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探究
2016-01-10张良兵
唐 毅 张良兵
(四川省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叫颈性眩晕,是临床上发病率第二高的颈椎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可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视力减退等症状[1]。对此病患者进行两侧椎动脉峰流速检查可以发现,其两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峰流速和平均峰流速均明显下降[2]。过去,临床上一直使用牵引疗法等物理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但效果不佳[3]。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小针刀疗法对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CT检查或MRI检查得到确诊。在这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50例。他们的年龄在2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3.6岁。他们的病程在8天~2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7±1.4年。他们中有32例患者合并有颈椎体增生,有28例患者合并有颈椎关节增生,有20例患者合并有颈椎弯曲度改变。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我院使用牵引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牵引治疗的方法是:患者取坐位,将牵引绳绑缚在其下颌部,将牵引的角度设定为5~20度,将牵引的重量设定为6~12kg,然后对患者进行20~30分钟的牵引治疗。此疗法可每天进行2次,应连续治疗28天。
1.2.2 我院使用小针刀疗法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小针刀治疗的方法是:选取患者的风池穴和颈椎两侧的阿是穴作为治疗的穴位,并用亚甲蓝对上述穴位进行标记。然后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和曲安奈德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将1把4号小针刀刺入上述穴位,刺入时应将刀口与颈椎的纵轴保持平行。在小针刀到达颈椎体后,将刀口旋转90度,然后对颈椎体周围的组织和神经进行松懈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小针刀拔出,用消毒棉签压迫针孔进行止血。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前后其眩晕症状的评分。其中,患者眩晕症状评分的满分为30分。患者眩晕症状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眩晕的症状越严重。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②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③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5例,为有效者有13例,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7例,为有效者有10例,为无效者有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眩晕症状评分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眩晕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眩晕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以眩晕、头痛和颈椎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颈椎疾病。
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颈椎周围的肌肉因疲劳而发生痉挛,使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4]。近年来,使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逐渐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颈椎肌肉的痉挛,改善其颈椎神经根水肿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而且能够促进其颈椎间隙内炎性液体的吸收[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眩晕的症状。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优选方法。
[1]方连清.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02) :234-235
[2]吕智桢,王晓东.仰卧微调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脑血流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 2013(03) :447-448
[3]杨成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3(03) :217-218
[4]向德平.不同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 2013(29) :1123-1124
[5]马晓东,李文银,杨明庭,罗万华.针刀松解配合杠杆微调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临床效果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09) :4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