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众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办刊路线

2016-01-13李艳双宋长占鞠善宏王丽兰

科教导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小众学术期刊国际化

李艳双+宋长占+鞠善宏+王丽兰

摘 要 文章以《菌物研究》为例,与国际著名期刊进行比较,探讨了小众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办刊路线,即通过国内国际组稿,获得优质稿源,扩大国内外编委及审稿人群体,优化稿源,保证文章学术质量,提高英文稿件比例和英文编辑加工能力,与国际知名相同专业学科专业期刊及时沟通交流,提高小众学术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良性循环,从而为实现期刊真正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小众 菌物学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2.068

International Running Routes of Small Minor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Take "Fungi Research" asan example

LI Yanshuang, SONG Changzhan, JU Shanhong, WANG Lilan

(Fungi Research Editorial Departmen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Abstract Taking "fungi research" for example, the world's leading journals, and discuss the nic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Running routes throug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access to quality manuscript sources, exp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editors and reviewers groups, optimization manuscript source, to ensure the academic quality paper,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English and English manuscript editing capability, with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professional journals discipline same timely communication, improve academic journals niche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and recognition, a virtuous circle, so as to achievement of a truly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s; minority; fungi; globalization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是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园地,①是凝集科学共同体的纽带与工具,对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有目共睹,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杂志,如《细胞研究》的SCI影响因子2014年为12.413,《动物学报》为1.594,《植物学报》为3.335。可以看出,学科较大、研究范围广、研究人员多等是其共有及必备的条件。但学术期刊中还有很大一批专业性强、受众小,且比较分散的学术期刊,即小众学术期刊。③以《菌物研究》为例,该刊为2003年创刊,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担任主编,吉林农业大学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主办。菌物是真菌、卵菌和黏菌生物的统称,④从生物界的分类系统看,菌物虽然包含丰富的类群,但相比于动物、植物要小得多,从事菌物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少很多。所以,《菌物研究》为典型的小众学术期刊。为提高小众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笔者首先对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国内期刊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得出经验,继而针对小众学术期刊的特殊性进行比对分析,从而达到变小众期刊劣势为优势,真正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的小众学科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1 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期刊的优势

1.1 刊发文章的载体语言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具有SCI影响因子的国内期刊刊发论文的载体语种均为英语。因为英语为国际通用的交流语言,为便于学术研究与参考,必然使用英语作为载体语言。

1.2 期刊主编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主编是学术期刊的灵魂,⑤拥有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主编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前提。⑥如《细胞研究》的主编为中科院细胞生物研究所裴刚院士,在细胞信号转导方面上的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只有主编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学术科研最前沿,与学科领域内的最优秀的科研人员熟识并可以约来稿件,才可以保证期刊能获得并发表国际范围内的优秀研究成果。

1.3 编委和审稿人层次水平

审稿人承担着期刊的审稿任务,对期刊稿件的评审和学术质量的掌控起着关键性作用。⑦凭借主编的影响力,召集到本学科本领域从事科研的大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的编委会成员,随着期刊的壮大和发展,吸引国内外更优秀的或刚刚成长起来的研究人员。编委会专家兼有审稿人身份。编委和审稿人的学术水平和国籍分布对于期刊稿件质量的控制、期刊发展选择的方向和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编委和审稿人来源的广泛性反映了一个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拥有一个由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同领域专家和学者构成的遍布全球的编委会是使得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仿生学报》的迅速崛起并在国际同领域站稳脚跟,与主编和编委群体的决定性作用是分不开的。

1.4 作者群体

对影响力较大期刊的作者群体进行分析,其作者地区分布相当广泛,基本国外作者比例达到50%以上,甚至70%以上,不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科研人员。拥有国际化的作者来源是期刊得到国际认可的重要反映。作者的国际化是论文质量国际化的基础和关键,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作者的投稿,从而报道本学科国际范围内最优秀的成果,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2 小众学术期刊国际化策略

2.1 组稿

(1)国内组稿。为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国家加大科研立项力度,有很多行业内的大课题、大项目,此类研究成果是国内组稿的首选,如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科技部体系项目等。此外,国内一些领先的学科前沿、重大科研成果也应在组稿之列。以《菌物研究》为例,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基本达到了100%。确定国内组稿方向,为提高国际影响力起到基础性作用。查找国内外著名的本学科、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方向、成果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约稿,约稿内容即为其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提高约稿的成功率。统计国内外进行菌物学专业研究的各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赠予样刊。宣传本刊的同时邀其投稿,从而扩大稿源。统计关于菌物学方面的国际知名刊物及其影响因子,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稳定和扩大作者群及读者群的方案。

(2)国际组稿。虽然国内的科研水平逐步攀升,但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与国际先进科研水平有很大差距。为真正提高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组稿是重中之重。首先,通过国际会议进行组稿。由于我国在各个科研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和紧密,行业内由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承办和主办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稿的重要来源,根据会议内容,了解最新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方向,针对性约稿。其次是主编及编委发挥作用,在参加国外举办的专业国际会议时进行组稿。尤其是国际编委的作用要凸显,扩大国际编委数量,增加国际优秀研究论文。向国内外著名菌物学专家约稿,开辟专栏,同时向国内外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组稿。充分利用和凭借主编在国内外菌物学界的学术成就及声望,进行期刊宣传。

2.2 审稿

不论是国内稿件还是国际稿件,学术质量是必须把握的方向盘。扩大审稿人的队伍,增加新进有成果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编委和审稿人推荐,也可以通过网上自荐,根据其本身学术成就确定其审稿人身份,不分国别,给予优厚报酬。将优秀投稿作者及作者提供相关专业方向专家发展为审稿人,在吸纳审稿人队伍的同时也是期刊的宣传手段,审稿人都是潜在的作者群体。确保了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才能促进期刊的长远发展。

2.3 与国际著名刊物进行交流学习

查阅大量文献,确定本小众学术期刊期刊在国内外相同专业的科技期刊中的地位和等级。通过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如Mycology、Fungal Deversity 等学习办刊经验及国际通用的菌物学专业文章的编辑加工规范,提高专业学术性期刊质量水平、发展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操作模式。在编辑加工规范方面一定要在尊重国家标准的同时与国际接轨,如编辑规范国标中规定表示一种物体的长€卓硎保た矶家械ノ唬撬芯镅Ч势诳泄赜阪咦哟笮〉拿枋鼍ざ群竺挥械ノ唬矶群笥械ノ唬晕颐遣扇〉脑蛭鲈诿枋鲦咦拥认晕⒔峁沟拇笮∈庇牍释ㄓ迷蛞恢拢旯劢峁沟拇笮∶枋鲇牍冶曜家恢隆<忧坑牍谕庾ㄒ迪嘟目萍计诳又玖担绕涫蔷哂薪洗蠊视跋炝Φ钠诳て诮涣鳎セ黄诳捌浒炜榧胺绞健?

2.4 期刊文种选择

在稿源充足的前提下,与作者沟通,逐步将期刊过渡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英文期刊。要想与国际前沿的研究水平接轨,就必须使用英文作为研究描述文字,否则仅提供英文摘要,信息量远远不够。在任何国家的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中,载体语言的选择都已成为不可忽略的要素。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面临载体语言的选择。都经历了从汉语到中英文双语再到全部英语的过程。虽然,有分析认为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英语化,而应以汉语作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载体语言的首选,以此促进中国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创新性,获取较为有利的话语权。但现今条件下,为便于和促进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发展,英语还是最佳选择。只有当我国的科研水平领先或持平于国际研究水平时,再考虑载体语言的如何选择才有利于中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出版界的生存、发展和繁荣。⑧

2.5 提高编辑素质

通过组稿获得了优质稿源,同时经过审稿人对学术质量进行把关,还有重要的一关是编辑加工。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对于期刊的国际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与国内外作者的无障碍沟通、编辑规范的灵活掌握,给作者良好印象,很容易获得作者后续研究成果的报道,经过作者推荐,一传十,十传百,扩大了作者群体,增加稿源。

3 结语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著名学术期刊的办刊优势,找出小众学术期刊发展方向及策略,从扩大专家学者等作者群体到约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入手,将小众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地位等级层次逐步提高,使之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将指日可待。

注释

①⑤朱作言.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J].中国科学基金,2003.3:135-136.

② 程磊,张爱兰,李党生.国际化视角 cell research办刊经验点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72-675.

③ 李静.数字出版环境下专业性小众学术期刊发展探究——以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为例[J].中国出版,2013.15:59-62.

④ 李玉.菌物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⑥ 钱俊龙,熊樱菲,潘小伦,张爱兰.国际化——学术期刊必走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Z1):749-753.

⑦ 吴伟根,章晓光,周莉花.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6(4):443-447.

⑧ 王红孝,杨琦.英语霸权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语言载体的选择[J].科技与出版,2013(12):13-17.

猜你喜欢

小众学术期刊国际化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吃就吃它个深刻(上)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小众之美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