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屠呦呦获奖,燃起中等生儿子的奋起梦

2016-01-12赵娜

家庭百事通 2016年1期
关键词:航天员航天儿子

赵娜

当同事夸赞自家儿子优秀时,我只能悄悄地自我安慰,家中小儿虽成绩平平,但性格安静,从不惹祸。我习惯了儿子一直做班里的“中等生”,也习惯了儿子的随遇而安。2015年10月的一天中午,我正在厨房里忙活,上初三的儿子进门就喊了起来:“老妈,屠呦呦获奖了,那可是诺贝尔大奖!”这消息,震撼人心,我边洗菜边唱歌。儿子气宇轩昂,仿佛自己扬眉吐气为国争光了似的。

“屠呦呦,这名字原来可没多少人知道,这会儿世人皆知啊!”儿子继续激情澎湃地说着。我破天荒地被儿子的情绪感染,热情地解释:“有句话说,平和的低调是最具质感的高调,而且生活会眷顾默默努力的人。”说话间,儿子便坐到电脑桌旁,认真地查阅屠呦呦的资料,还振振有词:“妈妈,这位获奖者没有博士学历,没有海外留学背景,没有SCI论文,没有‘院士和‘首席科学家的头衔。”紧接着,儿子又是一连串的惊叹。望着儿子满面红光的小脸,我仿佛看到了激情与自信的火苗,正在曾经沉默的土壤上闪光,我又怎能不助推一把呢?

儿子仰着头,弱弱地问:“妈妈,您说我的航天梦也能实现吗?”“能啊,说不定还能拿世界级的航天大奖呢!”我给儿子打气,转而语重心长地激励他,“平凡小子,快来爆发吧,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果然,儿子变了,他的课余时间不再被电脑游戏填充,也不再热衷QQ聊天,而是见缝插针地学习航空常识。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成功故事,到航天姐姐刘洋的成长经历,儿子学会的不仅是航天知识,更深深明白,任何人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儿子畅谈感受的同时,眼神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和刚毅。

就在儿子一步一个脚印通往梦想的路上时,一场意外发生了。英语考试成绩揭晓了,儿子明显发挥失利,“78分,第42名”,这两个数字如此刺眼,给儿子带来了不小的打击,还引来同学们的议论:“估计上不了航天大学吧?”“心比天高,典型的好高骛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声音接二连三地钻入儿子的耳朵,大男孩的自尊被击得粉碎。他红着双眼叹息着,似乎有了自暴自弃的念头。

这时,我找到屠呦呦科技实验屡败屡战的故事,她经历了足足190次的失败,才迎来了第191次的成功。当我向儿子强调“190”这个数字时,他紧皱的眉宇渐渐舒展,重新拿起英语试卷,逐题分析起来。那一刻,我长长地吁了口气。

古人曾讲,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错,为了“恶补”英语知识,儿子不仅参加了“提高训练班”,而且每天训练,仔细抄写熟练背诵,研究语法,大量阅读。尤其对于口语交际练习,他更丝毫不敢含糊,因为“学会流利的英语表达是航天员的必备条件”。更难能可贵的是,每天早上天刚亮,儿子就开始起床跑步。因为他知道对航天员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当高,心跳与心率都要精确到每秒,因此对身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严寒的冬天北风刺骨,儿子也仅因生病而缺跑三天,这份坚韧的持久力令我惊讶不已。

如今,儿子的书桌前摆放着屠呦呦的照片和资料,每当懈怠时他总能以偶像的精神力量勉励自己。今年1月,我目睹着中等生儿子“一跃而起”的变化,仿佛看到了梦想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吐出了嫩绿的芽儿,长出了浓密的叶儿……

是啊,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在成长或成功的途中都自卑过、犹豫过、焦灼过,但只要有屠呦呦式的“跬步”姿态,只要信念在,缓慢地行走也能开出明艳的花儿。

猜你喜欢

航天员航天儿子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打儿子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逐梦航天日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