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硕士干装修”

2016-01-12邓海建

杂文选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猪头耶鲁屠夫

邓海建

熟练地刮墙,抹腻子,打磨,除了架着一副厚眼镜,穿着工服的孙俊峰看上去和普通装修工人别无二致。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实是北京大学社会学毕业的一名硕士。毕业后,孙俊峰选择了去做装修工人。如同当年“北大屠夫”一样,这件事在他身边的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很多人眼里,孙俊峰的选择,实惠却不够体面。因为有了“北大硕士”的身份前缀,职业设计似乎就只能非A即B。杀猪也好,装修也罢,哪怕这些行业果真是“状元辈出”,但就像王子爱上灰姑娘、公主恋上穷小子一样,终究不在预案之内,是出人意外的戏码。

好在这些年,个性得彰,价值多元。大学生除了按部就班地就业,也会写就更为率性的人生。2011年,一段名为“翻译学院大二学生携女友退学隐居山沟放猪三年赚百万”的视频在网上蹿红;而出生于1985年的秦玥飞,二十六岁以优异成绩从耶鲁毕业后,更到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村民亲昵地称他“耶鲁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像同样是毕业于北大、最终选择在街边做个卖肉倌的陈步轩,2013年获邀回母校演讲,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对其颇为肯定,“北大毕业生卖猪头没什么不好”。这话,算是给彼时尚处非议中的“北大屠夫”撑腰鼓劲。

猪头卖得,装修自然也干得。孙俊峰的成功,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些年的读书生涯,他终于醍醐灌顶地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而拒绝随波逐流、浑浑噩噩,这本身就是执掌人生命运的主动选择。这种能力与自由,何其弥足珍贵?二则,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无须讳言财富亦是人生价值的考量维度。孙俊峰靠自己的双手,“两年内在上海买房”,无论是势利的成功学,抑或抒情的心灵鸡汤,恐怕都该为其创造的社会财富点个赞。

面对过往的“孙俊峰们”,我们需要宽宥与包容;但面对今后的“孙俊峰们”,舆论更得以欣赏与悦纳的心情,为不一样的人生精彩而鼓呼。

其实道理也不复杂,世易时移,高等教育在革故鼎新,社会阶层格局在转型调整,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也该因时而变。

职业的高低贵贱,不在于所谓劳心劳力之别,而在于公序良俗的底线。一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工作,都当赋予其体面与荣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高蹈的今天,类似商事制度等改革,激活了市场主体勃兴的力量。那么,回归大众教育的中国高等教育,投身装修等实体经济,总比挤死在公务员独木桥上更理性、更有序、更健康。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无可复制的。面朝大海也好,纵身市场也罢,当意外成为寻常,当选择遵从内心,每个独立主体的“人”,才不至于因为身份而活在标签的窠臼里。

【原载2015年6月19日《中国教育报·评论》】

插图 / 北大硕士学刷油漆 / 佚 名

猜你喜欢

猪头耶鲁屠夫
耶鲁大学的灵魂
学农
猪头的爱情
你是阎王的一道菜
落魄镖师
和尚下地狱,屠夫上天堂
和尚下地狱,屠夫上天堂
猪头和猪头冻
麻雀吹牛
能学会玩的,考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