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麻患者用布托啡诺预防其在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效果探析
2016-01-11张蕾
张 蕾
(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麻醉科 江苏 盐城 224300)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指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在苏醒期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状态。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发生躁动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无意识性的肢体运动、哭喊、兴奋、定向障碍及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1]。患者在全麻苏醒期一旦发生躁动,将增加其手术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可危及其生命。为了探讨为全麻患者用布托啡诺预防其在苏醒期发生躁动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这些患者中,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排除非自愿参与此项研究的患者。我们随机将这74例患者分为芬太尼组(37例)和布托啡诺组(37例)。在芬太尼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9∶18,其平均年龄为(51.5±6.5)岁,平均体重为(53.1±5.6)kg,其麻醉分级为I~II级。其中,有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8例,有进行胸腰椎骨折手术的患者11例,有进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18例。在布托啡诺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0∶17,其平均年龄为(52.1±6.7)岁,平均体重为(53.6±5.3)kg,其麻醉分级为I~II级。其中,有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7例,有进行胸腰椎骨折手术的患者13例,有进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告知两组患者于术前8h开始禁食,手术前6h开始禁饮,术中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并密切监测其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麻醉诱导,方法是:用剂量为0.05~0.1mg/kg的咪达唑仑、0.4~0.5mg/kg的阿曲库铵、2~4mg/kg的芬太尼、1.5~2.5mg/kg的丙泊酚对其进行麻醉诱导。待麻醉诱导成功后,用浓度为1~1.5MAC的七氟烷,剂量为50~150mg/kg/min的丙泊酚、0.1~1mg/kg/min的瑞芬太尼、5~10mg/kg/min的阿曲库铵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维持。术中在为两组患者缝皮时,为布托啡诺组患者注射剂量为20mg/kg的布托啡诺预防其在苏醒期发生躁动,为芬太尼组患者注射剂量为2mg/kg的芬太尼预防其在苏醒期发生躁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计算两组患者在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几率。我们参照相关的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在苏醒期是否发生躁动[2]:在苏醒期,患者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反应为1分;患者处于睡眠的状态,但其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为2分;患者处于清醒的状态,且其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显,并伴有激动、易怒等情绪为3分;患者发生哭闹且难以劝服为4分;患者存在迷惑、谵妄等症状,需采用安全措施约束其狂躁的行为为5分。患者的得分≥4分表示其在苏醒期发生了躁动。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及其离开麻醉恢复室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苏醒期发生躁动几率的比较 布托啡诺组患者在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几率为8.1%,芬太尼组患者在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几率为16.2%。与芬太尼组患者相比,布托啡诺组患者在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几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及其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的比较 布托啡诺组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及其离开麻醉恢复室的时间均明显短于芬太尼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在苏醒期发生躁动几率的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及其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的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及其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的比较(±s )
注:与芬太尼组患者相比,*P<0.05。
组别/例数 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平均时间(min)术后苏醒的平均时间(min)离开麻醉恢复室的平均时间(min)布托啡诺组(n=37)6.2±1.8 21.1±4.3* 31.6±6.1*芬太尼组(n=37) 6.3±2.0 28.6±4.6 39.4±6.4 X2 1.67 4.59 5.29 P 0.071 0.022 0.012
3 讨论
有学者认为,此类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其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的状态,而其皮下中枢则处于激活的状态,其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状态的不一致造成了其大脑功能的部分缺失,最终导致其出现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状态[3]。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发生躁动,将严重影响其手术的效果。如进行脊柱外科手术、脑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绝对安静地卧床休息,其在苏醒期一旦发生躁动,将明显影响其手术的效果,严重时甚至可威胁其生命安全[4]。芬太尼是临床上用于预防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常用药物,但临床实践证实,此药在发挥镇痛、镇静作用的同时,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布托啡诺是一种新型、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可抑制由u阿片受体兴奋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另外,患者在服用此药后不会产生快感,其对药物的依赖性较小[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为全麻患者用布托啡诺预防其在苏醒期发生躁动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其术后苏醒的时间和离开麻醉恢复室的时间。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 赵二林, 余琼斌, 孙静等. 药物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15, 14(35): 54-55, 56.
[2] 李丽, 王菲. 布托啡诺对预防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14, 15(13): 106-107.
[3] 车骥, 孙超智. 布托啡诺预防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J].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 9(26): 128-131.
[4] 伍志超, 王涵, 袁卫国. 布托啡诺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J]. 中外医疗 , 2012, 31(29): 135-136.
[5] 李薇薇, 黄承云, 赵晴. 小剂量布托啡诺对老龄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16, 16(1): 64-65,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