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2016-01-14王世清张晶陈海华王凤舞
王世清 张晶 陈海华 王凤舞
摘要:本文主要从“德、智、体、美的发展”是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基础知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提升研究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发展的保障这三方面对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发展;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09-02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意者,先致其知。”中国传统教育的宗旨完全为其所概括“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当今衡量研究生往往只重視学术方面,而常常被忽视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学术品格和创新意识等方面也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那如何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一、德、智、体、美的发展是完善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
研究生是国家未来知识的精英,人才的全面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本人毕生的奋斗目标,而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正是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1.德育方面。孔子云:“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古往今来,德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大方向,古有孔孟之道,现有白话三字经。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不仅要有满腹经纶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只有学会做人之道,才能更好地去做学问,尤其研究生为高层次人才,他们是否能够掌握做人的道理,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个人今后的命运。
2.智育方面。研究生通过本科阶段的教育就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而硕士阶段则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成熟阶段,那如何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呢?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会注意到周边的同学就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他们的学术精神,还是毅力,如果能够虚心学习,这些都将会为健全自己提供良好的基础。一个人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学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借鉴他人,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这会逐渐使自己成熟,最终成就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我。
3.体育方面。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尤其研究生面临着是否能完成论文、是否能顺利毕业、是否能找到工作等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兼顾健康的体魄才行,自然体育锻炼则成为发展自己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4.美育方面。人本身就有追求完美的一面,有些人喜欢听音乐,有些人喜欢画画,有些人喜欢写文章,这些都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同时也是挖掘对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一种途径,人们常说艺术可以激发人的灵感,开拓人的思想境界,提高发现问题和创造能力,它亦能培养研究生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力。譬如有些研究室在同学较为疲倦的时候放些轻快的音乐,将有益于激发研究生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能促进学生更多方面的发展。
二、基础知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关键
古人有云:“玉汝于成,至诚致志。”一个人要想有一番卓越的成绩,就必须要做到勤奋,好学,长期钻研,诚之至,志之至,最后才能取得成就。
1.基础知识是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基础。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各项领域的专业的人才。对于一个研究生而言,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将会最终影响是否能完成好实验和毕业论文,也是能否顺利毕业的重要前提。现在各个高校的研究生要求第一年主修专业基础课程,这一阶段作为本科毕业步入研究生阶段的承前启后的衔接阶段,极其重要,不仅让学生吸收了新的知识,也更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为将来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团队精神是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途径。在研究生教育中,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实验室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遇到问题能够积极讨论,互相交流,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交流与讨论过程中大家的思维开拓了,思路与方法也会更新,即可以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又可以避免做重复性的工作,有利于大家的共同进步,这样的相处,同学之间不仅相处得融洽,生活环境也是非常和谐的。
3.创新能力培养是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1)日积月累地收集自己研究领域的各项材料。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研究生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一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查阅资料中,学生学会了分析研究与总结,知识也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研究的项目是要建立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的,不断地查阅当前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2)学会反思,总结经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往往创造性、超越性都是建立在知识的不断探索上的,只有不断地交流和探讨才会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生应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综观其他人的观点,在揣摩与分析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策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已。”一个人如果能够将过去所学的知识不时地总结与反思,那么此人在思维、能力等方面必定会有大幅度提高。(3)学会融会贯通。融会即融合领会,贯通即透彻理解,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最终获得事物内部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果学生有选择性地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后,能够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必然最终将其升华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研究生如果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能够注重积累,学会融合自己的观点,不仅能够促进自身对所学知识有较为全面而透彻的理解与领悟,而且还会作为启迪自己的灵感和智慧的资本,作为外来的信息升华为自身的产物的能力,从而能促进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更全面的发展。
三、提升研究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构建综合素质的保障
1.导师的引导,确定研究方向。科学研究的道路是曲折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都会遇到失败与挫折,尤其实验过程中也会多走弯路,这时一个正确的导向就像路灯一样,可以避免很多失败。导师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研究生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要与导师紧密联系,根据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与导师商量沟通最终通过导师的引导(抛砖引玉)定出研究课题项目。导师会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安排,同时也会支持研究生本身具有创新意识的课题方向,他会及时帮助你去分析,并且就其是否可行而不断提出疑问,供你参考,最终将你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所以与导师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2.查阅大量资料,设计可行性研究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此时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能获得更为有理有据的研究方案,查阅大量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查阅资料的同时,还要抓住几个环节认真考虑:(1)从为什么研究中尽量透析地阐明其现实或潜在的重要科学意义与技术价值,真正明确研究的目的,才可知悉研究所能达到的具体效果。(2)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中了解国际上现在和过去有无与之相关或相近的主要问题,从而捕捉到要解决的重要关键所在。(3)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中尽可能用与别人不同的思路或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要明确创新点与其价值所在。(4)从可行性分析中对所得到的理论语试验数据的合理性做出分析与推理,最终使自己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根据认识、实践的规律,在实验中不断修正、升华研究构思。从而,逐步提高研究生分析、论证结果的全面、客观、准确性的技能,为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争取更好研究结果奠定基础。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实验环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客观的能力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一个研究生的创新性设计离不开实践的检测,只有不断地推翻現有的理论,不断地更新现有的思维,新型的事物、新的理论才能发现,事物新的规律才能为人破解。所以要将已形成的理论知识必须要在实践中验证才算其有价值,否则,再有可能的现象都只是空话。
4.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研究生论文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能力的重要指标,具有创新性的选题是做好有价值论文的重要前提,为了能完成一篇具有创新意识的论文,研究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术基础,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培养研究生教育的环境,更加离不开导师的引导与扶持。
论文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一环节不能处理得井井有条,那之前的所有努力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试想,每篇论文都将载入中华知识库乃至世界知识库,如果不认真分析自己试验数据,不将结果分析清楚,论述不合理,或有抄袭都不能为后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研究过程中的心血也都枉费。
做个研究生不难,做个合格的研究生不容易,而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更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广大从事研究生培养与教育的工作者去踏踏实实探索与实践,付出艰苦的汗水和劳动才有可能达到即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4):37-39.
[2]郭大成,孙刚成.大学精神是大学素质教育之魂[J].教育研究,2013,405(10):51-54.
[3]王莉.浅添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