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讲评课新探索

2016-01-14冯碧凤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363000

学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讲评

冯碧凤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 363000)

高中作文讲评课新探索

冯碧凤(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363000)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作文批改讲评过程中杂乱无效的现状,从作文训练学生思维特点出发,对作文批改讲评教学方式做出一些探索与尝试,力图能给当今作文讲评课开拓出一些新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讲评“标兵卷”讨论引导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16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常见的作文教学模式是:课前,布置作文,教师请一些学生谈谈对作文题目的理解,甚至探讨写作思路。而教师则适当给些点拨、启发。课堂上,学生写作。写完后,教师辛辛苦苦写评语,学生看看分数,再读读评语。作文讲评课,教师挑几篇优秀文章作为范文读一读,再就此次作文存在问题再点一点,随意性较大,学生收获甚微。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结合学生写作实际,对作文批改讲评等方式做出一些探索与尝试,力图能给作文教学开拓出一些新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实施环节与实施意义。

一、现场作文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写

一些教师喜欢在作文课前做些指导,这种方式貌似让学生少走弯路,而实际上是扼杀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在此篇文章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所以,建议教师在学生写作前不做任何的提示指导,布置写作题目或材料,让学生自由地写,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写作状态,使我们教师能更好地把握了解学生在此次作文中犯的错误。学生在作文中暴露的问题,就有可能是我们在此次作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选好问题作文是关键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先行一步,先总体浏览学生作文,了解学生作文情况,掌握存在突出问题及创新之处,选出一篇典型的问题作文。问题作文应具备:(1)集中了此次作文大部分学生所具有的典型性问题。(2)由此份作文可引出值得重点探讨的话题,话题应具备的要求是学生“想讨论”“能讨论”并“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所谓“想讨论”,是指平时作文中或者此次作文困扰着学生的现实问题,是学生希望解答的问题。诸如怎样去分析习作的立意、构思和选材,怎样去分析习作在写作上的优点与不足等。所谓“能讨论”,是指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而“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即通过对它的思考探讨,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问题”又具有一定的生成力。

三、围绕问题作文,学生自主合作,师生对话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面批

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就问题作文中的问题畅所欲言。最开始的几堂课,学生可能会漫无边际就作文中观点是否正确、主题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等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点评。但是随着教师的引导,实践一段时间,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渐趋有针对性有深度。

有如下作文材料:《列子》一则故事,东方有个人叫爰旌目,到别的地方去,饿倒在道路上。狐父城的强盗名字叫丘,看见后便把自己壶里装的饭倒出来喂他。爰旌目吃了三口以后便睁开眼,问:“你是干什么的?”强盗说:“我是狐父城的人丘。”爰旌目说:“呀!你不是那强盗吗?为什么要喂我饭呢?我宁死也不吃你的饭。”于是两只手趴在地上呕吐,吐不出来,喀喀地咳了两声,便趴在地上死了。此材料,引发你什么感想,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下面是学生的问题作文。

不食盗食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在面对生命受到威胁和违背自身意愿的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是应该一味地坚持着自己的节操,还是应该稍稍地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接受自己不太情愿的帮助呢?

古时候有个人叫爰旌目,读了不少圣贤书。有一天他出发到外地去,饿倒在道路上,正好有个叫丘的强盗看见后便把自己壶里装的饭倒出来喂他。爰族目吃了三口以后便睁开了眼睛看东西了,便问强盗是什么人,在得知救自己的人是强盗后,爰旌目来趴在地上呕吐,吐不出来,喀喀地咳了两声,便趴在地上死了。

我认为,爰旌目坚持廉洁方正的原则,是可敬的,但他未免过于迂执,没有认清眼前的形势,一味地坚持着自己的节操,最终死去。这不免有些讽刺之意。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在面对生命受到威胁和违背自身意愿的时候,应该先保全自己的性命,不应一味的坚持自己的节操,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强盗的确不是好人,但是现在他快饿死了,却不愿吃强盗的东西,完全不会变通。反之,他如果先吃强盗的东西活下来,再劝强盗改邪归正,或把他绳之以法,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西汉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徒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于是,他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越王勾践在北俘虏后饱受屈辱,他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被子,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越国强大了起来,一举灭吴。

韩信、勾践都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倘若他们没有“忍”的这种品质,他们最终就不会成功。爰旌目坚持廉洁方正的原则,是值得我们去肯定的,但他未免过于迂执,没有认清眼前的形势,没有“忍”,一味地坚持着自己的节操,最终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大家千万不要做像爰旌目那样不知变通的人啊!

围绕这篇问题作文,学生能发现很多问题,要不要全都拿到桌面上交流讨论呢?不必要。学生杂碎的问题与评价中,有的是提到了点子上,有的却无关痛痒,有的不得要领。问题一大堆,教师要善于归类,要引导学生一起找到本次作文最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有学生提出,第二段原材料到第三段之间应该有个过渡,到底要不要有过渡呢?这是学生作文当中常出现的困惑。又如,怎么从原材料过渡到自己的观点,原材料在作文中到底是用还是不用?教师应因势利导,就“在材料作文中原材料如何运用”“原材料用还是不用,怎样用”,进行探讨交流,答疑解难。问题作文上有提到韩信与勾践的事例,大部分学生在作文中或详或略都写到他们。有学生提出韩信与勾践的事例跟爰旌目好像不是同一类型的人物,这两个例子不适合。有争议了,那么韩信与勾践的事例到底适合不适合材料立意,可作为一个中心话题进行集中讨论,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样,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把问题推向深入。一番探讨之后,师生得出共识:韩信与勾践跟爰旌目的选择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爰旌目是古时操守代言人,而韩信勾践是谋略与生存的变通者。有了这种师生互动交流,学生自然领会当初他们一拿到作文题就想到的立意之一“变通”则不符合本材料。

这里,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是主动的,教师则只是跟着学生思维,适时引导。由学生自己解决探索出的知识,比教师直接灌输式地告知学生所确立的“变通”不符合题意则有效得多。讨论的是学生原生态作文,直观感性,让学生有亲切感。而且,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原生态,“草根”,交流中能直观让学生领会到作文如何立意、选材,明白材料与论点的关系,进而懂得怎样运用。在形式上,易于为学生接受。讨论的话题貌似在课堂上由学生的交流讨论中生成,而能否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则应是由教师掌控的。讲评不需面面俱到,只需要

猜你喜欢

讲评
我的作文课教学
浅析数学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心中的爱汩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