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 恕 心 理 研 究 述 评*

2016-01-14李欣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研究者因素

李欣欣 訾 非

中国.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通讯作者 E-mail:1226872029@qq.com



·综述·

宽恕心理研究述评*

李欣欣訾非△

中国.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3△通讯作者E-mail:1226872029@qq.com

宽恕是积极心理学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回顾宽恕的研究历史,首先介绍宽恕概念的发展、宽恕影响因素以及关于宽恕的心理学模型;然后提出宽恕心理的研究展望,包括宽恕内涵的多向度发展、宽恕影响因素的生态化理解和研究方法的生态化走向;进而提出一种宽恕的研究新思路-生态主义视角。

宽恕;积极心理品质;生态主义视角;影响因素

1 宽恕概念的发展

长期以来,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是一个神学或哲学的话题,然而在最近几十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广泛流行,大量学者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宽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心理学中的宽恕强调的主要是人际之间的宽恕,也就是被冒犯者对于冒犯者变现出来的宽恕。

1.1宽恕的定义

宽恕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的是McCullough,Worthington和Rachal[1]的定义,他们认为宽恕是一系列动机的变化过程,包括①对冒犯者报复动机的减弱;②与冒犯者疏远动机的减弱;③与冒犯者调解并亲善动机的增加。另外,其他学者也对宽恕的定义提出了建设性的见解,例如,Enright和人类发展研究组[2]把宽恕定义为对冒犯者减少消极情感、认知和行为,增加积极情感、认知和行为;Worthington和Wade[3]认为,宽恕是对于冒犯者消除消极情感,表现出积极情感;Berecz[4]把宽恕看作是放开过去的伤害和痛苦。

从定义可以看出,以往研究者们主要从被冒犯者的角度来探究宽恕,并没有把冒犯者这个主体纳入到研究中,这是一种孤立心灵框架下的理解,忽视了冒犯者的主体性作用[5]。随着研究者们对主体间性的理解和重视,从冒犯者角度出发的“寻求宽恕”和“自我宽恕”也进入研究范畴。寻求宽恕(Forgiveness-seeking)是指冒犯者主动寻求被冒犯者宽恕自己的过程[6];自我宽恕(Self-forgiveness)是指冒犯者对待自己由报复转向善待的动机转变过程[7]。喻丰和郭永玉概述了自我宽恕的概念、测量以及与其他变量的关系,认为自我宽恕的界定在对象、过程、实质以及价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相关,而与其他人格特质的关系尚待探讨[8];张田等人讨论了基于冒犯者角度的宽恕结果,从宽恕与和解的关系、冒犯者的内心体验和双方人际关系的认识三方面不一致出发,解释了不同研究得出的不一致结论,即宽恕会导致进一步伤害,或减少进一步伤害,而后者的证据更加有力[9];金子和李兆良尝试将自我宽恕与人际宽恕、情景宽恕以及自我开脱进行区分比较,发现自我宽恕既有特质性也有情境性,而且,自我宽恕有希望成为新型心理资本应用于管理学领域[10]。在此基础上,朱婷婷等把宽恕定义为“伤害事件双方在动机、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逐渐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的过程,包括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和寻求宽恕”[11]。而且,宽恕现象也不再限于个体层面,群际宽恕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艾娟给群际宽恕(Intergroup forgiveness)下了一个定义,即“对曾经侵犯过本群的外群所具有的报复感、愤怒感以及不信任感的减少,有意识地去理解、接近对方群体,并积极地参加到对方群体中去的一种心理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12]。

1.2对中国人的宽恕的理解

对于宽恕内涵的理解,研究者不仅将冒犯者这一主体纳入研究范畴进行思考,而且也在进行跨文化的理解。傅宏[13]通过回溯历史,认为民间传流的成语如“能忍为安”、“宰相肚里能撑船”和“负荆请罪”等民间故事体现了儒家传统仁义礼的信条,而且又对“宽恕”一词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认为"Forgiveness"虽然被翻译成“宽恕”,而“宽恕”却包含了两个意思,其一是“宽”,其二是“恕”,所谓“宽”,代表了一个人心胸宽广,并不会直接产生宽恕行为,是作为一种先决条件而存在,而“恕”则包含了一种互惠的意思,是最与西方的"Forgiveness"相接近的。不仅如此,中国人的“恕”并不会孤立存在。《说文解字》把“恕”解读出“仁”的意思,而且其他一些中国哲学概念如“忠”、“礼”、“义”、“宽”、“善”等都与“恕”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外,其他学者也提出了颇有建树的见解,例如朱婷婷和王晓萍[14]也对宽恕概念和中国式内涵进行了解析,认为中文的“宽恕”一词虽最接近西方文化中的"Forgiveness",但却有着非常复杂的中国式内涵,中国人的宽恕也有其自身特点,例如西方的宽恕更多地重视个体层面情绪发生转变,而中国式的宽恕具有人际策略的意味。同时她们也提出,虽然两者存在一些差异,然而心理学研究中的"Forgiveness"和“宽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张田和傅宏[15]编制了大学生恋爱宽恕问卷,发现问卷包含4个维度:报复、回避、宽恕和消极沉思,女生的宽恕倾向要高于男生,而且中国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更多采用消极沉思而非报复。正如张田、孙卉和傅安球[16]之前提出的,中国人有一套独特的应对伤害的方式,个体为了维护社会和人际和谐,因此在面对伤害事件时倾向于压抑愤怒和报复心理,更多地形成对内的消极性沉思,不仅如此,集体主义下的中国人也有一套特有的宽恕策略,即是中间人对于宽恕促成的作用,而且他们也认为,不同于西方研究结果显示的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自尊等特质与宽恕的高相关,中国人具有一些独特的人格特质如人情、面子、和谐等,这些人格特质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宽恕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影响个体的宽恕心理,因此某些在其他文化下得到的结论是否在中国也适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11]。而且,即使同处于集体文化中,有些结论也需要慎重应用,例如Hook[17]研究发现,有些东亚国家如日本的个体非常注重冒犯者的外部表现,例如是否有道歉行为,通常第三方的调解会对宽恕有着促进作用,对于在中国是否适用需要进行本土化研究。

2 宽恕的影响因素

McCullough和他的同事[18]把宽恕的影响因素总结为以下4类:人格和个体差异因素;受害者与冒犯者之间的关系;特定的冒犯情境;社会认知因素。

2.1人格因素

很多研究都表明,宽恕与一些人格因素如大五人格、利他和感恩等有着很稳定的关系。例如宽恕与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和神经质两个人格特质有着显著相关[18],利他的个体会表现出更高的宽恕水平[19],McCullough,Emmons,Tsang发现,感恩水平高的人会报告有更高的宽恕[20]。张登浩和罗琴通过研究发现“大七”人格维度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宽恕水平[21]。

2.2关系因素

关系因素主要指受害者和冒犯者之间的关系质量、关系满意度等,宽恕更可能发生在那些令人满意的、亲密且承诺高的关系中。傅宏在针对13名大学生的准结构式访谈中发现,面对侵犯事件,几乎一半的受访谈者表示不会宽恕陌生人,而在朋友之间更容易[22]。Fincham等[23]的研究表明,关系质量对良性归因有预测作用,也发现了婚姻关系满意度和宽恕之间的相关,而且宽恕在责任归因和对待对方的行为之间是作为完全中介变量。

2.3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关注的是冒犯事件本身的特点如事件的严重性和是否道歉等,例如,Fincham,Jackson和Beach[24]发现,客观严重性还是主观严重性都与宽恕呈现负相关,而且主观严重性在客观严重性和宽恕之间起中介作用。道歉行为也是影响宽恕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McCullough et al[1]让被试回忆一件被冒犯事件并询问在多大程度上感知到冒犯者的道歉,结果发现,随着他们感知到的道歉行为的增加,宽恕水平也在增加。

2.4社会认知因素

主要是指被冒犯者对冒犯事件和冒犯者的认知,包括共情、沉思、归因等。McCullough等[1]在做关于共情和利他的基础研究时,既预测也发现了共情与高水平宽恕之间的相关,发现共情对宽恕有直接影响,道歉、关系亲密程度等因素是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对宽恕产生间接影响的,而且宽恕水平随着共情水平的上下波动而相应的起伏变化。

以上列举的各种影响因素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独对宽恕产生影响的,随着研究的越发深入,研究者开始尝试在研究中纳入更多的变量,例如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这些尝试都体现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共同对宽恕产生影响。例如沉思在受害者敏感性与宽恕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5]。也会有新的影响因素得到探究,例如吕美祯等[26]发现中国大学生中庸思维水平与事件后果严重程度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宽恕倾向。

3 宽恕的研究方法

对于宽恕,研究方法主要有叙事法、问卷法和相关、实验法。叙事法也叫做访谈法,这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让被试叙述其对于宽恕某些方面的看法,或者让其详细叙述一件在其身上发生的伤害事件,然后对这些资料的意义进行系统的分析,经常能带给研究者一些对于宽恕的深入理解。问卷法根据Worthington对宽恕的一种分类:特质宽恕和情境宽恕来划分,常用的宽恕问卷有以下两种,测量特质宽恕的问卷如宽恕意愿量表,另一种测量情境宽恕问卷如Enright宽恕问卷;根据宽恕概念中包含两个主体:冒犯者、被冒犯者来分类,包括宽恕他人问卷、自我宽恕问卷以及宽恕倾向问卷;根据宽恕评定主体来划分,包括自我报告法、同伴报告法以及观察评定等。相关、实验法也是用来研究宽恕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探讨宽恕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或者宽恕干预的效果研究。

另外,宽恕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品质,会涉及积极印象管理现象的干扰,因此在进行叙事以及自陈报告时经常有失客观,因此,很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尝试,例如用精妙设计的实验法[27]、内隐联想测验法[28]等对宽恕心理进行客观测量,但目前也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研究范式。此外,还有一些通过测量血压、心跳、皮电、激素水平等生理指标来间接测量宽恕的尝试[29];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神经层面研究与宽恕心理相关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30]。

4 宽恕的心理学模型

4.1宽恕模型的整合化发展

研究者们曾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宽恕模型,傅宏进行了总结[31],主要包括以下4种:①类型模型,例如Trainer[32]把宽恕区分为内心充满恐惧和怨恨的旨在满足角色期待的外部宽恕(Role-expected forgiveness);由憎恨与谦卑结合形成的一种对待冒犯者的道德优越感而形成的角色满意的宽恕(Role-expedient forgiveness);旨在释放愤怒和怨恨情绪的真实的内在宽恕(True intrinsic forgiveness);②任务-阶段模型,McCullough和Worthington[31]归纳在此类模型中普遍包括以下要素:认识冒犯行为;决定选择宽恕;以及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具体操作[33];③基于人格和病理心理学理论而建立的模型,如Vitz,Mango[34]的宽恕模型是基于Kernberg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宽恕是将冒犯者的好与坏两方面进行整合的过程;④发展模型,如Enright等人[35]认为,宽恕也有着类似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年龄发展过程。以上4种模型分别都在不同的角度上提出对宽恕的理解,因此Pingleton[36]提出了一个趋于整合的宽恕治疗模型,此模型囊括了以上4类模型的观点,综合考量了宽恕的个体因素如人格类型、认知水平、宗教性和对伤害水平的觉察等,也纳入了宽恕的情境因素如文化、冒犯性质、先前双方关系、当前双方互动等,两种因素共同促使被冒犯者做出宽恕与否的决定,并把宽恕决策描述为由外部宽恕到内部宽恕的一个可选范围,最终走向被冒犯者在认知、情绪、行为3个方面的具体宽恕操作。

马洁,郑全全[37]介绍了3个宽恕模型:Worthington的宽恕加工模型、Koutsos的人际间相关变量模型、Hall和Finchan的自我宽恕模型,认为虽然3个模型是不同方向,但对宽恕的本质进行了强调,即亲社会动机的转变,即便如此,不同的模型各有侧重,仍旧需要建立一些公认的宽恕模型。

4.2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宽恕模型

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研究者也认为需要构建一种适合此文化的宽恕模型,其中,张田,孙卉和傅安球[16]描述了3个跨文化的宽恕模型,分别对集体主义下的宽恕进行了阐释。第一,Hook[38]从决定性宽恕和情绪性宽恕的角度对集体主义背景下的宽恕进行了解释,从而构建了一个模型,认为集体主义中的宽恕是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相对于积极情绪代替了消极情绪的情绪性宽恕,他们会选择决定性宽恕,即在行为上选择宽恕,而情绪上不一定变得积极。此外,陶琳瑾和傅宏[39]也根据东西方文化中自我的区别和不同的人格特质的差别构建了一个跨文化的宽恕模型,认为集体主义下的个体是依赖性的自我,因而宽恕过程会受他人取向的人格特质的影响如人情、面子等的影响;还有一个叫做动态宽恕模型[40],此模型描述了宽恕发生的过程,即个体评估人际伤害后产生相应情绪,调节情绪后再次评估,从而做出决定性宽恕的决策,引发外部宽恕行为,而且,模型还从社会文化角度来探讨了宽恕过程,不同文化下影响宽恕的因素包括:对伤害的认识、辩证思维、因果归因、社会参与性情绪和非社会参与性情绪、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人们会把伤害看做破坏人际关系,以一种整体思维思考问题,倾向于外部归因,更多的体验到社会参与性情绪如内疚,面对伤害倾向于选择回避目标。

面对跨文化的宽恕模型,均从不同角度对宽恕进行了集体主义文化下的阐释,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多启示,然而并不止于此,跨文化模型依然要从分散慢慢走向整合,因而,未来的研究也需要探索如何有效整合不同模型,形成一种更为包容性的相对完善的模型。

5 宽恕治疗研究

5.1宽恕心理治疗模式

大量研究都表明,宽恕可以明显促进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宽恕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能有效地减少来访者的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增加自尊、希望等积极体验[41-42],对于生理健康,翁晶,张田,傅宏[43]综述了宽恕对于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癌症中的积极作用,因而,对于聚焦于宽恕的心理治疗显得越发重要[44]。迄今,临床上常用的宽恕治疗方法分为两类:一般宽恕干预模型与特殊干预模型[45]。

一般宽恕干预模型中最为普遍接受的是Enright和Baskin[46]的四阶段20单元宽恕过程,即揭露阶段、决定阶段、工作阶段和成效阶段,其中,揭露阶段包含几个过程:①检查心理防御机制;②直面并释放愤怒;③承认羞愧;④觉察对伤害事件的过度关注;⑤觉察对所受伤害的回想;⑥意识到自己可能与冒犯者进行比较;⑦意识到受到的长期、不利的影响;⑧领悟到对公正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在决定阶段包含一些几个过程:①认识到旧的解决策略在当前情境是无效的,②愿意选择宽恕这种策略,③承诺宽恕冒犯者;在工作阶段包含一下几个过程:①角色扮演,对其过错重新认知,②共情冒犯者,③意识到对其的同情,④接纳并消解痛苦;在成效阶段包含以下几个过程:①思索经历磨难和给予宽恕对人生的意义,②认识到自己也可能需要别人的宽恕,③领悟到其普遍性,他人也会受到伤害,④意识到自己因此可能获得新的生活目标,⑤觉察到自己对对方产生了正面情绪,体验到内心情感得到释放。另外,McCullough等[1]也发展了一个包含9个阶段的方法,这个方法同时培养认知性和情感性的共情。

特殊干预方法主要是针对某类特殊心理问题如对乱伦幸存者和经历家暴者的干预,更有针对性地考虑了个案的特异性,因而更加有效。例如Gordon等[47]提出了一个针对伴侣出轨的人的宽恕干预方法,包括3个阶段:处理冲击、探索背景发现意义、向前进阶段,从而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恕,而且,他们根据这一模型进行了对6对刚经历过婚外情的夫妻进行干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PTSD症状、抑郁症状。

5.2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宽恕治疗

张田,孙卉和傅安球[16]指出,不同于西方人倾向于把宽恕看做个人利益的选择,涉及到自尊等话题,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颇为有效,而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的宽恕是以社会和人际和谐,以及维护人情、面子为目的的,因而第三方的调解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并不是全然否认心理干预的效果,而是倡导建立一些适合集体主义文化的干预方法。他们也对宽恕干预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见解,第一,强调关注来访者的文化背景以及被伤害的具体情境,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第二,结合来访者的文化特质,不照搬已有模式;第三,兼顾来访者的个人体验,在这个方面可以适度借鉴西方的干预方法。

陶琳瑾和傅宏[39]构建了一个符合集体主义文化的宽恕治疗模型,他们也认为中西方文化下的宽恕心理机制是存在差异的,例如,不同文化下的个体选择宽恕的动机、看待关系的性质和实现宽恕的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在他们的模型中,鼓励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促使来访者做出宽恕决策、感受人际和睦的平和心态,进行一系列人际关系重建的技巧训练,并纳入Eright的经典宽恕程序,最终帮助来访者实现内心的释放。

6 宽恕心理的研究展望-走向生态主义的视角

6.1宽恕概念的多向度发展

如前文所述,过去西方心理学关于宽恕的研究视角是把受冒犯者作为主体,而忽视了冒犯者的主体性作用[5]。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心理现象并非孤立的心灵产物,而是经由互动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主体性”之间会产生了独特的“主体间场”,如今,宽恕已不再局限于从被冒犯者的角度去研究“宽恕他人”,逐渐地,以冒犯者为主体的“寻求宽恕”和“自我宽恕”已经逐渐被纳入研究范畴。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两个领域,但是数量还非常有限,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对于宽恕,我们不仅要研究个体水平的,也拓展到了群体层面,个体宽恕已有相当数量的文献研究结果,而群体宽恕概念尚模糊不清,群际宽恕作为一个新兴的主题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而且笔者认为,关于群际宽恕的研究应该成为宽恕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当今世界极端主义正在撕裂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进程,心理学者应当从人性的层面探索不同信仰背景的人群之间对话机制与宽容谅解的对策。在不同文化下,宽恕心理内涵是有差异的,已有证据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存在显著差别[48],正如前文已经有所介绍,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之下,宽恕有着非常复杂的中国式内涵,其宽恕特点也有自身特点[13],但这方面尚不明确,也缺乏一定的实证资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探索和验证。

关于宽恕概念,普遍被研究者接受的是将其作为一系列动机的变化过程,尤其是亲社会动机,除了考量宽恕作为个体内部心理过程,也重视人际间的特点,如冒犯者和被冒犯者的主体间性视角,以及探讨与其他相关概念如“忠”、“仁”的关系;乃至在不同的文化与社会语境下对宽恕进行思考,这些都代表着宽恕内涵的一步步发展,然而,笔者认为其内涵不止于此,仍旧继续需要从一种历史的、系统的生态主义的视角来考量宽恕,对于宽恕概念本身而言,作为一种时刻伴随人类社会的深层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研究者有必要从历史性的眼光考量宽恕心理的发生发展机制、宽恕在人类的社会适应方面的意义、以及在时间轴上宽恕做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变化等。

6.2宽恕影响因素的生态化理解

纵观宽恕研究的文献,研究者们起初也尝试从有限的几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开始研究宽恕,大五人格、沉思性、关系亲密程度等变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宽恕心理也被发现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前人把这些因素归纳为4个方面:人格和个体差异因素(包括大五人格、沉思性和宗教性等)、关系因素(包括关系亲密程度、被冒犯者的关系满意度等)、特定的冒犯情境(包括冒犯事件的严重程度、有无道歉行为等)和社会认知因素(包括对冒犯者行为的归因和共情等)。在分析宽恕的影响因素时,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归于某种人格特点、关系特点或伤害事件本身的特点,后来研究者尝试通过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引入或构建结构方差模型,力图囊括更多的影响因素,这样的一种发展一方面让我们更加了解宽恕,另一方面,也恰好反映出了宽恕这种心理的复杂性。

笔者强调,心理现象并非孤立的心灵产物,而是经由互动而产生的。宽恕也是如此,它既涉及到个体内部的心灵历程,也是主体间互动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宽恕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个体内部是一个有如生态系统般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结合成对内部心灵而言更为宏大的心灵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也影响着宽恕心理的发生发展。传统的宽恕研究在分析宽恕的影响因素时,倾向于单独探究某种人格特点、关系特点或伤害事件本身的特点,而较少关注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宽恕心理本身的生态性。因此有必要把各种影响因素综合起来看待,深入探讨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更加全面的理解宽恕心理。

6.3宽恕研究方法的生态化取向

关于宽恕的研究,始于从有限的几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开始研究,验证了很多变量例如大五人格与宽恕之间的相关关系,后来发现在有限几个变量之外依然有很多变量在产生影响,因此尝试纳入了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的宽恕研究倾向于单独探究某种人格特点、关系特点或伤害事件本身的特点,而较少关注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宽恕心理本身及与环境的生态性,因此笔者倡导一种生态的研究视角。

运用生态主义的视角研究宽恕,首先意味着把宽恕不仅看作一种心灵内部机制,更是人与环境互动下的产物,因此我们既要研究个体内部心灵历程,更主张深入真实生活环境开展研究;其次,宽恕研究应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多元地选择各种研究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深度访谈法、追踪研究、文献法等,方法的选取也要兼顾实际生态环境背景;在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应遵循多元交互原则,摒弃单向因果性,尊重不确定性;概念之,对宽恕心理的研究应从元素论和定量分析视角转向历史、系统、动态的综合视角。

作为一种深层心理现象,宽恕涉及到当事人的成长经历、心理活动以及潜意识活动等深层的心理过程,甚至要考虑个体所处的文化心理背景等信息,因此应该把个体放在真实生活背景中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收集质化数据如谈话记录、观察记录、个人文本作品、梦境记录等,并在数据分析方面结合思辨、感悟等方式。另外,宽恕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也应当相辅相成。质性研究帮助研究者获得对宽恕心理在真实生活中的面貌的理解,并提出一些因果关系的假设;量化研究可以尝试对假设进行验证。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宽恕心理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量表也可以用来进行疗效评估。总之,从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分析,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7 总结与思考

自从心理学家把宽恕从宗教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得到了很大关注,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其概念达到普遍共识、影响因素得到全面理解、宽恕模型也在不断被创新。文中提出了宽恕未来研究的新方向,即对于宽恕概念的多向度考察、以系统的眼光看待宽恕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宽恕心理模型的整合化,无一不体现了一种生态主义的视角。

生态主义的视角,首先是强调要用生态的眼光来看待内在心理过程,其次是要对心灵世界与其存在的环境(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之间的关系持有生态的理解,再次在研究方法方面要兼容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取向心理学的方法[49]。长久以来,心理学界倾向于把心理现象看作孤立的心灵产物,单一片面的对其进行理解,像研究物理现象一样把其拆分为各种元素,力求研究的客观、精确,却偏离了心理现象本身;另一方面,人文取向的研究方法虽还原了心理现象的“人性化”,却暴露了研究者的个人主义色彩而显得过分狭隘化。在两种取向争论之际,生态主义心理应运而生,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综合的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兼具两种取向的优点。

宽恕研究在逐渐走向一种生态化发展,用一种系统的、互动的、历史的、整体的眼光重新审视宽恕心理,首先,在宽恕的概念扩展方面,研究者们不再将目光限定在被冒犯者的立场,开始从冒犯者角度考察“自我宽恕”和“寻求宽恕”,也看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宽恕内涵的影响,同时将研究延伸到群际宽恕这个全新的领域;在宽恕的研究方法方面,开始采取一种多元的视角,综合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兼具准确客观的实验法和人文取向的访谈法等,力图还原宽恕的原貌;在宽恕的心理模型方面,研究者们不再基于单一的理论构想,试图构建一个更加整合化的跨文化的、较为完善的宽恕心理模型和宽恕治疗模式。作为一种对待伤害的重要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资本[50],倡导应用至学校教育中,其宽恕模式培养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极具前瞻性,相信其未来的发展会一片光明。

[1]Mccullough M E,Jr W E,Rachal KC.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7(2):321-336

[2]Enright R D.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J].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 Development,1991:123-152

[3]Worthington Jr E L,& Wade N G.The psychology of unforgiveness and forgiven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18(4):385-418

[4]Berecz J M.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Bad forgiveness in counseling and preaching[J].Pastoral Psychology,2001,49(4):253-275

[5]李兆良,李辰旭.宽恕内涵的反思与重构[J].阴山学刊.2013,26(3):5-11

[6]Kelley D L,& Waldron V R.An investigation of forgiveness-seeking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outcomes[J].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5,53(3):339-358

[7]Hall J H,Fincham F D.The temporal course of self-forgiveness[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8,27(2):174-202

[8]喻丰,郭永玉.自我宽恕的概念、测量及其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309-1315

[9]张田,丁雪辰,翁晶,等.“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基于冒犯者角度对宽恕结果的讨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04-111

[10]金子,李兆良.自我宽恕的研究进展述评[J].阴山学刊,2013,26(3):16-19

[11]朱婷婷,陶琳瑾,郑爱明.整合视野下宽恕心理的概念厘定与研究展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67-371

[12]艾娟.群际宽恕的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3):522-529

[13]傅宏,Fu Hong.中国人宽恕性情的文化诠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9,20(8):57-62

[14]朱婷婷,王晓萍.Forgiveness(宽恕)概念解析及其中国式内涵初探[J].阴山学刊,2013,26(3):12-15

[15]张田,傅宏.大学生的恋爱宽恕:问卷编制与特点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2):220-225

[16]张田,孙卉,傅安球.集体主义背景下的宽恕研究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2):265-273

[17]Hook J N,Worthington E L,Davis D E,et al.A China-New Zealand comparison of forgiveness[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3,16(4):286-291

[18]Mccullough M E,Rachal K C,Sandage S J,et al.Bethel Theological Seminary[J].J Pers Soc Psychol,1998,75(6):1586-1603

[19]Ashton M C,Paunonen S V,Helmes E, Jackson D N.Kin altruism,reciprocal altruism,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1998,19(4):243-255

[20]Mccullough M E,Emmons R A,Jo-Ann T.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2,82(1):112-127

[21]张登浩,罗琴.宽恕性与“大七”人格维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100-102

[22]傅宏.基于中国大学生样本的宽恕及其相关人格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24(1):58-63

[23]Fincham F D,Paleari F,Regalia C.Forgiveness in marriage: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quality,attributions,and empathy[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2,9(1):27-38

[24]Fincham F D,Jackson H, Beach S R.Transgression severity and forgiveness:Different moderators for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everity[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5,24(6),860-875

[25]袁玉,尹月阳,李伟强.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5):727-730

[26]吕美祯,潘家玮,郑淇,等.大学生中庸思维对宽恕及自我宽恕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71-74

[27]张珊珊,唐辉,刘艳艳,等.冒犯严重性与人际宽恕的关系:愤怒沉思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4):706-708

[28]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9]Friedberg J P,Suchday S,Srinivas V S.Relationship Between Forgiveness an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 in Cardiac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9,16(3):205-211

[30]李佳.宽恕的生理及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2):2379-2381

[31]傅宏.宽恕理论在心理学治疗领域中的整合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22(3):54-59

[32]Trainer M F.Forgiveness:Intrinsic,role-expected,expedient,in the context of divorce(Doctoral dissertation,Boston University),1981

[33]McCullough M E,Worthington E L.Models of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counseling:Review and critique[J].Counseling and Values,1994,39(1):2-14

[34]Vitz P C,Mango P.Kernbergian dynamics and religious aspects of the forgiveness process[J].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1997,25(1):72-80

[35]Enright R D,Santos M J,Al-Mabuk R.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89,12(1),95-110

[36]Pingleton J P."Why We Don't Forgive:Biblical and Object Relations Theoretic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Failure in the Forgiveness Process[J].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1997,25(4):403-413

[37]马洁,郑全全.由三个宽恕模型看宽恕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34-740

[38]Hook J N,Utsey S O,Worthington E L.Collectivism,Forgiveness,and Social Harmony[J].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09,37(6):821-847

[39]陶琳瑾,傅宏.宽恕治疗:基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6):45-47

[40]Ho,Man Y.A dynamic process model of forgiveness: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11,15(1):77-84

[41]宗培,白晋荣.宽恕干预研究述评-宽恕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度,2009,17(5):1010-1015

[42]陈翠,张红静,江景华,等.宽恕干预对大学生愤怒水平及愤怒控制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5):147-149

[43]翁晶,张田,傅宏.宽恕干预在生理疾病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3):564-567

[44]Harris A H S,Thoresen C E,Harris A H S.Forgiveness,Unforgiveness,Health,and Disease[J].Handbook of Forgiveness,2005

[45]李绍颛,石林,李佳,等.宽恕干预及其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1):132-134

[46]Baskin T W,Enright R D.Intervention Studies on Forgiveness: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Jcd,2004,82(1):79-90

[47]Gordon K C,Baucom D H,Snyder D K.An integrative intervention for promoting recovery from extramarital affairs.[J].Journal of Marital & Family Therapy,2004,30(2):213-231

[48]Suwartono C,Prawasti C Y,Mullet E.Effect of culture on forgivingness:A Southern Asia-Western Europe comparison[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2(3):513-523

[49]訾非.走向生态主义的心理学[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2):1-8

[50]蔡金彤,郑林科.宽恕:对待伤害的积极心理品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60-463

http://www.cjhp.com.cn/(欢迎查阅,免费下载)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Forgiveness

Li Xinxin,Zi Fei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京民基证字第0020344号

R84

A

1005-1252(2016)06-0943-07

10.13342/j.cnki.cjhp.2016.06.040

2015-12-19)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研究者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解石三大因素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