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2016-01-14石建光罗敏邓康云
石建光 罗敏 邓康云
摘要: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实现大众化教育的方向转变,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2015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49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党和政府把引导、安置大学生就业创业放在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先位置上。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高度重视,全国各高校更是设立专门机构,拨出专项经费,把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及就业工作进行了长期的市场调查和跟踪调研,本文就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20-0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凸出的位置上,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行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2006年中组部、教育部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年至2015年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先后召开15次会议研究讨论创业创新工作,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非同一般。大学生就业与城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新增人口的就业及农民工进城的就业工作相比,有着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引导这样一支就业大军顺利完成就业是一项相当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有许多理论上的东西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就业市场情况的基本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
1.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基层化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高层化形成一对尖锐矛盾。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不断调整,各种行业高端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只是“增漏补缺”,而更多的是需要面对基层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岗位,这就形成了供求关系上的严重失衡。然而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毕业生仍然固守传统的就业观念,非事业单位不去,非机关不去,非大公司不去,非大城市不去,形成了社会需求和自我心理需求的一对尖锐矛盾。
2.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与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形成一对矛盾。用人单位并不看重毕业生的考试分数,更看重学生的人品及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只考虑公司能给多少薪水,工作环境怎么样?条件好不好?没有做好毕业前的就业思想准备,因此,许多用人单位毫不掩饰地说,大学生到公司企业的一年时间内不可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他们需要熟悉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要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当他们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时,许多人又跳槽了,给公司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企业用人更看重大学生的品质和他们的素养。
3.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区位就业观念和所期望的特定就业岗位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开始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这为大学生的成才、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愿到西部和基层去,不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形成了大学生在大城市抢“饭碗”的局面。宁要大城市的“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观念普遍存在,这种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大学生存在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就业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无法接受和承担与普通劳动者相同的劳动报酬,他们和普通劳动者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知识,但缺乏智慧。知识是积累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学习可以达到,而智慧却需要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创造,解决实际问题。许多大学生总认为自己大学毕业了,成绩也不错,什么都能干,沾沾自喜,目空一切,而当进入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时,却什么也不会做,什么都不能做,形成知识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2.有激情,但没有恒心来支撑。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前都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甚至做了很好的人生规划,应该说这是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满腔热血投身到工作当中,迈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步,但许多大学生静不下心来,工作沉不下去,当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就不能坚持,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前程。
3.有理想、却不能脚踏实地。客观地讲,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他们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养和理论水平,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非常不错,他们渴望成功,也具备成功的素质和能力。但他们无法接受成功所必须要走的路径和所要花费的时间及所需要付出的劳动,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如果不补上这一课,那么也就空有一腔抱负,连普通劳动者的资格都不具备而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
4.有年龄优势,却没有实践经验的积淀。大学生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专业知识的训练,接受新鲜事物快,年轻、有朝气,但没有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责任感也持怀疑态度,不敢让他们独挡一面,工作初期还得有人带,还要组织专门培训。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大学生初期的使用和培养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到了中后期的使用时,用人单位又心存疑虑,大学生能否在本单位、本部门长期工作?这种思想顾虑已经成为公司聘用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大学固有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我们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党在制定教育方针时,把德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凸出位置上。一个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大学生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以专业考试分数作为决定学生评奖推优的唯一标准。各种评比奖励应当考虑照顾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但是为了维护规则的严肃性,大多数高校仍然坚持分数优先法则,这种貌似公平的游戏却是极大的不公平。分数可以定量,但人的思想品质和综合能力又当如何去评估?毋庸置疑,学生专业学习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但是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才能真正地激活学生的聪明才智。社会需要什么人,我们就培养什么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标准,我们就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否则闭门造车,害人害己,误人子弟。
四、实施以大学生就业为指导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调速不减速、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是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资源与特点,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的目标也应随之而变,在面临目前大学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迫切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大众化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专门人才。
由于我国高校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环节,重专业知识而轻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重基础理论知识,轻动手实践能力,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距甚远。目前在校大学生到各种职业学校参加培训,领取各种资格认证的现象比比皆是,反映出普通高校在大学生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普通高校应当组织专家制定出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并通过科学的评估标准和体系来加以保证落实,否则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是一句空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分离和脱节是无法弥补的。
参考文献:
[1]姜登岭,倪国葳,王兴国,薄国柱,曹国凭.基于市场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02)
[2]刘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3]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05).
[4]王敏.大学生就业现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7,(04).
[5]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