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解说大阅兵
2016-01-13张昀王菲
张昀 王菲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加了纪念大会。那么这些外国领导人、高级别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有没有听懂习主席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呢?
放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通过英语、俄语、日语、韩语、朝鲜语、法语、阿拉伯语、蒙古语、老挝语、葡萄牙语、捷克语、西班牙语、塞尔维亚语、越南语、意大利语和波兰语等16种语言,为在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上的2000余名外国政要和外宾提供了现场解说服务。
现场解说?不就是同声传译嘛!非也,非也。国际台的语言大腕儿们要做的工作可不仅仅是语言翻译那么单纯。要顺利完成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现场解说工作,背后需要大量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付出不为人知的辛苦与努力。
16种语言同时在耳边响起
无论是国际台参与现场解说的各语言部门工作人员,还是为这次解说工作顺利进行而保驾护航的技术人员,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此次任务的挑战非比寻常,概括起来就是——时间紧、规模大、任务重。
8月23日,天安门地区全要素演练结束后,国际台就接到了要为纪念大会提供多种外语现场解说服务的非正式通知。当晚国际台立即着手制定相关方案,并于24日专门召集会议进行讨论。8月27日,国际台接到了正式通知,随即展开相关工作。最终确定的提供现场解说的方式,是在国际台内搭设现场解说(同传)席位,将现场信号传到台内,国际台人员听到后即刻进行解说,解说信号通过光纤传至纪念大会现场后,再通过红外发射到同传机这种同传形式。
这是可以载入同传史册的惊人之举:16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要知道,就算是联合国大会,同传的语言也不过只有6种而已。不过,这对于拥有65种外语人才的国际台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有人才,就是这么任性!
在国际台300平米的大演播厅里,16种外语同一时间在耳边回响——那震撼的感觉,并不亚于亲见99A坦克驶过天安门广场!
8月30日深夜,国际台迎来了阅兵仪式前唯一的一次现场预演。这一次在天安门进行的小规模演练的信号通过预定线路传回台里,16种语言的32位专家和10位技术人员严阵以待,为9月3日的“大考”做最后的全面预演。在这次预演中发现的一切问题,小到左、右音量的不平衡,大到传输线路的通畅程度,音频传输需要的时间……技术部门的人员都在随后的3天里加班加点地处理。最终,在9月2日深夜,技术大腕儿们在反复鸡蛋里挑骨头式地清查之后,才放心地说了一句:“我们准备好了!”
韩国语,朝鲜语,有什么不一样?
为了保证这次现场解说任务圆满完成,国际台朝语部取消了原定的直播计划,专门分出两套人马来承担这突然来临的现场解说任务:担任韩国语同传的播音员韩昌松和宋辉是韩语专家;做朝鲜语同传的是国际台资深播音员金锦哲和朴银玉,他们2位都曾去朝鲜中央委员会进修和交流过,对于朝鲜的播音风格了然于胸。有人要问,这韩国语和朝鲜语到底有什么区别?那细微之处,只能圈内人明了。简单说来,就连习主席的称呼,用韩国语和朝鲜语来表达都是完全不同的;另外,朝鲜语中很少有外来语,而开放度很大的韩国却直接把一些英语单词引入自己的语言中。几十年的对韩、朝两国的广播经验,让国际台朝语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国式朝鲜语”风格,让韩国和朝鲜的听众都能够欣然接受,一致称赞“只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才能达到南北兼顾的效果”。
这一次,4位专家级的播音员要服务的对象,是韩国代表团和朝鲜代表团。对了,还有一位联合国秘书长呢!秘书长会不会韩语、朝语对比着听呢?一想到这些,心里的小激动立刻变成小紧张——定要把这次解说做到完美、更完美啊!这就是国际台朝语部这一次没有继续沿用“南北兼顾的中国式朝鲜语”,而是严谨地分派出两方面专家的原因。看城楼上朴槿惠全程微笑的表情,肯定是对我们的同传相当满意!
现场解说≠同声传译
参与现场解说工作的国际台东南亚中心越南语部播音员魏为介绍说,此次的现场解说工作与其说是同声传译,不如说更像平时的播音工作。因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带着感情进行讲解。魏为坦言,平时的会议同传工作只需要进行语言翻译,但像阅兵这样的活动不仅需要听懂,理解讲话对象所说的话,还要翻译成对象国地道的语言,更要融入感情,声情并茂地讲述给服务对象听,而要协调好这几条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让魏为给这天自己的表现做个评价,他打了90分。(作者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