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及对策的构建研究

2016-01-13吴勇吴菊珍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助学金贫困生资助

吴勇 吴菊珍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因历史和经济环境原因,贫困生较发达东部地区多,本文分析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适合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并对资助体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提高了助学金评定的公平性和工作效率。

西部地区贫困生资助体系2007年国家出台了系列资助体系配套办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新的资助政策出台后,高校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目前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还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高校贫困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1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资助力度和成效低,经费投入不足

西部地区高校资助资源稀缺且经费投入少与不断扩大的贫困生群体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资助工作,也是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困难的原因。同时资助力度欠缺,在现行资助体系中,各种资助项目虽然种类繁多,但数量金额很少,缺乏合理科学的整合,资助方式有很大的主观性,实际操作中会产生不公平和不和谐的现象。

1.2社会资助渠道和资源有待开发

受西部经济落后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资源缺乏、教育落后,居民收入偏低的西部地区,一些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少,拥有的社会资源有限,使现行的资助体系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仅靠国家财政支出,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资助还处于自发自愿行为,没有义务,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其资助数量仅占贫困生的2.3%左右。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由于财政投入毕竟有限,用于学生奖助经费无法满足贫困生奖优助贫的需要。

1.3资助方式需要从完全的经济型资助转变为“造血型”自助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大都局限于经济援助,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勤俭节约、创新能力在贫困生资助主要途径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而实际上通过勤工助学渠道资助的学生仅占贫困生的3.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绝非经济援助所能覆盖的。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等“多困生”现象已经非常突出。新的经济形势下,资助观念不能单纯停留在经济助贫层面,而要跟随时代变化与时俱进,资助方式需要从完全的经济型资助向“造血型”自助方式转变。

1.4缺乏专门的资助资金管理和营运机构

2007年资助政策文件规定:贫困生认定由学生所在的院系领导、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来进行,也可加进部分学生代表。即贫困生认定人员由教学人员和辅导人员兼任,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管理。由于教师对学生有所偏好,难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因为缺乏专门专业的资助资金管理机构和人员,无法统筹兼顾各种类型的贫困生资助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资助体系的功能。同时资助体系的实施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2贫困生等级评定的指标体系

针对西部高校贫困生特点以及体现公平公正高效原则,设计了三级助学金等级评定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包括: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资助政策因素、师生认定因素。在各项二级指标下,选取相关性低、反映学生贫困程度、可获得性强的因素为三级指标,从而得到助学金等级评定的三级指标体系。

助学金等级评定的三级指标体系为西部高校定量评价助学金等级提供了有利参考,提高了助学金评定的公平性和工作效率。

3对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

3.1加强贫困生认定办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包含了太多的因素,而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的认定方法主要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因素过强、信息不对等问题,不能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各高校可以参考上述定量的贫困生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加强对资助全程的跟踪与监管,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公平性。同时要深入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假困生严肃处理。

3.2建立有效的奖助学金使用监督机制

学校要规范宣传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发放原则以及目的意义,并成立奖助学金使用监督机构,辅导员、班主任通过抽查暗访落实学生获取的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对于将资助金使用不当的要予以追回,并给予相应处罚。同时通过各种网络媒体接受举报,贫困生与学校签订相关自律协议和承诺书。

3.3建立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

2007年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中放弃了“家庭经济困难”的评选标准。因为在学习和综合素质方面西部高校出身贫困家庭的子女是无法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的。而国家资助制度不仅要助贫助学,还要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所以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在讲求公平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建立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国家励志奖学金则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

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大都来至偏远的农村,因长期受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竞争能力、开拓精神、感恩情怀等意识淡薄,形成物质、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贫困。需要通过锻炼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就业能力等方式解决贫困生的能力和发展困惑。

3.4资助理念与社会发展及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国家助学体系对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有重要意义,随着资助体系日渐完善和资助理念的多元化发展,资助体系需要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国防事业、教育事业、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相适应,为填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人才缺口、缓解部分地区和行业人才紧缺的状况,充分发挥助学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94-96

[2]刘永琴.高校贫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高教探索,2001,(1):65-67

[3]陈道华.论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路径[J] .高教探索,2005,(4):92-94

[4]史永安,金一斌.论高教园区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建构[J].高等教育,2000,(9):59-62.

猜你喜欢

助学金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郁南县
怀集县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