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6-01-10胡济南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8期
关键词:踝关节经皮钢板

胡济南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由于踝关节是负重关节,这导致此处极易出现骨折、损伤。临床上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通常进行手术治疗。过去,临床上多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患者易出现创伤后关节炎、内固定螺钉松动、骨不连等术后并发症,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多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该术式弥补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不足,可有效地恢复此病患者踝关节的功能。为了进一步比较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他们的年龄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2±3.87)岁。他们受伤至进行手术的时间在2~53 h之间,其受伤至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2.11±1.45)h。在这些患者中,因扭伤导致踝关节骨折的患者有56例,因车祸导致踝关节骨折的患者有20例,由其他原因导致踝关节骨折的患者有4例。在这些患者中,骨折部位为外踝骨的患者有21例,为内踝骨的患者有13例,为双踝骨的患者有26例,为三踝骨的患者有20例。骨折AO分型为A型的患者有29例,为B型的患者有37例,为C型的患者有14例。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是[1]:①出现新鲜、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的患者。②出现踝关节肿胀、疼痛症状,且经X线检查、CT检查确诊患有踝关节骨折的患者。③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④签署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本次研究的排除标准是:①出现垂直、压缩性骨折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脏疾病的患者。③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院对甲组患者进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以患者骨折的断端为中心,在其胫前嵴的外侧做一个纵形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直至暴露其骨折端。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效果令人满意后,用锁定钢板对其骨折处进行固定,用2~3枚螺钉将锁定钢板的两端进行固定。然后,将患者骨折远端的钢板回弯少许,使其更贴服于患者外踝的表面。然后,在患者的外踝尖上做一个2cm的切口,直至其深筋膜,在其深筋膜下进行钝性分离,据此建立软组织通道,并置入钢板。在X线机透视下确认钢板的置入效果,置入效果令人满意后,逐层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2]。对乙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踝关节的外侧做一个8~10cm的切口,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复位效果令人满意后,用管状钢板或重建钢板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然后,在患者踝关节的内侧做一个3 cm的弧形切口。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后,用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对此处进行固定。在术后的第2d,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愈合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踝关节功能的评定标准

在进行随访期间,使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这些患者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估[3]。该评分标准的总分为100分。得分>90分,表示患者踝关节的功能为优;得分在75~90分之间,表示患者踝关节的功能为良;得分在50~75分之间,表示患者踝关节的功能为可;得分<50分,表示患者踝关节的功能为差。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踝关节功能为优的患者数+踝关节功能为良的患者数)/患者的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

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骨愈合的时间均好于乙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s)

骨愈合的时间(周)甲组94.2±12.83.8±0.71(2.50%)8.2±3.4乙组96.9±13.010.4±2.34(10.00%)12.0±7.5 x²/t1.031510.79594.80004.8659 P0.92340.00000.02840.0000组别手术的时间(min)住院的时间(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比较

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甲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明显好于乙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比较(例,%)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类骨折主要是由间接暴力所致。踝关节骨折发生后,患者的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疼痛、瘀斑、青紫的症状。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症状较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上多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于踝关节出现严重移位的患者,临床上通常对其进行手术治疗[4]。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方面的效果确切,但术中操作会破坏患者骨折处周围的软组织及骨膜的血运,从而影响其骨折处的愈合。同时,该手术方法的切口大,影响患者整体的美观,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不易被患者所接受。近年来,临床上多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该手术方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5]:①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局部的软组织、皮质骨的血供遭到破坏,进而为其骨愈合提供良好的修复环境。②该手术方法的切口小(约为2cm),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同时切口美观,易被患者所接受。③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材料外露的几率较低,有利于减轻其身心痛苦和经济压力。④术中操作不会损伤患者的三角韧带,有利于恢复其踝关节的稳定性[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叶圣昭,冯永增.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971-973.

[2]叶超,洪建军,郑亦静等.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8):788-790.

[3]曾健聪,林卓锋,杨云海等.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63-64,67.

[4]冯青,许效坤,曹希武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6):520-523.

[5]刘怀鸿.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09(16):189-190.

[6]冯青,许效坤,曹希武等.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2):168-170,174.

猜你喜欢

踝关节经皮钢板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