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S与中国劳动统计方法的比较与借鉴意义

2016-01-14郭赞郭宇畅李林

智富时代 2015年8期
关键词:统计方法借鉴意义

郭赞++郭宇畅++李林

【摘 要】CES作为一种用工状况调查方法,在中美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中美两国运用CES调查系统进行统计做了对比研究,对我国更好运用CES调查系统提出了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CES;统计方法;借鉴意义

CES调查是一种以机构单位为对象的用工状况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政府和私营的非农业雇佣机构。由被调查的机构单位提供其雇用人数、工作时间和工作报酬的数据。是一项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由联邦劳工部劳动统计局(BLS)和各州的相关机构合作实施。

一、美国CES调查系统与中国劳动统计的区别

(一)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基本思路不同。中国统计是从前苏联引进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当时政府是统计数据的唯一用户,统计是为政府服务的,多数统计数据对于政府之外的机构和公民是保密的。而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和消费者,企业和消费者是根据市场信息从事经营和消费活动的。统计数据作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企业和消费者当然是需要的。在市场经济国家里,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生产出来的信息和在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都属于全体公民所有,是一种公共产品,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政府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

(二)问卷设计的角度不同。中国劳动统计多从管理层需要了解的内容来设计问卷,有些统计指标企业非常敏感,填写的数据往往具有主观性,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美国CES调查系统是从市场或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设计问卷的,能够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纵向看:CES的雇佣人数指标与CPS的失业率一起成为反映每个月劳动力市场变化,被称为经济发展趋势的“第一”指标。横向看:CES可提供各行业的雇佣状况的数据;反映工资推动通胀的小时工资指标;和作为经济先导指标的制造业平均工资(周)的指标。

(三)调查统计的时间不同。中国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周期是季报和年报。市统计部门季报的上报时间是季后6日前,年报的上报时间是次年的2月底。CES调查每个月进行一次,调查报告时间(即填报报表时间)为每个月包括19日的那一周。调查数据参照期为每个月12日或包括12日的那一周。

(四)样本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区别。CES样本单位选取是以各州失业保险税帐户名册为抽样框抽取的。所有雇工在1000人以上的大机构单位则必须进入样本。为反映新创立企业的状况,每年要增加新企业进入样本。样本单位的轮换方式是:大多数单位是在连续接受4年调查后,可以退出样本4年。中国劳动统计综合数据的取得是通过统计报表制度来实现,就是以基层的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的逐级上报,层层汇总,这样一种提供统计资料的全面调查方式。

(五)调查方式与手段上的区别。CES调查数据是摘自于各单位的工资名册—工资发放记录、缴税记录和有关会计记录。数据收集是通过各种自动数据收集方式完成的,一般包括:TDE(按键录入系统)、EDI(电子传输系统)、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WEB(互联网)、FAX、MAIL等方式。对于首次进入样本的单位前几个月要先采用CATI方法进行调查,然后才可换其他方法。中国劳动统计多年来一直采取层层汇总的调查方法,县市工作任务重,收集资料费时、费力。而收表、审表、录表、汇总等环节上的工作量近乎一样,无形中加大了基层工作量,总体来说,中国的劳动统计调查手段落后,大多还是由人工完成。

(六)数据用途与价值不同。我国劳动情况指标群一直由从业人员、职工年末人数,平均人数,从业人员变动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职工工资总额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这些指标群仅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劳动经济中的新情况日益增多,这些指标群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同样数据的应用价值也就不大了。CES数据被用来计算许多重要的经济指标,例如:个人收入、各行业产出、经济先导指数、一致性指数、劳动生产率等。

(七)数据估计的作用也有所不同。CES的调查样本被称为“匹配样本”,即在相邻的月度之间,样本是相关和匹配的。月度数据估计,采用了“权数链接技术”来处理月度间数据的估计,以保证数据正确反映现象的变化趋势。中国劳动统计数据不稳定,波动性大,往往不具有动态可比性,不能够解释社会现象。

(八)统计的范围不同。CES调查是一种以机构单位为对象的用工状况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政府和私营的非农业雇佣机构。而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员的解释,我国从业人员的统计主要来自3个渠道。一是农业劳动力统计,由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同农业部协作,通过农业劳动力调查来计算。二是城市劳动力统计,由各个部委(如机械工业部、铁道部等)的统计报告计算出。三是私营企业等的劳动力,来自国家工商管理局的统计报告。

二、借鉴意义

(一)完善劳动统计指标体系,针对现行劳动统计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不能充分反映劳动力变动、流向和从单位获得的全部收入情况,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用工、分配机制情况,年薪制、生产要素等分配方式的变化来完善劳动统计指标体系。

(二)建立职工收入水平抽样调查制度,以弥补全面调查和目前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不足,以反映各类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收入水平,为各级政府决策服务。

(三)研究建立“职工工资水平和工时利用调查”制度,为不同的行业、职业的从业人员的一般价位水平和小时工资提供依据。

(四)研究完善劳动统计抽样调查方法和实施方案,适时在劳动统计中推行抽样调查方法,实现抽样调查在劳动统计调查方法中的主体地位。

(五)加强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专项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在劳动统计中应用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统计方法借鉴意义
统计学最近邻分类方法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运用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克拉克财富分配理论对中国财富分配现状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汉语词汇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述评
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唐代官吏考课制度对现行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启示
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财税管理中的统计创新研究
统计方法在我国经济领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