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及影响——从《共产党宣言》出发

2016-01-14周媛也

法制博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社会保障

谈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及影响——从《共产党宣言》出发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而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较量至今仍然在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经历的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的不同阶段中,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也随之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D61;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4-0016-02

作者简介:周媛也(1990-),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研究生。

19世纪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当时的社会管理制度较为粗糙。工业的发展让机器越来越多地代替人进行生产活动,资本家对劳动者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减少,使得劳动者难以维持生计,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共产党宣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自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开始,就不断指导和推进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一、《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百出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如《宣言》中描述的那般“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剩余价值,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骤降,工人从简单而重复的生产中获得的是只能基本维持生计甚至无法维持生计的报酬。由此,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积累到很深的程度,社会出现动荡,工人开始罢工,最终出现各种大小无产阶级革命。

在无产阶级不断壮大而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巨大社会矛盾的背景下,《共产党宣言》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重要观点。然而,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的较量中,资本主义吸收了社会主义对其有益的方面,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依旧力量强大。[1]资本主义从经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在20世纪下半叶发展成较为成熟、稳定、高级的社会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在这一百多年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社会管理和制度的发展,而这当中,作为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不断发展

(一)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宣言》对当时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在那个工业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社会结构逐步复杂,无产阶级开始觉醒,队伍持续壮大,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1869年,在德国成立了世界上首个民族国家的共产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也正是在德国,俾斯麦政府采取既动用武力镇压工人运动又同时用小恩小惠安抚工人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资产阶级改变一贯的打压作风,现代社会保障在这一时期出现苗头。

(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之后,自1881年到1889年,德国政府先后制定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与残疾保险法》等,并于1911年将这三部法律确定为德意志帝国统一的法律文本,另增《孤儿寡妇保险法》,而成为著名的《社会保险法典》,史称“帝国社会保险法典”。1923年和1927年,又先后制定了《帝国矿工保险法》《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至此,德国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它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2]

在美国,1935年罗斯福当政时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以及据此确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在英国,1905年制定了《失业工人法》,1906年颁布《教育法》,1908年颁布《儿童法》和《养老金法》,1909年颁布《劳工介绍法》,1911年通过《国民保险法》,1912年又开始推行《最低工资法》。此外,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丹麦、瑞典等也开始制定社会保障法律。

(三)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力受到战争重创,国内财富骤降、物质短缺,老百姓难以维持生计,社会进入不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不得不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尽管战后经济紧张,但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英国为例,英国作为二战中的主要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有《贝弗里奇报告》作为先导者,1946年还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和《国民保健法》,此外,《国民救济法》《住房法》等在1948年生效。至此,英国工党政府宣布英国建成了福利国家,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步入了成熟阶段。[3]

之后在西欧等国也通过了许多有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的保险法案,西欧各国由此进入福利国家行列。注重效率多于公平的美国也修订了二战前的《社会保险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通过社会服务、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法案,扩大社会保险和政府津贴的覆盖面。到1960年前后,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建成了高福利性质的社会保障体系。

长期、大量的投入让资本主义国家在建成了高福利国家的同时也面临着高福利带来的各种“疾病”:高投入导致政府债务累累;高福利导致人们的惰性增加,缺少生产积极性;高保障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减少企业盈利,影响企业竞争力。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许多国家为了减轻政府负担、提高社会效率,开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段时间的改革可以概括为调整社会保障目标和内容、削减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引入社会化组织等方面。在调整目标和内容方面,将目标从全民广泛的社会保障专为更多的向需要帮助的人的保障,将内容从养老方面转向能起到更大效益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在缩减支出方面,不同国家有各种改革措施,如瑞典规定了养老金的最高限额、英国政府适当减少了住房补贴等。在扩大资金来源方面,通过保障缴费人数增加的前提下,提高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率。在引入社会化组织方面,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将以往由政府负责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救助等项目通过向社会招标由符合要求且有能力的社会化组织承担,充分发挥社会化组织的功能,不仅提高了社会保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各国政府的负担。

三、社会保障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经历了成形、成长、壮大、改革的不同阶段,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之所以到现在还并未成为必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维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变革中,社会保障充分体现了其“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资本主义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危机和动荡中过渡,执政者们利用社会保障制度非常直接地化解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在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通过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来重新分配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财富,缩小社会间的贫富差距,缓解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

(二)激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积极性

19世纪下半叶,工人运动高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积极性极低。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替资本主义执政者们拯救这一致命危机。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安全保障网。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社会保障承担了一部分个人或组织承受的社会化大风险。社会保障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者不用再如无产阶级革命时期需要为生存而斗争,而是生活得到了保障,劳动者能在维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生产生活中,这无疑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直接动力。

(三)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力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几百年的较量中,资本主义并没有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冲击下消亡,而是通过不断改革自身、吸收社会主义的优点,发展壮大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刚从自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保障的发展使低迷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又在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有一段时期内,通过边发展边改革的社会保障制度使高福利导致的国民惰性得以减少。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中不断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力。

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到“今天世界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并不是过去所设想的你死我活,而是我活你也活”[5],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正在以一种“双赢”的方式进行着。

[参考文献]

[1]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6):5-9.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4.

[3]李传柱.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02):27-31.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

[5]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6):5-9.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从社会统合的视角看社会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