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党员评价激励长效机制研究

2016-01-13吕周林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研究

吕周林

摘 要:健全党员评价激励长效机制对于弘扬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和风尚情操,弘扬正气,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健全党内以激励为核心,以关怀为宗旨,以帮扶为途径的党员评价激励长效机制,更加有效地激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全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笔者近期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建立健全党员评价激励机制进行了调研,提炼了存在基本问题,分析了主要原因,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党员评价激励;长效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04-01

一、基本问题

1、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对先进性认识模糊,少数党员过分注重个人的经济利益,忽视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党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2、发展党员工作弱化,在宣传力度、组织力度方面都不够,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3、党组织活动僵化,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较为单一,主要局限在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发展党员上,党员过党组织生活没有意义;

4、制度机制建设虚化,重经济建设轻党的建设普遍存在,党员管理、党内帮扶等机制不健全;

5、组织凝聚力量退化,部份党员不关注党组织的建设情况,一般遇到困难和问题不会找党组织。

二、主要原因

1、党员评价指标设置不明确,评价机制内容不具体,评价价值取向不明确,造成对党员的评价处于做表面文章,未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规范性,实效性,对党员教育和管理更多的是形式化,深入教育少,效果不明显。对领导干部领域党员教育管理多,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少。发展党员的“入口关”有待提高,“出口关”的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需尽快完善。

2、激励机制不够科学,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确保激励机制的目的性、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如 “七一”之类的表彰活动,定期表彰的局限性导致一些典型事例缺乏实效性。对困难党员的帮扶也主要集中在元旦、春节、“七一”和遭受自然灾害期间,一般采取给钱给物等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式,帮扶的形式方法单一,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党员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导致关怀帮扶工作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对策措施

1、确保党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根据新《党章》党员“八项义务”的要求,以及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要求,结合党员岗位职责,结合机关、事业、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党支部不同类型,以及党支部内党员实际情况一一制定评价指标,使评价工作更有生命力。实现评价党员模式由虚向实、由抽象到具体评价转变;实现了由凭印象、“算坨坨账”的粗放型评价,向凭条件、看指标、反映变化轨迹的精细化评价转变;实现了由年终“一锤定音”式的结果评价,向平时与年终相结合的过程评价转变;实现了由党内“自娱自乐”式的封闭评价,向党内外结合的更加民主的开放评价转变,从而使评价更加精细、准确、公正和科学,使得对党员的先进性情况的掌握更加精准。

2、切实增添党员生机与活力。虽然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生追求的高尚情操,但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服务人民群众过程中获取正当利益也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健全党员评价激励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在党员队伍管理中不但要靠建立党员评价机制,达到“伯乐相马”的目的,还要通过建立党员评价激励机制,为党员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搭建平台,激发党员的奋发向上精神,用“赛场选马”的办法在竞争中识别和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党员评价激励机制必须把正激励和负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用人上优胜劣汰,分配上奖优罚劣,形成正确的用人、分配和道德舆论导向。

3、建立政治利益激励机制,形成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的正确用人导向。在招聘、录用、选拔领导等工作中,使那些德才兼备、富有政治责任感、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廉洁奉公、深受群众拥戴、“口碑”较好、评价显著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选拔到干部和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担当重任,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同时使那些碌碌无为、“口碑”欠佳的人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党员队伍中形成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良好风气,才能把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和统一到谋发展、干事业、创业绩、做贡献上来。江津区在加大年轻党员干部选拔工作力度时,把党员干部的评价列为重点考察内容,将评价考察结果作为重要选拔依据,对全面完成职位工作目标任务、评价显著的党员干部及时提拔重用或在政治上给予一定的待遇,使一大批评价突出的年轻党员干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4、建立物质利益激励机制,形成奖优罚劣的正确分配导向。适当的物质利益激励是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党员在为党和人民工作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劳动,获得适当的物质利益十分必要。建立党员物质利益激励机制,有利于体现按劳分配、论功计酬的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定势,把党员的评价好坏与薪酬、奖惩挂钩统一起来,对那些评价突出,但暂不符合录用、升职条件的党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5、建立精神利益激励机制,形成扶正压邪的正确道德舆论导向。精神利益的形式体现多种多样,荣誉激励是精神利益激励的主要形式。如我们组织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明星党员”等等都是荣誉激励的方式,无不成功地发挥了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的教育影响作用,激励着我们以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典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生产战线上争先创优。自去年开始,江津区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党组织先进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评价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和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上,营造了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样,对于反面典型采取通报批评的形式,其警示作用、教育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研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