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金库”的甄别方法与治理对策

2016-01-14赵连灯

科技资讯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金库治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小金库”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可人成绩,但并未从根源上解决“小金库”问题。私设“小金库”不仅扰乱经济秩序,而且让国家蒙受损失,也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滋生土壤,严重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推动,私设“小金库”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和隐蔽,对其甄别方法提出了不小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小金库”的特点,挖掘“小金库”的甄别方法,进而探析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为根除“小金库”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小金库 甄别方法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1“小金库”的内涵与特点

1.1“小金库”的内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18号)和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中纪发〔2010〕29号)规定,所謂“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这一定义内涵明确,外延拓展,不再突出设立“小金库”的手段和方法,强调符合规定的单位会计账簿,不再局限在资金,强调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1.2“小金库”的特点

1.2.1资金来源多样,资金去向凌乱

“小金库”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有财政拨款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资产处置或出租收入、经营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罚没收入、回扣收入等。“小金库”资金去向较为凌乱,五花八门,主要有弥补成本费用、购置资产、对外投资或对外借款、发放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等)、接待宴请、公款旅游、职务消费、礼品礼金支出、私分、贪污、挪用等。“小金库”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和资金去向的凌乱性,也对“小金库”的甄别和治理出了难题。

1.2.2数额不断上升,手段日新月异

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小金库”的数量和金额都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人民日报数据:从2009年4月至2011年11月底,全国纳入治理范围的111.99万个单位共发现“小金库”60722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据国家审计署总审计师孙宝厚推算,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每年可能有827亿的规模,更有大胆人士推测,全国每年进入小金库的钱大约50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5%。虽然,近几年国家几度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确实取得了喜人成绩,但易发多发势头依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数额仍在不断上升。

随着国家严打的推进,私设“小金库”的手段也在日新月异。传统的利用乱收乱罚,截留、挤占、挪用、转移合法收入,收取不法收入,接受赞助、捐赠等设立“小金库” 的手段已为审计人员所熟知,现在又出现了新的设立“小金库”手段:以票据形式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如假发票报销套现、正规发票虚假内容套现、正规发票半真半假内容套现和开具头大尾小的鸳鸯发票或收据,少记收入套现;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如向下级单位或关联单位多拨专款等,跨年度后将多拨的款项收回而不入账等。

1.2.3形式愈加隐蔽,用途日趋腐化

近年来,“小金库”的设立形式愈加隐蔽,传统的现金专人保管和公款私存形式,业已向更加隐蔽的形式转变:向下级单位或关联单位转移,通过设立账外账、打白条或口头指令等隐藏“小金库”;通过审计死角隐藏小金库,如以培训费、管理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现隐藏“小金库”,特别是对个体户和民营企业收取的费用,在这些审计“触角”难以伸到的地方,使用白条或白头收据收费;甚至向关联单位介绍业务,按比例提成,但不收现金,只将请客送礼旅游等发票交给关联单位,金额控制在提成的额度内等。

受个人和部门利益驱动,“小金库”用途日趋腐化。除了用于各种填补经费超标漏洞、超标购置车辆或设备、违规发放奖金福利和超标宴请等“灰色支出”外,大部分用于满足个别人的私利,也就是所谓的请客送礼行贿、自由挥霍和独占私分等的“黑色支出”。“小金库”的用途主要在于满足私欲方面,即使现今出现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个人和部门集体勾结犯案的趋势,“小金库”用途的腐化性已渐成趋势。

2“小金库”的甄别方法

2.1突击盘点法

该方法是采用不事先告知,实施突击盘点,提高发现私设“小金库”线索的概率,是一种相对简便、高效、准确的“小金库”甄别方法。先盘点现金,核对实存数和账面数,查找有无长短款,进而挖掘长短款原因,并结合银行对账单,关注有无“账外账户”,检查有无收入不入账或私设账外账的“小金库”问题;再突查保险柜,检查存放在保险柜中的现金和其他票据资料,查明有无来源不明的现金、有价证券或违规收费的票据存根等线索,结合收费票据、现金支票、空白支票、转账支票存根、作废存根等实物资料,追根求源,清查原因,进而甄别是否私设“小金库”。

2.2现场勘察法

该方法是通过到单位相关场所实地勘察,记录勘察数据,比对账面金额,查看有无账外资产和账外收入,进而甄别“小金库”的一种方法。实地到单位办公、经营等场所察看,辨别有无账外资产和闲置资产,追溯账外资产资金来源,了解有无房屋或资产出租、单位食堂有无对外经营或承包、其他相关场所有无对外经营或承包等,同时向承租方或承包方了解租赁费或承包费缴纳情况、缴纳数额及出租承包合同,根据了解的情况检查其租赁收入或承包收入是否入账,若无入账,追查收入下落,深挖是否私设“小金库”。

2.3核实核对法

该方法是通过核实收入和支出,核对账户和票据,寻找差异和出入,进而甄别是否私设“小金库”的一种方法。核实收入和支出,主要是把握收入来源,确认其是否按时足额入账,重点核查投资收益、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和废料收入等是否入账,核对相关收入证账表,审查有无截留、转移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通过审查支出,检查是否有虚报冒领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重点关注白条抵库、大额变动,盘查实际支出数和账面列支数额是否相符,有无虚列支出的情况。核对账户和票据主要核对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票据登记和票据编号是否连续,票据存根是否完整,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有无肆意涂改现象,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依据票据领购、使用、缴销和结存登记,借助会计电算化审计手段,寻找差异和出入,进而甄别是否存在“小金库”。

2.4关联审查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关联单位或下级单位进行延伸审查,甄别是否存在“小金库”的一种方法。主要是结合被审查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料,选择其重要关联单位或下级单位进行审查,查看有无不正常资金往来,有无非正常往来挂账和大额往来支出情况,有无利用不实往来支出隐瞒收入情况等,并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判断,搜寻蛛丝马迹,进而嗅出“小金库”的关联秘密;通过从关联单位或下级单位收集证据,对比被审查单位会计账目,揭开“小金库”隐秘面纱。

此外,还可利用调查询证法、审阅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举报法等方法,通过“管中窥豹”的点滴发现,达到“见微知著”的甄别“小金库”的目标。

3“小金库“的治理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构筑思想防线

加强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对财务制度與财经法规的认知,约束财务行为,规范财经秩序;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强化宣传和正面引导,切实增强自觉抵制设立“小金库”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强化财务人员职业操守,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自觉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严格按照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账务核算,依法办事,遵法理财。

3.2提高处罚力度,上升法律层次

要解决“小金库”问题,必须提高处罚力度,并上升到法律层次,才能真正形成威慑力。目前,我国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罚缺乏相关法律支持,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罚标准,而且处罚力度较轻,经济处罚最高限额仅为五万元,不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同时,有关“小金库”处罚力度几乎都停留在法规层次,而且较为分散,法律层次几乎空白,亟待加以立法补漏,上升到法律层次,为根治“小金库”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治理“小金库”,可以综合运用党纪处罚、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刑事处罚等多种处罚方法,提高处罚力度和处罚等级,并实施连带处罚制和责任追究制,打破“法不责众”的处理囧像,追责到底,提高违法成本,构建处罚堤坝;同时,将“小金库”问题纳入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并树立反面典型案例,加大曝光披露宣传,形成威慑效应和风险规避效应。

3.3形成监管合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由监察机构牵头,搭建财政、审计、人民银行、新闻媒体和社会群众等多方联动的监管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监督作用,真正形成监管合力,全面治理“小金库”行为;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制约领导权力,牢牢看住单位“一把手”,明确“一把手”是“小金库”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管力度,让权力受到约束而无法进行“暗箱操作”;三是完善“小金库”清查制度和监管制度,不断增强监管队伍素质,提高其在现代复杂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中甄别和查处“小金库”的能力;四是建立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准设制定、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和会计信息承诺问责机制,积极推进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从制度上堵死“小金库”漏洞,进而构建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3.4完善内控建设,强化内部审计

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削减行政审批和核准事项,降低截留和坐支的可能性;二是实施“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坐收坐支”和公款私存行为,铲除“小金库” 的滋生土壤;三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收入和支出管理,规范票据和资产管理,统一细化管理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增加“小金库”运作的难度系数;四是注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强化岗位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梳理内部控制盲区,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构建“小金库”内控防火墙。

强化内部审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养,强化内审人员制度建设参与度,并不断做好领导的“忠实提醒”服务,发掘漏洞缺陷,提出针对措施,预防舞弊风险;二是强化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提高领导“小金库”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小金库”内审查处能力;三是加强内部审计深度,提高审计频率,拓展审计范围,有效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辅助以审计软件,深挖可疑线索,有力揭露“小金库”违法行为;四是要加大原始凭证的审核力度,关注关联单位,注重延伸审计和跟踪审计,扩大审计视野,找准症结所在,进而“按图索骥”,真正发挥治理“小金库”的“安全卫士”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柯.关于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02).

[2]杨军.浅析审查“小金库”的技巧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1(07).

[3]李明竹.“小金库”的查处方法与防治路径[J].商业会计.2014(01).

[4]逄京言.小金库形成的方式及治理对策思考[J].经济师.2014(01).

[5]王瑞兰.浅析“小金库”的治理[J].管理观察.2014(10).

作者简介:

姓名:赵连灯;出生年月:1980年11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项城;

职称:讲师;学位:管理学学士(双证MBA在读);研究方向:会计电算化、会计学;

猜你喜欢

小金库治理对策
堵!“小金库”不能放任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论“小金库”的违法性及治理对策
小金库为何屡查不绝
“小金库”“大毒瘤”
——基层监督干部眼中的“小金库”治理
有多少诱惑假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