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西方女权的自我实现
——试论《老妇还乡》中克莱尔的精神实质
2016-01-12张燕菲
张燕菲
(德宏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系,云南 德宏 678400)
复仇:西方女权的自我实现
——试论《老妇还乡》中克莱尔的精神实质
张燕菲
(德宏职业学院 公共基础系,云南 德宏 678400)
本文借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老妇还乡》中女主人公克莱尔形象的塑造,通过她可怕的复仇行径,进而联系赫拉、美狄亚这两位西方经典的复仇女神的形象,从这三位女性形象的比较之中,分析了克莱尔复仇计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为这个人物的塑造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支点。最后,指出了“复仇”是西方女权的一种自我实现形式,并对女性权力的出路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复仇;《老妇还乡》;克莱尔;精神实质
关于《老妇还乡》,我们是否能在剧中找到蛛丝马迹,来证明克莱尔为何要使用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复仇方式进行报复?克莱尔是剧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一个人物,作者赋予了她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赫拉、美狄亚、克莱尔这三位女性的共性出发,理解了克莱尔为何复仇,也为这个人物的塑造找到了一个支点,借此来说明“复仇”是西方女权的自我实现形式,并对女性的出路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爱之深切
在古希腊的作品中我们见到过很多女性复仇的故事,这些故事,为我们在故事情节之外寻求更广泛的意义,为从克莱尔的行为中挖掘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提供了思路。
在古希腊神话中,赫拉就是一位复仇之神、嫉妒之神。即使风流成性的宙斯不断地背着她与别的女人暧昧,她也没有背叛过宙斯。在忠于爱情的同时,赫拉还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人,她憎恨每一个与她丈夫有亲密关系的人,她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惩罚那些女人。
刚开始,克莱尔和伊尔沉浸在甜蜜的二人世界里。克莱尔深爱着伊尔,甚至在婚前就怀孕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像这种精神方面的寄托还是敌不过物质方面的利益。从克莱尔复仇的方式上看,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欧里庇得斯笔下的女主人公美狄亚。美狄亚不惜以绝嗣来报复伊阿宋。
不论是从克莱尔,还是美狄亚身上,我们都会直接地、间接地看到女神赫拉性格的影子。美狄亚为了维护婚姻而杀死了自己的骨肉,克莱尔也是为了维护尊严而复仇。她们曾经都对美好的爱情有积极的向往,可是由于某种原因,男方抛弃了女方,作为受害者的女方因此由爱生恨,经过长时间的严密计划,对之进行报复。
二、金钱世界的殉葬品
《老妇还乡》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的欧洲人民在瓦砾堆上经过了十年的奋斗,经济基础得到了初步恢复,经历了多年战乱而尝尽艰难困苦的欧洲人,对于富裕生活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作者创造的居伦城的居民对于金钱的渴望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这部剧中,“正义、公平、良心、道德、法律”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或践踏,似乎只有金钱才能拯救大众于水火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伊尔为了金钱要娶杂货店老板的女儿,用一瓶白兰地买通了两个证人来为自己作伪证,让怀有身孕的克莱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离开居伦,这使克莱尔在身体和心灵上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老妇还乡》是一部特殊的复仇剧,它不同于《哈姆雷特》中的由第三方复仇,而是由受害方自己亲自复仇。克莱尔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女人,她以一种异常鲜明、夸张、怪诞、荒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她经历过交通事故和坠机事件,成了“假人”,虽然身体残疾但情感经历却是异常清晰真实的——年轻的时候曾经被恋人的爱深深包围,后来又遭遇被恋人欺骗、背叛、抛弃的厄运。她对伊尔的仇恨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四十五年过去了,克莱尔对伊尔的仇恨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克莱尔回到故乡复仇,她是用十亿巨款来做赌注的,她用金钱和道德的较量来作赌注。她要用巨款的诱惑来挑战大众的良知,来叫板法律、道德的底线,在这样一个凋敝的小镇,克莱尔理所当然地胜利了。但她的胜利是以牺牲大众的良知、泯灭人性为前提的,伊尔成了这场赌博游戏的最终牺牲品。克莱尔是作为一种“金钱万能”的象征出现的,她用金钱使他人服从了她的意志,轻易地玩弄了法律和他人的命运。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弃妇最终的复仇结果多是杀死负心郎或是情敌,或以自杀的方式达到悲剧的高潮。克莱尔的复仇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没有“抛弃”,也就没有“复仇”。克莱尔借助金钱以及金钱所役使的人们来“复仇”,目的是夺回失去的声誉和地位。在金钱的诱惑和强权的压迫之下,在居伦人的配合之下,给了伊尔重重的一击。
三、恨之强烈
从古至今,中外的复仇故事比比皆是,这类故事的结局往往都是以复仇者的最终胜利而告终的。西方大部分的复仇故事,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复仇者自身的心理,这样看来,主人公在复仇之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快感,心灵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慰藉,而且似乎变得比原来更疯狂。
如美狄亚复仇的故事,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骨肉,作为带给伊阿宋的最大“震撼”,是为了惩罚他无情的背叛,这种间接式的惩罚,比直接找伊阿宋这位当事人的做法来得更残酷、更猛烈,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刺激当事人的心灵。这种毁灭后代、以断子绝孙的方式来进行的报复和克莱尔用巨款买凶杀人的例子是多么的如出一辙,她们进行报复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手段都是极其残忍的,是毫无人性可言的。她们为了复仇,看似是最终的胜利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惨无人道的复仇方式满足了她们各自残忍的私欲。
在复仇之后,克莱尔和美狄亚都葬送了自己对完美爱情的幻想,只是克莱尔的遭遇似乎比美狄亚更曲折一些,她所失去的美好的东西似乎更多,因为她还是金钱世界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从表面上看,克莱尔用金钱控制了社会,控制了人心,可金钱又使她备受折磨。伊尔为了金钱而离开她,克莱尔为了金钱,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又为了金钱,退化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道德,一心只想着复仇的“假人”。金钱葬送了她的一生,毁灭了她的心灵,她已然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她支配着金钱做出种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她被金钱控制着……
既然在金钱的社会里,自己对爱情的付出、牺牲,得不到社会的肯定,那么,她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买回公道。克莱尔借着对伊尔的疯狂报复,也对那个罪恶的社会加以沉重的一击,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爱情悲剧、命运悲剧的范畴,这种复仇方式,所展示的是金钱和道德之间的强烈对抗。
克莱尔复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伊尔的背信弃义,所以,要理解她的恨之强烈,首先要理解她的爱之深切。我们看到了赫拉和美狄亚,这两位西方典型的复仇女性的影子,也分析了她们的共同特征,得出了她们都是受害者、牺牲品的结论。
可以肯定,复仇是西方女权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似乎只有在复仇的故事中,女性的价值、女性的魅力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呢,女性的权力是不是一定要靠可怕的复仇,才得以实现?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利益之上,才得以实现?否则的话,女性就会永远地只配当沉默之人,被历史所遗忘,或是在沉默中走向毁灭呢?或许,这个讨论了几千年的问题,不是现在就能立刻得到解决的,作者也只是假定了这么一个故事,以女性作为最大的受害者,来揭露社会的黑暗,而这才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1][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迪伦马特喜剧选[M].叶廷芳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7.
[2]谢芳.试析《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J].外国文学评论,1998(03).
[3]熊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与异化——从美狄亚到克莱尔[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3(45).
J805
A
1007-0125(2015)12-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