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障碍积极心理学“优势探索”干预*

2016-01-14宋丽萍何兴鑫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心理学障碍

宋丽萍 何兴鑫

①中国.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syxinli2015@163.com ②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



·综述·

抑郁障碍积极心理学“优势探索”干预*

宋丽萍①何兴鑫②

①中国.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山西太原)030001E-mail:syxinli2015@163.com②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积极心理学是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主张看待人类生活时既关注弱点又关注优势。积极心理干预目的不仅要减少抑郁障碍的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激发个体的潜能和动机,最终使其提高自我掌控能力,建构快乐、有意义的生活。优势探索自20世纪末创始以来,在心理治疗领域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积极心理学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干预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为期半年的临床质性研究提出积极心理学治疗抑郁障碍急性期六步干预路径,为探索其临床治疗路径提供借鉴。

积极心理学;优势探索;抑郁障碍;干预

抑郁障碍是一种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慢性精神疾病[1]。根据WHO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第二大类疾病[2]。目前,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综合使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不仅能达到减轻患者症状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功能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是最具成本-效果干预的方式之一[3]。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抑郁而导致的致残或自杀,其重点在于彻底消除抑郁临床症状;二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最终提高其幸福感;三是更好地预防抑郁复发。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创始的,主张开始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类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对心理治疗做出了全新的解读,同时也为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 积极心理学治疗取向与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从“优势”出发,并非关注“问题”,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资源,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得更有意义。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治疗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目的),而是首先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事实和给定的东西不一定必然是障碍和紊乱,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种种能力。”[4]因此,积极心理学的适时而生重新唤醒了对人类幸福生活和积极品质的关注[5]。利用“优势探索”,治疗师确切需要并可以帮助来访者建构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减轻消极因素的治疗开展得十分成功,“幸福”并不能自动产生;使来访者实现快乐、投入和有意义的技能是与抑郁、焦虑和愤怒进行斗争的技能的重要补充,这些技能被称为“积极干预”[6]。积极心理学是从人本主义发展而来的一种后现代心理学,随着日趋完善的病理体系和精神疾病治疗的发展同时,揭示积极状态的生物基础,识别并整合积极心理状态和有益健康的基本心理机制,这些将是积极心理学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2 “优势探索”与心理治疗

长期的心理治疗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很多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这些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患者的疾病评估和治疗上,大量探讨一系列紧张的外部刺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体验,治疗的主要目的亦是消除患者心理问题的临床症状,进而减少心理问题给患者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传统心理治疗者总是致力于修复病人损坏的习惯、损坏的动机、损坏的童年和损坏的大脑,期望通过修复病人的这些损坏部分来达到治愈病人[7]。

积极心理学是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主张看待人类生活时既关注弱点又关注优势。“优势”是一种能力,拥有这些能力的人,感受、思考和行为的方式有助于在追求忠实的结果时发挥最佳功能[8]。

“优势探索”(Strengths quest)首先是由积极心理学家唐纳德·克里夫顿(Donal Clifton)提出,是一项涉及高中生及大学生的发展方案,以使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更易取得成功。直至今日,逾百项研究在精确预测各种结果指标时,运用了优势识别器评估方法,并且这项技术已经受大量的实证检验[9]。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发现,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人们发现并建构资源,并会获得许多新的思想和行动。因此,“优势探索”不仅是一种治疗理念,同时是一项具体的测量工具,使积极心理治疗方法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

3 积极心理干预路径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0]。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虽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做了很多相关研究,但积极心理学正期待探索出一套较为系统、明确的干预路径。

3.1积极心理干预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Seligman和Gillham等运用Penn心理弹性干预计划(PRP)进行了许多研究,关注积极心理,倡导乐观[11]。进一步研究表明,PRP不但有助于参与者的认知模式,还有助于参与者行为问题的减少[12]。Seligman等人在网上开展的相关研究显示:“最佳状态”干预方法能使参与者的幸福感立刻增长,而“人生三件好事”和“运用优势”这两个干预方法在提高幸福感和减少抑郁情绪上见效快且疗效持续[13]。

Emmons和McCullough则发现,感恩干预能增进积极情感[14]。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周记录5件他们觉得需要感谢的事情,连续10周;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的参与者对生活普遍感觉更良好,对未来的一周感觉更乐观,与他人的关系感觉更密切,有了更多的积极情感[15]。

Otake等人通过善意行为的记录干预方式相关研究表明,连续1周每天记录自己对他人的善意行为能够明显促进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16]。积极心理疗法提出的干预方法大多从乐观性、感恩、表达善意和品位生活4个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行为训练达到提升幸福感,减少抑郁情绪的效果。

3.2积极心理干预对临床抑郁患者的作用

Ho和同事在香港开展了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积极心理治疗(PPT)组和认知行为治疗(CBT)组的患者抑郁水平均下降到贝克抑郁分数的正常水平,进一步的差异检验表明CBT组的患者抑郁水平有明显的降低,而PPT组却是边缘性不显著[17]。Ho等初步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PPT能有效地减少抑郁患者的症状表现,但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

1项以临床患者作为对象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这项小规模的未受控制的读书疗法研究中,16位患者有抑郁的个体阅读和讨论一些可以提高他们生活满意度的策略,其中的13人在完成干预后达到了减轻抑郁的效果[18]。Klausner及其同事实施的“希望治疗”团体干预,降低了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了抑郁患者的身体活动水平[19]。近年来,积极心理学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抑郁障碍的治疗,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正向思维训练(PAI)技术,把正向的情绪和时间作为一种资源[20]。国外PAI技术应用于抑郁障碍治疗已积累了一定经验。Lyubomirsky的研究显示,积极的认知能够减弱抑郁症状,而积极情感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21]。Sin等人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PAI技术对抑郁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22]。Jeff等人的研究显示,PAI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住院病人的自杀意图[23]。

4 积极心理学临床干预路径的探讨

积极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经验和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其特性要求是有大量的实践[24]。期待未来积极心理学在临床上发展出一套与临床路径相匹配的干预方法,为抑郁障碍的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的积极心理学治疗路径。作者整理并结合相关的临床实验研究经验[25],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初步拟定了治疗抑郁障碍急性期的积极干预六步路径,并已通过对1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得以初步验证(男:女=9:4,平均年龄=19.92):

第一步:自我优势探索。通过“克里夫顿优势识别器”让患者了解自己所拥有的5项最突出的“优势”。并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症状寻求积极意义,以期均衡、更全面的发展人类机能。结果发现,大部分抑郁障碍患者第一次找到自己独特的“闪光点”,进而对自己及治疗充满信心,逐渐发展出胜任感、成就感以及成长感。

第二步:成长优势探索。探讨成长全过程,分享推动自己成长的生命力量,治疗师一只耳朵听事实,一只耳朵听“优势”,通过“回忆童年我的开心故事”、“发现独一无二的自己”,让患者体验每个阶段的幸福和优势资源,从中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力量,提升面对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智慧。

第三步:家庭优势探索。亲子共同探讨家庭优势资源,发现家庭系统文化及系统中每个人的特征及支持,构建新的关系认知,通过每天发现“家庭3个有利资源”、“最崇拜家人的访问”、“有意义的家庭故事回忆”“表扬记录进步”等,激发系统资源利用与自信心。为每个家庭创造一种相互欣赏、彼此感激的氛围,有助于家庭成员的积极接受。通过反馈表明,这样积极、安全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家庭成员情感的交流及体会到自我价值和对家庭贡献的荣誉感。

第四步:情绪优势探索。识别情绪改良中的经验优势,分析情绪、想法、行为之间的关系,把正向的知情意作为一种资源。使患者能够认识到情绪可以改变思维及身体感觉,通过“好情绪记录”、“情绪有效利用”,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有效利用积极情绪,学会感受并体验生活,拥有热情、喜悦和幸福。

第五步:行为优势探索。通过积极行为发现与塑造及反复训练,学习发展利他行为,通过改变行为来影响思想和情绪,积累积极体验。抑郁障碍患者可以通过积极行为强化自身优势,进而提升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对抑郁症状的改善起到了显著效果。

第六步:美好未来展望。分享自己及家庭的进步及优势,通过“未来蓝图情景的设置及描述”,评估个体构建的积极认知模式。强化并鼓励系统资源的链接,树立生活中的信心和希望。课后作业作为强化优势发展的重要工具必不可少。

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状况(HAMD评分)得到明显改善(P<0.05)。追踪访谈了解到患者对积极心理干预有较高的满意度和较好的依从性,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心理干预更大地激发了患者生命的蓬勃力量,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乐观和希望。对临床心理治疗有借鉴作用,作者正在此基础上增加被试数量及评估维度(心理弹性、情绪智力、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幸福感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5 结 语

詹姆斯·麦达克斯(James Maddux)曾预言,21世纪,临床心理学必须包含积极心理学原理,而不仅仅寻求对“障碍”的治疗。由于临床心理学家大多被灌输了关于人类行为和健康改变潜能的过于病理化和悲观的观点,人们的过错和缺点被夸大为“障碍”,优势资源通常被忽视、排除[26]。这样聚焦于弱点的临床治疗思维,对临床治疗师和它所服务的对象而言都不是最健康的。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界极具生命力的新兴思潮,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期待积极心理学发展并形成一套符合本土化的流程。因此,在临床治疗上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是势不可挡的发展方向。

[1]瞿伟,谷珊珊.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1):1113-1117

[2]Barbw D H.心理障碍临床手册[M].刘兴华,译.3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87-354

[3]张颜波.关于抑郁症的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3):3057-3059

[4]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27(3):746-749

[5]周雅,刘翔平,苏洋,等.消极偏差还是积极缺乏:抑郁的积极心理学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4):590-597

[6]Duckworth A L,Steen T A,Seligman M E P.Positive psych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J].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5(1):629-651

[7]Martin E P Seligman,Mihaly Csikszentmihalyi.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9

[8]Linley P A,Harrington S.Playing to your strength[J].The Psychologist,2006,19:85-89

[9]Lopez S J,Hodges T D,Harter J K.Clifton strengths finder technical report:Development validation[M].Omaha,NEI:Gallup Oganization,2005

[10]龚光军.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9(5):72-78

[11]Tracy R G,William R B.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review[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9,54(4):212-221

[12]Jaycox L,Reivich K,Gillham J.Preven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chool children[J].Behavioral Research Theoty,1994,(32):801-816

[13]崔丽霞.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142-146

[14]Ho S M Y,Tong A K K,Lai W Y K.Positive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ive patients.In Tian P S Oei& Catherine So-Kum Tang(Eds).Current research & practices o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Asia[M].Singapore:PH Production Pre Ltd,2009

[15]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与干预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99-101

[16]周少贤.积极心理疗法对抑郁群体的干预研究[J].北京教育,2014(9):66-68

[17]Emmons R A,McCullough M E.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2):377-389

[18]Grant G M,Salcedo V,Hynan L S,et al.Effectiveness of quality of life therapy for depression[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5,

76:1203-1208

[19]Klausner E,Snyder C R,Cheavens J.A hope-based group treatment for depressed older adult outpatients.In G M Williamson,D R Shaffer & P A Parmelee(Eds.),Physical illness and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A handbook of 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2000,295-310

[20]陈浩.抑郁症心理治疗新进展[J].学理论,2014,56(29):53-55

[21]Lyubomirsky S,Diekerhoof R.A constural approach to increasing happiness[J].Social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0:229-244

[22]Sin N,Lyubomirsky S.Enhaneing well-being and allevi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A practice-friendy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65(5):467-487

[23]Jeff H,Christina D.Feasibility and utility of positive psychology exercises for suicidal inpatients[J].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2014,36(l):88-94

[24]黄静茹.积极心理学研究发展现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3,15(2):78-83

[25]肖传实,张克让.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60-204

[26]C R 斯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451-460

http://www.cjhp.com.cn/(欢迎查阅,免费下载)

"Strengths Ques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Depressive Disorder:Research Progress

Song Liping,He Xingxin

The Mental Health Division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山西省科技公关项目-公共卫生预防干预服务模式研究-抑郁障碍心理治疗规范化流程的拟订(编号:20120313027-3)

R749.4

A

1005-1252(2016)06-0950-04

10.13342/j.cnki.cjhp.2016.06.041

2015-12-14)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心理学障碍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