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扩散效应视角的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研究

2016-01-12李后成徐华张兴

西部金融 2015年11期
关键词:西咸增长极新区

李后成+徐华+张兴

摘   要: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前瞻性的研究和战略规划,能够帮助其优化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其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级的经济地位。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和适合度景观理论,通过NK模型对多个国家级新区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尝试从中找出西咸新区从局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科学发展路径,为西咸新区充分发挥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和城市协调发展新路径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西咸新区;扩散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1)-0053-06

西咸新区自设立以来,在制度创新、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设立时间较短,各方面基础相对薄弱,短时间内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尚不明显。因此,西咸新区如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相关产业广泛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扩散效应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一)回波效应-扩散效应理论概述

回波效应-扩散效应这一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提出,是对增长极理论的一种补充。该理论认为作为增长极(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周边区域会产生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其中回波效应首先发生,吸引周边地区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增长极地区,从而导致增长极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阻碍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扩散效应是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推动增长极区域生产要素向周边落后地区扩散,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并逐步赶上增长极区域的一种现象。基于这一理论,缪尔达尔倡导在经济增长极发展过程中政府积极干预,尽可能减小回波效应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促使扩散效应能够更好的作用于被扩散地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

(二)扩散效应发生的机制

扩散效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地区之间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平衡所引起。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发达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产业的扩大,企业数量的增多,对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加大,必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同时,随着各产业的发展,不同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会更加的激烈。在生产工艺短时间内难以提高的情况下,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直接的方法则是下调产品售价。因此,为了在维持价格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保证适当的利润空间,企业不得不向劳动力价格更低、土地资源更丰富的周边区域转移,扩散效应由此而生。

(三)扩散效应的影响因素

1、产业的关联程度

扩散效应的传导主要依托于增长极产业的扩散,作为接受扩散的地区,当地产业与增长极地区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是决定扩散效应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两个地区产业之间关联程度越高,接受扩散地区的产业就能够更好的承接增长极地区产业的扩散,进而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如果两地产业之间关联程度不高,接受扩散地区不具备发展扩散产业的基础,无法作为整体产业链中的一环,那么扩散效应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扩散效应实际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接受扩散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该地区与增长极地区的距离、矿产资源种类和数量等。二是接受扩散地区的经济环境,包括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路网情况、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以及经济外向型程度等。三是接受扩散地区的人文环境,包括该地区的历史底蕴、受教育程度、消费偏好等。四是接受扩散地区的政策环境,包括该地区政府对不同行业的发展导向,税收优惠政策等。根据扩散效应的原理,某区域距离增长极地区越近,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越相似,两地政策一致性越强,该地区受到扩散效应的影响也就越明显,反之,扩散效应的影响也就越微弱。

二、西咸新区扩散效应分析

(一)西咸新区在发展初期扩散效应相对较弱

1、发展环境的不平衡导致回波效应短期内占主导地位

西咸新区在正式升级成为国家级新区后,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新区范围内的企业在税收、资金、土地等方面可以享受诸多优惠政策,因此,在西咸新区内部生产要素未达到饱和之前,向外部扩散的可能性较小。与之相反,对周边区域来说,西咸新区拥有较大的投资优势,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发展环境的不平衡必然会吸引周边区域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西咸新区集中,从而导致回波效应占主导地位。

2、新区优势产业未成型,向外扩散基础不成熟

2010年2月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2014年正式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由于设立时间较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虽然凭借巨大的投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其中,但是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初期建设阶段,能够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尚未成型,而扩散效应的发挥主要依托于优势产业的扩散。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短期内西咸新区向外部扩散的基础条件尚不成熟,对周边区域的扩散效应相对较弱。

(二)西咸新区发展成熟后对西北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1、西咸新区扩散效应将随着各大产业园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

西咸新区对辖内五大新城的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规划,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积极引入微软、普洛斯、惠普、新华水电、中石油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同时。国家航空城实验区、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国家统计局西北数据中心、四医大综合科教园区、北斗产业园等一大批国家级项目落户西咸新区。随着新区各大产业体系的发展和园区项目的建成运营,必将促使其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并通过产业的扩散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咸新区的扩散效应也将越加明显。

2、西咸新区扩散效应将随着“西咸一体化”进程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进一步扩大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大历史古都的结合处,地理位置优越,随着“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进程的不断加速,将为西咸新区吸引大量的人口和投资,刺激当地产业飞速发展,并推动新区交通设施、投资环境和城市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而扩散效应也将依托于西咸新区飞速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完善的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此外,西咸新区在对周边区域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同时,其自身发展模式也将随着扩散效应的发挥而得到推广,并将在周边区域乃至全省起到示范作用,促使周边区域管理模式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动当地经济高速健康发展,使西咸新区扩散效应得到更好发挥,并进一步增强西咸新区作为西北地区重要增长极的经济地位。

三、国家级新区发展道路研究和NK模型实证

西咸新区在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被国家寄予厚望,虽然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体系尚不成熟,自身扩散效应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但是,良好的发展规划,能够帮助新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区域乃至全省经济共同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不同地域的国家级新区作为样本,通过NK模型的对比与分析,尝试探索出能够使西咸新区更好发挥扩散效应的发展之路。

(一)NK模型简介

NK模型是为了描述适合度景观于1995年由生物学家考夫曼(Kauffman)提出,用于研究基因系统的一种仿真方法,该模型能够将生物进化过程中细胞组织、蛋白质等生物有机体的演化以模型和图表的方式直观的表现出来,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相对简单的研究复杂系统中的适应性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二)NK模型的设立和参数的选择

1、NK模型的设立

国家级新区对其所在区域的扩散效应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基于适合度景观理论和增长级理论,可以将新区发展和对周边区域的扩散效应过程看作一种生态系统中的演化过程,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在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下的扩散效应作用的结果,而新区不同的发展方式则是通过不同因素的选择与组合,寻找从局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经济发展路径。

2、NK模型参数的选择

(1)规模因素。新区经济规模的壮大,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经济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根据增长极理论的描述,扩散效应的发生主要依托于增长极地区产业向外的扩张,新区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各类经济支柱产业发展越成熟,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即扩散效应也就越明显。此外,经济规模的壮大也使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而扩散效应也将依托于成熟的交通网络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和实际效果。

(2)投资因素。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作为经济增长极的西咸新区,向外部输出投资则是其扩散效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投资选择上,从贺灿飞、陈颖两位教授对港澳地区向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到启示,与投资输出地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产业等方面相近的地区最容易获得投资。新区的周边地区,由于在文化、环境等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方面与新区较为相似,对新区的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为了能够较好衡量新区对周边区域的扩散效应程度,因此将投资因素选为NK模型的参数之一。

(3)人口因素。人口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随着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也将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而在达到新区容纳的极限后,土地紧张、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会随之出现,这些情况也将促使新区人口向周边区域转移。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在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新区的产业向周边区域扩散,而这也将会促使一部分人口随着产业的扩散而转移。因此,人口的数量是衡量扩散效应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NK模型实证过程

1、研究对象选取

本次研究选取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五个国家级新区作为研究样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由于发展方式与西咸新区差异较大,因此未纳入本次模型分析;贵州贵安新区以及2014年6月以后设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等国家级新区,由于设立时间较短,统计数据不完整,因此也未纳入本次模型分析。

模型选取五处新区2014年年底的GDP、固定资产投资、人口数量作为本次研究的具体指标,分别对应上文所述的扩散效应三种因素:规模因素、投资因素、人口因素。

根据模型分析的需要,首先对各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公式为:

新数据=(原数据-原数据中极小值)/(原数据中极大值-原数据中极小值)

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对所得数据与各组新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对比,若该数据大于平均值,将其状态设定为1,表示该指标优于各国家级新区的平均水平;若该数据小于平均值,则将其状态设定为0,表示该指标低于各国家级新区的平均水平。数据处理后并按照各组适合度值进行排序可得下表:

(四)结果分析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得到规模、投资、人口三种因素不同组合状态下适合度的高低,结合适合度景观理论,可以得到西咸新区从局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发展路径指引。

从NK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西咸新区的适合度状态组合是“010”,表明西咸新区在投资方面已经高于各国家级新区的平均水平,而在规模和人口方面,则还距各新区的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西咸新区2011正式设立,由于设立时间较晚,且规划区域位于西安和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经济基础和人口数量较重庆两江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等依托于核心城区设立的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适合度状态组合中规模因素和人口因素状态为“0”。而在投资方面,数据显示,2014年西咸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3亿元,同比增长3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利用国内资金224亿元,同比增长46.1%;利用国外资金8020万美元,同比增长101.5%。由于西咸新区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且发展前景广阔,对外部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投资因素状态为“1”,高于各新区平均水平。

四、政策建议

对于西咸新区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我们可以从NK模型分析结果得到答案。相较于其他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在整体规模和人口数量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影响扩散效益的发挥,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补齐短板。同时,在发展新区规模和人口数量这两者之间,通过对比NK模型分析结果,优先发展新区规模所带来的适合度值明显较高。因此,西咸新区的发展还需要在保持投资优势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优化居住环境,以此来吸引创新驱动型企业入驻和外来人口流入,从而使其成为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新引擎。

(一)加快新区城市建设,打造新型城市化范本

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配套设施、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吸引企业入驻和人才聚集的前提条件,也是决定城市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1、倡导差异化互补式发展,维持良性竞争与合作

西咸新区对五大新城的不同定位决定着各新城未来的不同发展道路,不同的发展方式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GDP产值等指标的差异,也必然会伴随着各新城对人才、投资等发展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因此,新区发展首先必须协调处理好五大新城之间的关系,保持良性竞争与合作,真正做到差异化互补式发展,避免各大新城之间对资金、人才等资源过度竞争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区发展加油助力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此方面,西咸新区应当坚持组团式发展,按照科学合理的顺序,集中力量依次开发,做到开发一片,完成一片,避免全面铺开带来的城市承载空间压力和资金限制。同时,要尽快完善水、电、气、暖、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满足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此外,西咸新区还要加速完成以“五纵五横”为骨架的新区城市路网与高速公路以及西咸地铁延伸线建设,促进新区与西安、咸阳两市的交流与联系,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通。

3、提高集约化建设程度,确保单位面积高产值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同时也是确保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西咸新区以打造现代田园都市为发展理念,在城市的开发强度与效率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在新区建设方面必须要提高集约化程度,增加单位面积的容纳能力。同时,还必须控制好发展的节奏,确保土地资源科学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值,避免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而造成的土地资源滥用。

(二)完善产研转化体系,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根据国务院赋予西咸新区的发展定位,西咸新区将成为国家级的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但是,由于西咸新区设立时间较短,自身师资力量和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仅仅依靠新区自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条件尚不成熟。反观西咸新区母城西安,根据统计局资料显示,其教育、科研机构数量和规模均在全国排名靠前,但是高新技术产值却与其排名不符,归根到底在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和实际商品的效率不高。因此,西咸新区应积极借助母城西安的科教研发资源,弥补自身不足,着重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1、营造新区良好创新环境,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西咸新区应结合各新城产业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制定差异化的优惠措施,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平台的建设,促使科研资源与现代化产业紧密结合,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平台,积极宣传国内外知名创新驱动型企业入驻和重大科研成果转化范例,提升西咸新区创新品牌影响力,并通过品牌效应增强西咸新区对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吸引力。此外,对于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还应当加强其与现代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关联带动作用和技术扩散效应,帮助其尽快完成转型和升级,并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其对西咸新区和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2、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确保新区发展可持续性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对于未来西咸新区产业规划来说,目前新区自身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人口数量的提升,是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西咸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凭借大量的工作机会、适宜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等条件吸引外来人口流入,为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的引入是提高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新区还应采取如提供住房、特殊津贴、解决配偶工作等措施,吸引高端人才,使其成为新区发展的助力。此外,西咸新区还要不断完善自身教育科研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入驻,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科研力量,逐步形成具有西咸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新区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

(三)充分发挥金融作用,为新区发展保驾护航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作为发展初期的西咸新区,对资金需求量非常巨大。因此,西咸新区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还要注重当地金融业的发展,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科学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避免金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1、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西咸新区各类金融机构设立较少,导致金融服务存在部分真空区域,不能很好地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发展。为此,一方面,西咸新区要加强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在鼓励传统金融机构设立营业网点的同时,大力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设立工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不同融资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要注重对金融资源的科学引导,根据新区发展规划和不同区域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科学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布局,防止出现金融资源浪费和服务真空地带。另一方面,西咸新区辖内生态田园小镇、新型农村社区等非核心城区的金融服务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新区要鼓励金融机构在服务方式方面大胆创新,通过设立社区银行、流动客户经理组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有效解决当地“取现难”问题。同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研发和推广符合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方式,为当地提供良好普惠金融服务。

2、不断扩大融资渠道,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

为了扩大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和项目差异化的融资需求。首先,要畅通融资信息。西咸新区要尽快制定和建立新区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全面、准确的掌握新区重点建设领域的金融信息,并通过融资项目对接会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和项目的不同需求,为双方深入合作创造条件。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西咸新区要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对融资需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在充分利用银行、信托、产业基金等传统融资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差异化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流向需要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3、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信用环境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评判一个地区投融资环境的关键,对西咸新区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西咸新区必须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尽快建立集中统一,覆盖新区所有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通过制定差异化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逐步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激励机制,为新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闫照军.西咸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贸中心的相关建议.现代商业,2015,0(12);127-128.

[2]胡丹.浅谈西咸新区的发展方向——以沣东新城为例.品牌,2015,0(7);48-48.

[3]高丽娜.创新要素集聚与扩散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以江苏宁镇扬地区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11,(10);30-36.

[4]徐文洪.我国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扩散效应分析.中州学刊,2011,(5);66-68.

[5]邓向荣.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创新极化与扩散效应比较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7,(11);16-20.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State-level New Are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ffusion Effect

——A Case of Xixian New Area

LI Houcheng  XU Hua  ZHANG Xing

(Xianya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Abstract: As a state-level new area, Xixian New Areas forward-looking research and strategic planning can help to optimize its development path,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radiation and leading, and further define its economic status as an important growth pole in western regions. Based on the Growth Pole Theory and Fitness Landscape Theory, by means of NK model, the paper compares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state-level new areas, tries to find the optimal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ath,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Xixian New Areas radiation and leading as an important growth pole in the western areas to realize the mutual development goal and the new path of the urba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 Xixian New Area; diffusion effect

责任编辑、校对:苗文龙

猜你喜欢

西咸增长极新区
字节跳动(中国)西部创新中心在西咸新区启动
中国对俄主题新区在哈尔滨“发芽”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兰州新区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打造新一代科技创业园区
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原则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