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手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6-01-10李秀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耳部乳突鼓室

李秀凤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医院 吉林 农安 130200)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1]。近年来,临床上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面瘫等并发症,进而影响了其治疗的效果。有研究证实,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2]。为了进一步探讨此种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1例。他们的年龄为32~69岁,其平均年龄为(43.6±3.7)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他们均曾接受过鼓膜穿刺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接受中耳乳突手术治疗。他们中有46例患者需接受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有38例患者需接受开放式改良的中耳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有8例患者需接受乳突根治术。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在进行手术前,对其进行常规备皮和消毒等。术后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消炎和抗感染等常规护理。对综合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 进行术前护理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咽鼓管检查和听力检查,详细了解其听力损伤的程度及其中耳乳突病变的情况。在进行手术的前1天,对患者耳廓及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用双氧水棉签擦洗其外耳道的分泌物,并将其耳廓周围的头发剃净。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防止其耳部的炎症加重。②患者由于对中耳乳突手术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容易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进行中耳乳突手术的目的、流程、相关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以便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护理人员还应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1.2.2 进行术后护理 ①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患者若出现头痛或恶心的症状,应及时为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术后未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取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术耳的一侧,避免其手术切口出现渗液而流入到耳道内,或因误吸而导致呕吐物和分泌物进入其气管内。待患者清醒6个小时后,可让其取侧卧位或半坐卧位,以避免其因长时间卧床而出现眩晕的症状。在术后的第2天鼓励患者进行下床运动。此外,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为患者更换手术切口的敷料,同时观察其切口渗液的情况及其耳道分泌分泌物的情况,避免其发生感染。②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的变化。患者若出现眼裂无法完全闭合等面瘫的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并协助医生为其采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和针灸疗法进行治疗[3]。对发生乙状窦损伤和脊液耳漏并发症的患者,遵照医嘱为其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鼓膜的颜色及其听力恢复正常,其耳鸣和耳部闷胀等症状消失。经过复查,患者的骨气导间距恢复至正常的水平,其纯音听阈的平均气导阈值不超过20 dB,其镫骨肌声的反射阈正常,而且其声导抗测试的鼓室图变为 A 型。②有效:患者鼓膜的颜色正常,其耳鸣和耳部闷胀的症状有所缓解。经过复查,患者纯音听阈的平均气导阈值下降了10 dB或10 dB以上,但仍大于20 dB,其镫骨肌声的反射阈升高,但仍未达到正常值,其声导抗测试鼓室图的结果有所改善,但鼓室图仍为C 型。③无效:患者鼓膜的颜色、其耳鸣和耳部闷胀感等症状均未改善,其声导抗测试的鼓室图无变化,其纯音听阈的平均气导阈值未下降。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正负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综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3 讨论

有学者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及发生耳部感染等因素有关。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病情反复、病程长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上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有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面瘫、乙状窦损伤和脊液耳漏等并发症。相关的研究证实,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巩固其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这与林曼舒[6]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综上所述,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确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姜春勤.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1):108-109.

[2]伍美容,张珍娴,刘秀媚.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4):5021.

[3]王琴,鲍玉华,刘金华.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77)79.

[4]刘恋,马楠.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6(12):200.

[5]林玉箫,刘燕.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11):257-258.

[6]林曼舒.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手术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109-110.

猜你喜欢

耳部乳突鼓室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银屑病患者外耳部皮疹观察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耳部放血疗法治疗风热血热证风瘙痒的疗效观察
一种阳极板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