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发现及护理措施探讨

2016-01-14郭桂杰

河北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肝癌护理

·护理研究·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发现及护理措施探讨

郭桂杰

作者单位: 54500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发现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DIC患者45例,其中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患者介入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并发DIC 25例,列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患者介入治疗后给予DIC症状早期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并发DIC 2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DIC发生发现时间,早期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DIC发生发现时间为术后(6.16±2.45)h,较对照组的(7.02±2.56)h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IC早期临床症状牙龈口腔黏膜出血、注射点止血困难发现率分别为5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衰竭、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DIC症状早期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干预有助于早期发现DIC,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22.058

【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4-2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肝癌介入治疗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介入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加强对DIC症状早期观察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对及时发现DIC,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此,笔者收集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DIC的早期发现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DIC患者45例,其中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患者介入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并发DIC 25例,列为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2~65岁,平均(53.68±6.45)岁;肿瘤直径3~7 cm,平均(4.52±1.19)cm;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患者介入治疗后给予DIC症状早期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并发DIC 20例,列为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1~66岁,平均(53.89±6.76)岁;肿瘤直径3~7 cm,平均(4.65±1.24)cm;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符合肝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2组比较性别比、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经腹主动脉达肝固有动脉,进行血管造影,结合影像学资料明确肿瘤的部位、数目、血供情况,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行化疗及栓塞,注入药物为5-氟尿嘧啶1 000 mg、奥沙利铂150 mg、表柔比星40 mg、超液态碘油5~15 ml;用明胶海绵碎块栓塞肿瘤供血动脉。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具体如下: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指导合理饮食,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给药,观察尿量、尿色,定时采血检查肝肾功能、凝血项等。

1.3.2观察组:介入治疗后给予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DIC症状早期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如下:①DIC症状早期观察:强化责任意识,密切观察各种临床症状,观察有无广泛自发性出血,包括牙龈口腔黏膜出血、皮肤黏膜瘀斑、呕血、便血以及血尿等;观察微循环障碍症状,如紫绀;观察少尿、无尿、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观察有无高凝症状,如穿刺点及注射部位止血困难,观察有无内脏栓塞导致相关症状,如肾栓塞诱发腰痛、血尿、少尿,#肺栓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紫绀等;观察有无黄疸及溶血症状。如发现上述表现,应提高警惕,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做好抢救准备;②强化实验室指标检测:患者术后6 h内应给予血凝相关指标及肝功能检查,血凝相关项目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当PLT、PT、APTT、FIB出现低于下限,或仍高于下限,但较上次检查明显降低者;③做好抢救准备:设立DIC抢救预案,科内准备必要的抢救药物,如肝素、706右旋低分子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等,术前必须做血型检测,通知血库尽量储存一定量各型血小板及血浆。发现DIC征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抢救。

1.4DIC处理一经诊断成立,立即给予抗凝治疗,皮下注射肝素2 500 U,8 h/次,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积极进行保肝治疗,改善肝功能,合并感染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1.5观察指标(1)2组患者术后DIC发生发现时间;(2)2组患者DIC早期临床症状表现;(3)2组患者早期DIC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4)2组患者转归情况。

2结果

2.12组患者术后DIC发生发现时间比较观察组DIC发生发现时间为术后(6.16±2.45)h,较对照组的(7.02±2.56)h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DIC发生发现时间比较  ±s

2.22组患者DIC早期临床症状表现比较观察组患者DIC早期临床症状牙龈口腔黏膜出血、注射点止血困难发现率分别为5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指端发绀、抽血后凝固迅速、血尿等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表现比较 例(%)

2.32组患者早期实验室指标比较观察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PT、APTT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2组患者转归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肾衰竭、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早期实验室指标比较  ±s

表4 2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肝癌是我国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早期症状相对隐匿,大多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已到中晚期,或肝功能情况明显恶化,失去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2,3]。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该类肝癌的常用方法,对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改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帮助,同时临床实践证明术前给予介入治疗,可为进一步手术切除治疗创造条件[4],但是,近年来发现肝癌介入术后有DIC发生的现象,一旦发生DIC,会对患者预后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导致介入治疗失败,甚至死亡[5,6]。国内外研究证实早期发现DIC,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及治疗干预可有效减轻其对预后的不利影响[6,7]。

本研究发现,早期给予DIC症状早期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发现DIC的是时间窗较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明显提前,牙龈口腔黏膜出血、注射点止血困难发现率较高,PLT、FIB、PT、APTT各项指标恶化程度较低,肾衰竭、死亡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早期的临床观察、实验室指标观察以及完善的抢救准备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获得良好治疗效果有积极地帮助。

分析原因,一方面,早期有意识的DIC临床症状观察,基于对各种DIC临床症状的全面认识,有利于早期DIC临床症状的发现,如黏膜出血、止血困难以及发绀等,发现越早凝血机制恶化越轻,这是观察组患者血凝指标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直接原因[8,9]。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是接触患者时间最长,频率最高的医护人员,护理人员通过对术后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可及时的观察到患者机体凝血机制的状况,对早期预警有积极地帮助[10,11]。另外,做好抢救准备,设立有效地治疗预案,是患者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12],对迅速缓解危重症状,可减低死亡、肾衰竭率。

综上所述,对肝癌介入治疗后进行DIC早期观察,加强实验室指标检测,做好相应抢救准备,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DIC有明显帮助,可有效降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乔翠云,王海龙,兰桂云,等.行为动力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心理行为矛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172-1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929-946.

3刘梅,刘吉兵,王黎明,等.肝癌介入治疗中血清miR-12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515-517.

4黎阳,李文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 发病机制及其防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69-672.

5Murakami H, Gando S, Hayakawa S, et al.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at an early phase of trauma continuously proceeds to DIC at a late phase of trauma. Clin Appl Thromb Hemost, 2012, 18:364-369.

6王金凤.小剂量肝素治疗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67.

7涂文辉,侯伟,宋玉龙,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120例疗效回顾性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46-448.

8古力巴努·乌加木尼牙孜,史爱玲.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4-65.

9徐翠荣.循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824-826.

10谢可平,谢士彪,宋于生,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6-77.

11李榕华,刘向东,卢春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63.

12郭丽萍.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发现及护理干预.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9-191.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肝癌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