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

2016-01-10明葛东朱鸿喜孟德诚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
关键词:疝的阴囊疝囊

明葛东 朱鸿喜 孟德诚

(江苏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江苏 盐城 224001)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小儿外科的常见病[1]。此病患者多为男童。小儿腹股沟斜疝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鞘状突闭合不全引起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过去,临床上常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但是,用该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存在手术创口较大、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病情的复发率高和难以发现其对侧隐形疝等缺点。近年来,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为了进一步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127例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1例)和传统手术组(66例)。传统手术组患儿中有男59例,女7例,其年龄在7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0.5)岁。腹腔镜组患儿中有男56例,女5例,其年龄在7个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0.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器械 本次研究选用的手术器械包括:5mm的微型高清腹腔镜1只、5mm的Trocar(穿刺套管)1只、3mm的抓钳1把、3mm的Trocar1只(带穿刺芯)、7号丝线2根、10号腰椎穿刺针1只(直径为1mm)。

1.3 手术方法

1.3.1 为传统手术组患儿应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1)协助患儿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位,并对其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2)在患儿的腹股沟部位做一个横向切口,然后对其腹股沟疝囊进行剥离。3)对患儿的腹股沟疝囊进行高位结扎,然后对其手术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1.3.2 为腹腔镜组患儿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1)在进行手术的前1天,对患儿脐部的污垢进行清理,以防止其发生脐部感染。2)在进行手术的前4小时,指导患儿家长让患儿禁食,并让患儿排空膀胱。3)在术前半小时,使用阿托品对患儿进行肌肉注射。4)在手术开始后,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并协助其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位。5)将患儿的臀部垫高,然后在其脐部做一个纵向切口。6)为患儿建立人工气腹,并将气腹的压力控制在8~10 mmHg之间。7)将5 mm的Trocar置入患儿的腹腔,然后将腹腔镜经Trocar置入其腹腔内。8)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对患儿的腹股沟疝部位进行探查。找到患儿腹股沟疝囊的内环口,并观察其疝囊内环口的大小和有无水肿症状。同时,观察患儿的对侧腹股沟是否有隐形疝。9)在患儿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做1个长约3mm的切口,并将3mm的Trocar置入其腹腔。10)取出3mmTrocar的穿刺芯,并将3mm的抓钳经3mm的Trocar置入患儿的腹腔内。11)在患儿腹股沟疝囊的内环口部位做1个长约1mm的切口,然后将携带有7号丝线(长约15mm)的腰椎穿刺针经此切口刺入患儿疝囊的颈部。12)用抓钳提起患儿腹股沟疝囊周围的腹膜,并对其疝囊的内环口进行荷包缝合。在进行缝合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患儿的输精管和精索。13)为患儿解除气腹,然后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对其脐部的切口进行缝合,并采用医用胶对其腹壁的小切口进行粘合。14)在术中若发现患儿存在对侧隐形疝,应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 在手术结束后6个月,对这两组患儿进行随访,并观察其术后阴囊肿胀的发生率、切口炎性反应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和对侧疝的二次手术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患儿的年龄用(±s)表示,采用t检验,患儿术后阴囊肿胀的发生率、切口炎性反应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和对侧疝的二次手术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手术结束后6个月,对这两组患儿进行随访发现,腹腔镜组患儿未发生术后阴囊肿胀和切口炎性反应等术后并发症,且未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腹腔镜组患儿术后阴囊肿胀的发生率、切口炎性反应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和对侧疝的二次手术率均为0.0%。传统手术组患儿中有9例患儿发生了术后阴囊肿胀,有7例患儿发生了切口炎性反应,有3例患儿出现了病情复发的情况,有4例患儿因存在对侧隐形疝而再次于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传统手术组患儿术后阴囊肿胀的发生率、切口炎性反应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和对侧疝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13.64%(9/66)、10.60%(7/66)、4.55%(3/66)和6.06%(4/66)。与传统手术组患儿相比,腹腔镜组患儿术后阴囊肿胀的发生率、切口炎性反应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和对侧疝的二次手术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 (n,%)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儿的鞘状突闭合不全引起的。鞘状突的功能是促使胎儿的睾丸降入阴囊或固定胎儿的子宫圆韧带。患儿的鞘状突闭合不全会导致其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或阑尾进入其鞘状突。尤其是在患儿哭闹、剧烈运动、咳嗽、便秘和排尿困难时,上述器官或组织会因遭受压迫而进入其鞘状突,进而可导致其发生腹股沟疝[4]。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手段。过去,临床上常使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但是,用该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存在手术创口较大、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病情的复发率高和难以发现其对侧隐形疝等缺点。近年来,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认可[5]。与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操作过程简单、手术切口小、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能及时发现患儿的对侧隐形疝[6]。2)术中不切开患儿的提睾肌,不游离其精索,不需要对其鞘状突进行剥离,从而可避免损伤患儿的精索、血管和神经组织,进而可降低其术后阴囊肿胀和缺血性睾丸炎的发生率[7]。3)由于小儿的精索、血管、输精管或输卵管较细,且其腹股沟疝周围的组织常发生粘连,在对患儿的疝囊进行剥离时,很容易损伤其精索、血管、输精管或输卵管。腹腔镜具有局部放大的功能,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对患儿的疝囊进行缝合时,可轻松地避开其精索、血管、输精管或输卵管,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睾丸萎缩的发生率和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率[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组患儿相比,腹腔镜组患儿术后阴囊肿胀的发生率、切口炎性反应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和对侧疝的二次手术率更低。这一结果与于鹏、张堂[9]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与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少和能及时发现患儿的对侧隐形疝等优点。

[1]陈子明,叶明,王主攻,等.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附5450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3):212-215.

[2]刘衍民,李宇洲,李成昌.微型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2000,12(4):418-419.

[3]周光辉,常青锋,单星燃.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141-142.

[4]徐守森,高建军,李国涛,等.腹腔镜与开放性小儿疝手术的效果比较[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1,28(2):131-132.

[5]崔泉,何效东,赵晓雷.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3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7):127-129.

[6]韦启鹏,宋伟鹤.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及临床麻醉药物研究[J].河北医学,2011,17(7):903-906.

[7]贺更生,丁成明,李种.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7(03):63-65.

[8]贺磊.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例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42(18):4201-4202.

[9]于鹏,张堂.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1,3(23):46.

猜你喜欢

疝的阴囊疝囊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阴囊珠1例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