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对小米手机发展策略研究
2016-01-14鹿哲睿
鹿哲睿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步趋于饱和,行业内竞争日渐激烈。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从小米公司的基本情况出发,运用SWOT方法分析其当前面临的内外环境及优劣势,再结合其成功经验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米手机;SWOT分析;发展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智能手机市场销售压力渐大,国际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以三星和苹果两家为首,多家争雄的场面。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智能手机市场,在竞争中诞生了多家潜力巨大的公司。诸多公司各自推出大量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了相当的份额。在国产手机生产商中,以华为、中兴、小米三家最为突出。本文将以发展最为迅速的小米公司为例,根据现有信息进行分析,以SWOT分析法为手段,给出相应发展策略建议。
二、小米公司及小米手机简介
(一)小米公司简介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研发销售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公司的初期核心业务是小米手机、MIUI、米聊,随着市场变化及公司策略转变,现在核心产品改为智能手机、智能路由器和智能电视。在发展过程中,小米公司还投资控股了华米、智米等多家智能产品公司生产周边设备,并对爱奇艺、优酷土豆等多家视频内容公司进行投资以建立产品生态,还入股了家电制造商美的对智能家居市场进行布局。
(二)小米手机简介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市场中最重要的产品,也是销售量最大的产品。手机分为两个系列,即高端的小米系列(小米手机4、小米note等)和低端的红米系列(红米手机2、红米note等)。历代小米手机都是由小米公司设计,上游元器件厂商供货,由OEM厂商加工组装而成,内置小米公司开发的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MIUI。
三、小米公司的SWOT分析
(一)小米公司的优势
价格优势:小米公司产品的核心优势就是低价,其产品销售价贴近于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成本,仅为市场中其他品牌顶级产品价格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并以此抢占市场,获取销量。
软件产品优势:小米公司产品软件优势明显,特别是小米手机的操作系统MIUI。MIUI是基于Android原生系统和针对中国用户使用习惯开发的Android Rom,是中国装机量最大的ROM,具有快速响应用户反馈、迭代更新的优点,能快速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并建立用户的使用“黏性”。
营销优势:在公司创办早期以“发烧”为口号,建立起“产品性能优秀”的消费者印象,并以此为基础,用较低价格与其他品牌旗舰产品“田忌赛马”,错位竞争,赢取市场份额。
销售模式优势:产品全部以线上渠道销售,减少实体店营销带来的如运输、库存等一系列问题及成本。能针对销量变化快速做出反应,相应调整生产计划,降低积压风险及减少现金流压力。
(二)小米公司的劣势
供应链管理劣势:无自主高端硬件核心,大部分产品核心元器件供应由上游供应商钳制,如手机CPU供应受限于高通和联发科;无自有工厂,产品制造能力受OEM厂商限制。由此带来“供不应求”的现象,降低用户购买欲望及好感。
专利劣势:作为高科技行业新兴公司,缺少时间去积累专利,缺少领域内核心专利支持,容易受同行业企业利用专利进行打击,如爱立信在印度市场对小米的起诉。
营销劣势:产品价格低,单品盈利率低,并且难以树立高端形象,受限于中低端市场。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粉丝宣传及互动营销的方法进入门槛低,容易被同行业竞争者模仿利用。
(三)小米公司的机遇
国际机遇:国际市场尚有潜力挖掘,随着国际间经济的交流增多,小米手机更容易拓展海外市场,并因低价优势可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获得较大成功,如印度市场中小米的尝试。
国内机遇:国家“互联网+”及相关政策对互联网产业的推动及政策优惠;智能家庭趋势逐渐明显,以智能手机及智能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庭入口的潮流诞生;智能穿戴设备逐渐体现其实际用途,发展潜力巨大。
(四)小米公司的挑战
管理挑战:公司体量增大带来的管理困难;股权结构带来的政策及管理风险。
产品挑战:互联网公司面临的网络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服务器承载能力的考验等。由其供应链劣势引发的各种风险,如元器件产能不足、工厂发生意外等。由专利劣势带来的同行业诉讼风险等;
品牌挑战:周边“紫米”、“智米”等子品牌对“小米”品牌带来的提升及拖累;国内外品牌手机对小米营销的冲击等。
(五)SWOT分析综合结论
综上,由于小米公司自身策略方向明确有效,在国产手机行业中其优势较劣势更明显,而其开发国内外市场机遇虽有,技术和拓展业务却尚未成熟,不一定能较好把握所面临的机遇,同时激烈的手机市场竞争,又使其需要承担多方风险,因此小米适合发挥优势,迎接挑战,采取(ST)策略为佳。
四、小米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一)小米公司发展策略的主要经验和挑战
结合分析结论,小米最主要的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以下几方面:顺应经济文化形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互联网生产销售,如MIUI系统的开发通过互联网论坛等,收集用户反馈信息,以此完善该系统;借助技术改进,收集调研市场潮流和手机用户需求,每代手机都会更新造型及功能,增添用户好感和期待;建立品牌忠实度,积极展开用户互动环节,如“米粉节”,小米周边纪念衫、公仔等的推出,加深了用户的归属感和忠实度。
而其最大挑战则在于:行业内专利的缺少,易被同行业企业进行专利攻击,带来舆论消极影响及市场禁售等后果;小米的低廉价格使其定位游走在中低端客户群,而用户需求趋势则是追求时尚及身份象征;在其他手机厂商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小米零库存的“饥饿营销”模式,容易降低客户的耐心及对产品瑕疵的容忍度,也是其重要风险。
(二)对小米公司未来发展策略的建议
增强核心技术掌握能力:增加硬件研发投入,借助国产芯片制造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政策鼓励,掌握产品相关行业研发生产核心技术及专利,提高自身产业链控制水平及专利抗打击能力。大力推动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发展,在此蓝海中建立规则及技术优势,打造生态系统,培养用户习惯,引领行业发展,提高企业水平。
优化利用互联网优势:“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它思维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在不同层面的展开。”小米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生产销售的基础载体均放在互联网上,采取线上销售的模式,以小米论坛为中心微博、微信平台为辅助展开粉丝互动环节,以手机系统更新反馈为基础拓宽粉丝回馈渠道,注重用户反馈和快速更新,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体验需求。在此基础上,小米仍可以进行更细致的互动改进,如开启趣味性活动,诸如有奖竞猜,创意性系统软件开发大赛等。一方面可以调动用户更多积极性和参与度,增添企业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实用的奖品,诸如小米免抢购F码等,来降低忠实用户抢购手机的困难。
综合提升品牌形象:小米手机以其价格优势抢占市场先机,但从长远角度来说,小米品牌效应的缺失,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客户转去追求其他更上档次的产品,如国外竞争对手三星和国内对手华为,这两个品牌均生产与小米同等价位的手机,且其品牌综合实力远在小米之上。迎接这个挑战,小米可以在外观上更进一步,吸收苹果等公司的经验,改进手感和美观度,同时沿着note系列线路,开始开发高端产品,加入象征身份或地位的元素,如专为时尚女性设计或为商务人士打造等,发展白领阶层的用户面,提升品牌形象。
改进产品销售模式: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一方面营造出销路畅通的气氛,增加用户期待值,令销量一路攀升,另一方面,却大大削减了非忠实粉丝的热情,使其终于拿到产品时,对于产品自身的缺陷容忍度降低,因此该营销策略盈利的同时也为人所诟病。小米可以适度开发其他线产品,优化电视、音箱等家用电器,错开时段发售,分散用户购买时段;同时还可以提前生产,晚些发售,每次公开销售保留足量现货分担抢购压力,并结合多方活动,免费发送F码,减少积极用户的等待率,即以小米现有互动优势,克服销售风险。
【参考文献】
[1]宝凯馨, 林刚.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J]. 品牌月刊, 2014, (6).
[2]刘岩. 国产手机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小米公司为例[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 (24):422-422.
[3]葛亚琴.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细分和竞争策略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D].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4]宝凯馨, 林刚.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以小米手机为例[J]. 品牌月刊, 20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