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资助模式下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提升探析
2016-01-14谷彥锦
【摘 要】分析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培养现状,指出贫困生在思想品德素质、综合能力素质、社会适应力及非专业知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发展型资助模式出发,提出开设专项课程、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差异化的就业指导及丰富通识教育等提升贫困生非专业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模式 贫困生 非专业素质 就业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12-03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因受经济贫困的影响,他们在各类非专业素质上也相对较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就业困难群体。发展型资助模式突出内生能力的培养,对强化贫困生就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本文拟从发展型资助模式出发,试对如何强化贫困生非专业素质的就业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型资助模式的特点及对贫困生能力提升的功能
(一)发展型资助模式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其中对其内生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资助的重点。发展型资助是相对于传统的保障型资助与教育型资助而言的更为新型的资助模式。所谓发展型资助是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资金、项目、物品、人力支持等多种更加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克服自身经济困难的同时,提高自身实践技能,更好地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功能性”资助、“造血型”资助。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看到其与传统保障型的“输血式”、教育型的“精神输血式”等模式比较,更多地体现着内在各类素质的提升,实现“造血功能”的重建。发展型资助在尊重个性化需求基础上,以外在作用的影响,提升贫困生内在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育人质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发展型资助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在资助理念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即更注重对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资助。二是在资助方式上的转变,即从过去传统的注重有形及可量化的目标管理向注重资助过程的内在控制转变。三是在资助机制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高校等外在主体的单向资助模式向外力与贫困生主体内力相结合的互动过程转变。四是在资助要素上的转变,即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源的分配,突出资助职能、资助目标、对象满意度等要素。
(二)发展型资助模式对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功能
就业能力是一个大学生经过多年培育而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一般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基础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差异性能力。基础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及其他维持基本生存的能力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能促进人未来更好发展的素质,如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差异性能力则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他人所没有的能力,如独立见解、创新性思维等。贫困生大多数时候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源的缺乏,有时也体现在就业能力缺乏方面。他们往往比非贫困生更缺乏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类能力与素质,使得他们更多时候处于就业弱势地位。发展型资助模式应对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一是通过更新的资助理念,强化贫困生的基础能力。以外在力量的干预,使贫困生更好地获得能力、素质与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要。二是通过更新型的资助方式,强化贫困生的未来发展能力。发展型资助强调资助过程的控制,使得贫困生一些如学习力、团队精神等内在隐性能力获得更好的培育。三是通过双向互动的资助机制,更能促进贫困生的差异性能力提升。突出资助职能与贫困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挖掘贫困生的优势,以更好弥补其“先天性”劣势,最终在能力目标上与非贫困生持平。
二、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素质主要是指人先天性的自然禀赋,在经过后天教育与培养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与质量水平。大学生的素质一般可以分为专业性的素质与非专业性的素质。专业素质,即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应具备的专门知识与专门劳动技能。非专业素质,即除专业素质外的其他的素质,如人的心理素质、综合品格、文化修养等。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方面,笔者以对其培养现状做简要的分析。
(一)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与灵魂。贫困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不仅表现着其道德修养、精神境界与社会责任,也体现着其未来的职业态度与操守。这是贫困生非专业素质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强化其非专业素质最基本的方面,但分析其培育现状,对于这一隐性的素质,往往为高校与贫困生所忽略。在贫困生教育过程中,高校往往以考试分数来衡量贫困生的学习水平与综合能力,而如何使贫困生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职业态度却未能得到重视。在就业过程中,贫困生也往往更多关注自身利益的获取,良好就业环境的追求,而未能考虑更多奉献、诚信与合作。同样,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过程中,也更多考虑可量化及可操作性的专业素质来确定录取标准。如此种种,使得贫困生在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方面难以实现有效提升。
(二)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专业能力外,一个人还应具备许多其他的能力,主要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在实践工作中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及其他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能力有时是贫困生最为缺乏的素质,应是我们重点关注与培养的内容。在我们对贫困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育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贫困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缺乏,他们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获得锻炼较少,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难以与非贫困生相竞争。二是高校对贫困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不足。大多高校开展常见性的培养活动,而且也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贫困生难以获得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机会。
(三)社会适应力
社会适应力主要是个人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某种或某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的体现。贫困生在社会适应力方面应该较为明显弱于非贫困生,笔者认为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一是自我未来就业定位不准确,不能客观认识自身实际与客观环境而出现就业定位过高,进而出现相应的心理落差。二是社会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缺乏。由于综合能力水平的相对不足,贫困生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不能较好地融入集体。三是个人独立性较强,群体性弱化。贫困生的心理相对脆弱,自固性较强,有时不能与他人形成合作,不能适应团队发展需要。
(四)非专业知识素质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要塑造良好的就业素质,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地多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即加强非专业知识学习。而对于贫困生而言,非专业知识素质往往是他们的弱项。由于经济的贫困,他们在为生存忧愁的同时,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从而难以获得其他的非专业知识。同时,他们也缺乏更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自己学习其他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观察了解到,大多贫困生的知识面偏窄,非专业知识贫乏,这必然影响他们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而用人单位在考核毕业生时,越来越注重非专业知识的掌握,如时事、社会知识、礼仪、经济、管理等非专业知识,这也成为贫困生就业中难越的鸿沟。
三、充分利用发展型资助模式,提升贫困生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
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且应具备扎实的非专业素养。对此,应结合贫困生群体特性,以发展型资助模式为切入点,提升贫困生的非专业素质,强化他们的就业能力培育。
(一)开设专项课程,加强贫困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精神的富足是发展型资助最主要的行动目标。主要可通过思想认识的提升,培养贫困生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实现贫困生思想上的“脱贫”。上文中我们分析到,贫困生的思想品质上弱化是他们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表现,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设针对贫困生群体的专项课程,为他们思想认识教育“充电加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非专业素质列入专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从课程设置、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从教学科研上不断探讨和研究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使他们正确认识贫困与学习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大力资助贫困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发展型资助强调了资助过程应把贫困生这一能动主体融入资助行动中,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关系。这也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在强化贫困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应注重贫困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因此,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上下工夫,给予他们专项的资助,使他们能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综合能力。首先,应积极引导贫困生参加发挥专业特长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知识来促进与社会需求的融合,并促进自我社会认知、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其次,要倡导贫困生参与以团队精神为基础的社会工作,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加强与他人沟通交流。最后,要采用有利于贫困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多种辅助教育形式,如学术沙龙、读书研讨会、学术辩论会等,让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培养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差异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贫困生的社会适应力
在现实工作中,笔者发现,贫困生不能很好地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与其社会职业的适应力不足有关系。发展型资助强调的是“授人以渔”的资助策略,这“渔”可以认为在本质上是一种适应力。笔者认为,贫困生“渔”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来完成,而且应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可以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开展未来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指导,树立职业的基本理念;在中年级阶段,则应开展对自我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化与完善方面的指导,使他们能更深入地思考未来职业问题;在高年级阶段,则应在就业技能、面试技巧、职场生涯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使他们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就业。
(四)丰富通识教育,强化贫困生非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非专业知识的贫乏是(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贫困生就业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根据发展型资助要素转变的要求,通过各类资助职能与目标的改变,丰富贫困生的通识教育,进而强化他们的非专业知识学习。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把更多文、史、哲、艺等各类非专业知识融入到新开设的课堂教学中,使他们能更好地接触和学习到非专业知识。同时,在贫困生非专业知识的深度教育方面,可以开设通识教育的第二课堂,即通过组织贫困生深入到基层一线、社会实践、人民群众中,以参观、走访、调研等形式,加深他们对非专业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孟现志.就业困境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7)
[2]马彦周.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3]温旭明.强化非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党史博采,2014(8)
[4]吕平.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6)
【基金项目】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资助工作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现状与对策研究”;2014年度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课题“高职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广西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资本匮乏与提升研究”
【作者简介】谷彥锦,女,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外语系助教。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