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与其组方合理性的研究

2016-01-10郭守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
关键词:风湿杏仁麻黄

郭守斌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麻杏薏甘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湿病篇》,是中医治疗风湿及风湿所致周身疼痛的名方[1]。中医认为,风湿是由于患者身体的气血运行不利,使风寒湿邪侵入其身体,导致其身体的经络阻滞、卫阳不充引起的。麻杏薏甘汤的主要成分为杏仁、麻黄、薏苡仁和炙甘草,具有疏风散邪、除湿温经、运脾通阳的功效[2],故可用于治疗风湿。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麻杏薏甘汤中具有治疗风湿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苦杏仁苷。该成分主要存在于杏仁中。而判断麻杏薏甘汤的组方是否合理,主要看此方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研究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验证了麻杏薏甘汤组方的合理性。现将本次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材料 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Waters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600四元梯度泵、在线脱气机、柱温箱、996二极管阵列检测期、METTLER型色谱工作站)、AE240型电子分析天平、METTER320型酸度计、洁恩普超声清洗器、MS2型震荡器、Millipore型超纯水器。本次研究使用的材料为:杏仁、麻黄、薏苡仁和炙甘草。上述材料均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厂提供。本次研究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的水均为蒸馏水,使用的乙腈为色谱纯。

1.2 麻杏薏甘汤提取物的制作 取杏仁25g、麻黄39g、薏苡仁78g、炙甘草39g。将上述药物放入500ml的冷水中浸泡1个小时,然后对其进行2个小时的加热处理,使其浓度达到1.26g/ml(50℃)。对获得的浓缩液进行24小时的干燥处理,然后用100目的筛子对浓缩液进行过筛,从而获得麻杏薏甘汤的提取物。

1.3 实验方法

1.3.1 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的条件 流速为每分钟1.0ml,波长为210纳米,色谱柱的温度为25℃,色谱柱为Ultimate C18(2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的比例为11:89,进样量为10uL。

1.3.2 样品溶液的制作 取33.2mg的麻杏薏甘汤提取物,将其放入10ml的容量瓶中,使用流动相对其进行溶解和稀释,然后用超声(频率为250V)对溶解液进行30分钟的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用0.45um微孔的过滤膜对处理好的溶解液进行过滤,获得的就是样品溶液。

1.3.3 对照品溶液的制作 取苦杏仁苷样品4mg,使用流动相对其进行溶解,然后将其浓度稀释为200ug/1mL,获得的就是对照品溶液。

1.3.4 阴性溶液的制作 取麻黄39g、薏苡仁78g、炙甘草39g。按照1.2中的方法制备出

麻杏薏甘汤的阴性样品,然后按照1.3.2中的方法将麻杏薏甘汤的阴性样品制备成阴性溶液。

1.4 方法学考察

1.4.1 精密度的测定 精密吸取10uL的对照品溶液,参照1.3.1中的色谱条件对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苦杏仁苷的日内精密度为1.26%,日渐精密度为1.32%,说明其精密度良好。

1.4.2 线性关系的测定 吸取对照品溶液0.05 ml、0.5 ml、1.0 ml、2.0 ml和4.0ml,将其分别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使用流动相对所有对照品溶液进行稀释。分别吸取所有稀释好的对照品溶液各10ul,将它们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其峰面积。结果显示,苦杏仁苷在1.0~80.0ug/ml的范围内其线性关系良好。

1.4.3 样品稳定性的测定 按照1.3.1中的色谱条件对10uL的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然后分别在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对其进行进样处理,并详细记录其峰面积。结果显示,苦杏仁苷的RSD值小于0.86%,样品溶液的性状在24h内保持稳定。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杏薏甘汤中各种药物成分对苦杏仁苷含量影响的正交设计结果 将薏苡仁、麻黄和甘草作为影响因素,采取用药和不用药2种方案,获得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麻杏薏甘汤中各种药物成分对苦杏仁苷含量影响的正交设计结果

2.2 L8(27)正交实验的结果 详情见表2。

表2 L8(27)正交实验的结果

3 讨论

中医在配伍药方时,主要坚持“七情”的原则。这七情分别为单行、相须、相反、相恶、相使、相杀和相畏[3 ]。任何违反七情的药物配伍方式都是错误的。麻杏薏甘汤的药物组成为杏仁、麻黄、薏苡仁和炙甘草。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麻杏薏甘汤的药物组成是合理的[4-6]。但从西医的角度是否能够证明麻杏薏甘汤的药物组成是合理的,目前尚无定论。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从西医的角度论证了麻杏薏甘汤药物组成的合理性。

药理学研究发现,麻杏薏甘汤中具有治疗风湿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苦杏仁苷。该成分具有清除人体内风湿因子和止痛的作用。不过,苦杏仁苷在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为氢氰酸。而氢氰酸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其剂量一旦过大就会使人中毒[7]。因此,判断麻杏薏甘汤的药物组成是否合理,主要看其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当麻黄与杏仁配伍使用时,会增加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的含量,当甘草与苦杏仁配伍使用时,会降低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因此,麻杏薏甘汤在使用杏仁的同时配伍使用麻黄与甘草,可以有效地控制麻杏薏甘汤中杏仁苷的含量。由此可见,麻杏薏甘汤的组方是合理的。

[1]章文红,王彬辉,张晓芬等.中药配伍对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4):406-407.

[2]杜才伟.中药配伍对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25(11):305-306.

[3]武孔云,梁光义,贺祝英等.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及颗粒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J].中药材,2007,30(9):1128-1130.

[4]周斌,高文远,张铁军等.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73-75.

[5]武孔云,梁光义,贺祝英等.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差异原因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270-272.

[6]位亚丽,王志国.中药配伍理论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5):509-511.

[7]张雪,杨雨婷,董艳红等.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53(21):19-20.

猜你喜欢

风湿杏仁麻黄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当场止痛的风湿宝 寻找合作团队和个人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杏仁糖小兔
餐桌观察员之五仁月饼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