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
2016-01-14马攀奇
马攀奇
【摘 要】中美贸易长时期顺差,不断出现贸易摩擦,在多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中,中美双方规模最大,也是发生次数最多的贸易国。美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并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国际地位,美国在贸易摩擦上的表现也十分典型。所以,针对中美两方的贸易摩擦进行详细研究,探讨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十分必要,是研究两国未来贸易摩擦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快速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追溯两国贸易摩擦频频发生的原因,并通过专门的研究探测未来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布置发展战略,从而提高我国国际贸易水平和国际地位。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经济效应;对策
前 言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开启两国交往之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而美国经济也在不断复苏和发展,中美两方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来往越来越多,中美经济贸易来往日益成为国际上最为关注的一个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在两国来往日益密切的同时,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国的贸易摩擦更加明显,规模和范围都有所扩大,两国的贸易摩擦上升到了另一个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专门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贸易摩擦的缓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特别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来往关系。
一、贸易摩擦简述
(一)贸易摩擦概念简析
早年的学者提出,贸易摩擦是基于对本国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考虑,为了给本国企业的国际贸易打开国际市场,而采取的一些列不正当竞争措施,使两国之间产生冲突或矛盾,其本质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抢占国际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贸易摩擦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现在的贸易摩擦不仅出现在进出口上,更大范围的贸易摩擦正在蔓延。经济领域中的每个经济主体,都有可能为了自身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针对其他贸易方提出不合理要求或壁垒,致使贸易国产生矛盾或冲突。现在所指的贸易摩擦不仅包括进出口贸易,还包括投资、经济政策、汇率等多个方面。综上所述,笔者将贸易摩擦的含义概括为,在发生经济交往的两国之间,各国为了自身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等,而发生在投资、经济政策、汇率等领域的冲突或矛盾。
(二)贸易摩擦的概况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4年的经济增速创下新高,是全球经济增速堪为奇迹的一年。从目前国际上各经济实体贸易增长情况来看,增长最明显的就是中美日三国。在全球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的基础之上,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贸易摩擦开始增多。反倾销、反保护措施等频频出现,从贸易摩擦的来源上看,主要的贸易摩擦集中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上,且以技术性为特点的贸易摩擦正在呈增长趋势,不断扩大。
二、中美贸易摩擦简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贸易方——美国,是目前最大的发达国家,无论是在资源、经济、产业水平上还是社会发展的水平上,两国都有明显的差距,这就决定了两国在贸易往来中存在明显的互补性。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开启两国交往之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而美国经济也在不断复苏和发展,在贸易往来密切的同时贸易摩擦也越来越频繁。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基本上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出现的,在金融危机出现后,两国的贸易摩擦开始进行入新的层次,呈现出新的特点。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期,全球经济进入萧条状态,美国第一强国的地位开始动摇。而在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没有呈现过多的反应,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瞬间成为当时国际上经济实力的潜力股。在美国经济低迷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对比之下,两国的贸易摩擦开始增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且美国作为世界的头号强国,行为举止都有国际的密切关注,当美国主动引起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时,就难免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给中国带来了加倍的经济影响。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的主要表现形式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反倾销目的地国家的位置,我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和获裁发情小税幅度在过去的十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第一位。中国和美国有着许许多多的贸易摩擦,在这些贸易摩擦中,美国一直采取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手段。中国加入WTO之后,美国依然和我国有着许许多多的贸易摩擦,所以使得我国的反倾销诉讼案件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实质上,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美国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占据了我国反倾销案件总数量的大部分,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美国之所以会在中美贸易中制造出如此多的摩擦,主要是因为中国输入美国产品的数量增长过快,在美国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所以就使得我国成为了美国的企业投诉目标。
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全球化,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摩擦还在不断升温,美国虽然对中国采取了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但是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这些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已经达不到美国所预期的效果,所以美国开始寻求新的方法,即反补贴法,以此来应对我国。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反补贴调查相对于反倾销调查具有更大的危害,因为反补贴调查的针对对象是我国所有的产业,具有更加宽广的范围,另一方面,反补贴调查是一种政治上的行为,具有政治上的意义,反倾销调查仅仅是使得企业经济遭到了一定的损失,但就反补贴调查而言,被调查的国家在经济调控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国为了减少美国对我国提起的反补贴调查,不得不依照美国的市场经济标准来减少我国政府对于产业的扶持,这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从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开始发展密切,贸易摩擦的问题也开始出现。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国的贸易摩擦更加明显,规模和范围都有所扩大,两国的贸易摩擦上升到了另一个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从规模上看,两国的贸易摩擦数量增多,金额增大;从发生频率上看,次数增多且间隔不长;从贸易摩擦发生的范围来看,涉及的产品或服务的范围变大,领域更广;从贸易摩擦的方式上看,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三、中美贸易摩擦存在的原因
(一)中方的原因分析
由于中国和美国在市场体制和经济体制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使得中美在进出口商品上存在着结构上的差异,但是就双边的贸易而言,是具有互补性的,同时也是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相符合的。但是在现实中,中美双方的外贸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契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与美国对于贸易产品的需求是不对称的,生活必需品是中国输入美国的主要产品,而美国输入中国的产品大都是一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品,在加之我国的出口商品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所以使得我国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第二,我国与美国的贸易产业结构也在逐渐地趋于相同,虽然我国与美国的贸易在整体上是呈现互补的关系的,但是实质上我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一步步地趋于相同。而且美国与我国的贸易关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我国对于美国的外贸依赖性往往是较强的,但是美国对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却相对较低,因为我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可替代性往往较强,所以使得我国在中美的外贸关系中出于劣势, (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7页)中美的贸易对于美国的影响力要远远小于其对中国的影响力。美国之所以能数次发起我国与其的贸易摩擦,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企业对于贸易摩擦的应对能力还不足,而且也缺乏国际法律意识。
(二)美方的原因分析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经济受到了重创,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都不太乐观。美国为了在金融危机后挽救其市场,在不违法国际贸易协议的前提下,提出了在美国获得振兴款的公共工程项目只能使用美国产钢铁和其他的制成品,美国的此举目的在于保护美国国内的就业,但是这种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却给中国的钢铁出口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有一些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要求政府制定了一些特殊的贸易政策,在美国内部,许许多多的利益集团就会针对这些贸易政策进行博弈,最终使得美国与其他国家产生了贸易摩擦。再加之美国一贯奉行以自己的意志和利益来改造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的关系,从而使得贸易问题进一步转化为政治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中美经济贸易关系。
(三)综合原因分析
最主要的问题就出在两股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失衡上。中国扮演的是制造大国的角色,而美国主要出口的是研发技术和销售角色的扮演,在这样的贸易结构中,美国成为了主要利益的获得者,但在贸易收支结构上却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的运作也是原因的其中之一,美国企图通过人民币汇率的提高来弱化中国市场竞争力,提高美国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了贸易摩擦的出现。
四、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
(一)借助WTO力量积极应对
由于中美双方在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上都差异悬殊,就直接影响到两国发生贸易摩擦时,让步与否的问题,从以往的情况来看,通常是中方在一步步协商让步。在加入WTO后,贸易摩擦就可以通过WTO组织进行解决。第一,应当重视对WTO机制的利用,从以往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世贸组织对于解决两国贸易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中国已入世多年,应当适当运用自己的成员国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权益的维护,捍卫自己在贸易中的平等地位,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
(二)利用政府功能进行磨合
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首先应该加强两国政府的交流,定期地就两国的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有效的交谈,双方都应当积极主动地来解决贸易上的争端。我国政府也应该加强对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方法的探究,同时坚持以与美国合作共同解决摩擦为原则,正视我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其次,我国还应该建立起与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视委员会对口的相关部门,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在外贸中有与美国相对等的机构。
(三)促进贸易机构的相互沟通
在加强贸易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的同时,要注意对其每个贸易部门的功能范围的了解和掌握,力图在发生摩擦或矛盾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负责部门进行沟通,提高贸易摩擦处理的效率,避免经济浪费。所以,中方应当做到面对不同的问题时能够迅速联系到对应的部门进行协调,以获得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达到目的,获得较好的协调效果。
五、结语
本文在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概念、表现形式以及特点的梳理基础之上,系统地分析了中美两国贸易摩擦越发增多的背后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但是由于两国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近几年出现的贸易差额巨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这就暗示着由美方主动引起的,中方被动应对的贸易摩擦难以得到完全根除,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贸易摩擦会随着不断增多。但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符合良性发展理论,完全的贸易壁垒不会出现,良性发展有存在的可能性,因此需要两国共同努力,昂扬斗志,坚定信心,为友好的贸易交往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罗水香,李裕鸿.浅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205-207.
[2]徐振宇,苗景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2010,(1):68-70.
[3]朱玮玮.论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0,(9):11-13.
[4]陈骁.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137-137.
[5]朱励.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