验。它是一种认知和审美的经验,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3]人生的成长离不开经典的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经典人自佳,外国文学经典无疑是最好的良师益友,在其引导下我们能在喧嚣的人世中寻找到一处诗意的栖居。布鲁姆为中文版写序言时将近七十二岁,他自陈“日益感到自己一生主要的成长经验始于七岁那年”[3],因为他说服她的两个姐姐带他去公共图书馆。同样的,笔者坚信,对于外国文学经典的阅读与讨论,定会“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有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世忠.试论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宜宾学院学报,2007(10).
[2]邓桂英.外国文学经典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