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迷情
2016-01-11王杰婷
王杰婷
说到钻石,人们常常会想到爱情,想到那句经典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也许是因为钻石就是经过雕琢打磨的金刚石,所以它的坚硬无暇可以让人们将其与永恒不变、海誓山盟联系在一起。
3000年前,一位古德拉威人在印度中部高原发现了一块经岁月侵蚀而打磨得闪闪发光的小圆石。自此,这个闪亮的宝石便成为了美丽及永恒的象征。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就不断有人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便被埋在沙砾中。
也正是因此,钻石自高地,随着河流冲刷,一路经历了布满石头的河床,经过不断地磨砺,它们的光芒也格外明亮夺目。
相传钻石是天上星星的碎片坠入地球,落入无边浩瀚的大海;也有人说它是女神思念情人而伤心落下的泪珠。所以便有人给钻石起名“海洋之心…‘天使之泪”。
数个世纪以来,钻石的美丽、珍奇和有关它的种种迷人传说一直都令人们魂牵梦绕,它的魔力让人们无可抗拒,让人热切期盼、热烈追求。
“坚硬的脆弱”
在钻石还未因它的美丽而被人们珍视之前,它之所以受到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坚硬和耐火的特性,从而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钻石”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意为“不可战胜的”。如此命名正是因为在人们看来,无论是火还是风,都无法使它屈服。
钻石的坚硬使它和刚毅的男子气概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一直到14世纪初,男子们几乎全都将钻石作为护身符。
对于钻石的品质,人们还有另外一种阐述,那就是——它具有保护的力量。《游吟佛者》者一书中写道,任何一个佩戴钻石的人都将免遭毒蛇、水火、毒药和巫术等的侵害。人们认为,一旦打磨钻石,这种保护力量就会被减弱或者破坏。
那时人们对钻石具有保护力量的说法深信不疑,罗马学者普林尼在其《自然历史》一书中还这样写道,“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是钻石。已知有六种类型的钻石,产自印度河阿拉伯半岛的钻石具有难以描述的坚硬度,当人们把它放在铁砧上,用锤子敲打它的时候,它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回击力,反而使得锤子和铁砧都迸裂成碎片。”
直到1476年,人们还坚信钻石是坚不可摧。而就在这一年,一群瑞士士兵在翻查帐篷时,发现了一个贮藏珠宝的密窖。为了验证这些钻石的真假,士兵们就用锤子敲击它们,结果它们被敲碎了。
现在我们知道,尽管钻石是人类所知的最坚硬的自然物质,但当他受到撞击时,它还是会裂开甚至变得粉碎。
“伟大的桑西”
17世纪,钻石成了欧洲宝石之首。国际贸易被引进了印度海德拉巴附近的一个著名的钻石产地——戈尔孔达地区。加之,法国夏尔丹等野心勃勃的国际商人,使灿烂夺目的钻石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大大地满足了欧洲人对它们的渴求。
上等钻石的大量涌入刺激了宝石工匠们努力改进切磨技术。人们从最初追求纯天然毫无人工加工的钻石,到开始痴迷于钻石切割工艺的不断更新与提升。
技术的改进使得钻石在宝石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而此时出现了一种名为“玫瑰状切磨”的技术。
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出这一技术是在何时、被何人所发明,但是似乎“科一依一诺尔”钻的切磨方式就是玫瑰状的一种变体,而它是在16世纪切磨而成的。
也是在这个时期,法国成为了珠宝设计领域潮流的主导者,这与17世纪初法国君主命运有很大的关系。
1589年,亨利四世登基,成为波旁王朝的首任君主。他的国家在一场内战中早已一分为二,而连年战乱也直接导致了国库亏空。
此时,一个名为尼古拉斯·阿尔莱(桑西大人)的人拯救了国家,这位国王的得力助手,巧妙地利用钻石帮助君主度过了这一艰难时期。
桑西不仅是一位睿智的财政家,还是小有名气的钻石爱好者和收藏家。他把职务和业余爱好结合在一起,用他自己收藏的钻石作为担保来帮助国王借款。
“一颗没有瑕疵的大钻石……重量为37或38克拉左右,安置于一副金质框架内,在金框架的尾端悬挂着一颗硕大圆珍珠,完美无瑕,重量约为20克拉。还有一颗巨大的心形宝石镶嵌在金质框架内……如果这些珠宝所典押来的资金不足2.4万埃居的话,那么国王殿下只会付给上述的桑西它们的典当价钱。”
最终,这些资金被用来雇佣了1.2万名瑞士士兵,他们在桑西的统领下,捍卫了亨利四世的王位。
“疯狂的收藏者”
18世纪,作为最高贵的宝石和厄运的使者,钻石的风靡程度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人们对它的挥霍也到达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切割方式被称为“明亮式切割”。这一方式把钻石切磨成58个面,其中33个面在冠部以上,25个面在其底部,这种切割方法使得钻石那耀眼的光芒和变幻的色彩完全被展现了出来。
钻石摇身变成了最珍贵的宝石,炙手可热。而在王室和贵族为中也掀起了收藏宝石的热潮。
1701年,普鲁士独立成为王国,勃兰登堡的选帝腓特烈三世称王。而这个新晋国家并不贫苦,这一点从他们的皇家珠宝收藏中就可见一斑。国王的王冠上镶着110颗玫瑰状钻石,8颗多面型钻石,8颗水滴形珍珠和83颗圆珍珠。宝球是由18克拉黄金打造而成,其上镶嵌着50颗钻石、36颗红宝石和石榴石。权杖上包括了690颗钻石,3颗熠熠发光的巨型石榴石以及332颗小石榴石,此外还有一颗顶级红宝石。
1969年至1725年间统治俄国的彼得大帝,为后来成为“全世界最壮观的私人珠宝收藏”的俄国皇室珠宝藏品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决定自己死后让妻子叶卡捷琳娜继位女皇,于是预先为她设计了一顶皇冠,皇冠顶着一颗“比鸽蛋还要大”的巨型玫红尖晶石,这顶皇冠上镶满了大大小小的钻石,确切地说是2536颗。
然而叶卡捷琳娜也没有辜负彼得大帝,她为俄国皇室御宝增添了超过1万克拉的钻石。在她众多的收藏当中,有一条美丽的项链,其中主要部分上包括36颗完美的钻石,一共重为475克拉,平均每颗重达13克拉。
“希望”之钻
希望蓝钻石又名“希望”之钻,重45.52克拉,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
蓝钻属于彩色钻石,钻石除天然的黄色、褐色外,还有粉红色、蓝色和绿色这类彩色钻石。完美的钻石结晶原本是无色的,钻石的颜色主要是因为钻石的结晶结构扭曲或含有某些特定微量元素所形成的。“希望”之钻中含有硼元素,所以它呈现出了蓝色。
300多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恶毒。这也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按照玄学的说法,珠宝钻石一类的东西,总是伴随着凶杀以及抢夺,是沾满了鲜血的不祥之物,至于这块厄运之钻,传说拥有它的主人相继离奇地死亡,直到它被捐献给美国的史密森研究所,厄运才得以中止。
相传,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韦尼埃,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蓝钻,重112克拉,它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色。当时有一位心怀不满的英国宝石工匠声称,这颗钻石原本是镶嵌在一尊印度神拉玛·西塔神像的眼睛处,塔韦尼埃是把它从寺庙里偷走的。
塔韦尼埃将蓝钻带回法国,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为此封了他一个官职,并且赏他一大笔钱。传说中的噩运也随之开始降临到接触宝石的人的身上。不久后,塔韦尼埃失去了国王的宠爱,又遭到侄子的欺骗,最后死在了俄国的荒郊野岭之中。
下一个便轮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了。路易十四对这颗宝石爱不释手,正式授予它“王冠蓝钻”之名。1673年,路易十四命令工匠对其进行重新切磨,经过切磨,它变成了一颗67又1/8克拉的心形钻石。然而在此之后,随着路易十四早期的军事功绩慢慢被人们所淡忘,各种经济和政治问题不断困扰着他。《钻石迷情》添加内容:随后,路易十四将这颗蓝钻赐予他的情人德·蒙特斯庞夫人佩戴,然而不久之后,她失去了圣宠,隐居到了一所女修道院里。
这颗蓝钻于1792年在法兰西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这颗钻石被重新切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克拉,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亨利·菲利普·霍普(Henry Hope)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钻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为名,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这颗蓝钻又名“希望”。希望之钻似乎没有对这几代霍普施展他的邪恶力量,但是霍普家族第三代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弗朗西斯·霍普从他的父亲那继承了这颗钻石,后来还迎娶了当红的澳大利亚女影星梅·约埃,并把钻石送给了她。从此约埃的事业一蹶不振,随后也与弗朗西斯离婚……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希望”之钻,他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说这是一块会带来噩运的钻石,并谈了不少历史上的传说,麦克兰夫人一笑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并常与她保有的另一颗名钻——94.8克拉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她的富有。也许是巧合吧!就在麦克兰夫人得到“希望”之钻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
这些关于“希望”之钻的传说,不乏有杜撰和渲染的成分在,不过在人们心中迷信从未破灭,噩运也可能还没有结束。
直到1957年,珠宝商哈里·温斯顿将“希望”之钻捐赠给了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馆,当时美国人正想展览一些钻石藏品来与伦敦塔里的藏品一争高下,这颗“希望”之钻就成为了这一收藏中的核心之物。它一直呆在禁闭的防弹玻璃之后。
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但是人们依旧迷情于它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