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变化

2016-01-09籍玉红,刘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抑郁脑卒中血浆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变化

籍玉红刘娟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邢台054000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

脑卒中后抑郁为临床常见情况,发生率占所有卒中患者的25%~60%,且漏诊率高达75%[1],诊断准确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卒中后抑郁缺少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及严格的诊断标准[2]。本次研究对脑卒中后抑郁、脑卒中后无抑郁、健康人三类群体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探讨抑郁程度与血浆、脑脊液单胺类弟质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07—2014-08 75例脑卒中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入院后1~2 d进行脑CT检查,无脑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病。脑卒中诊断满足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及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联合编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相关诊断标准,经CT证实,精神意识及语言能力正常,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抑郁评定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第3版》[4]诊断标准。男44例,女31例;年龄45~69岁,平均(59.30±5.36)岁;CT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46例,脑梗死29例。其中卒中后抑郁患者40例为A组;卒中后无抑郁患者35例为B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C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1岁,平均(61.46±5.76)岁。3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采集及检测方式:急性脑卒中发病1周及3周时采集患者空腹血、CSF标本,血标本在抗凝塑料试管中保存,均匀摇晃后抽取的2 mL和脑脊液2 mL置于空白塑料管中,低温保存准备检测。采取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操作方式参照杨煜等[5]操作方式,设置样品最低检测值30~40 pg,精密度6.2%~10.8%。

1.2.2量表评定: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SDS>50分、HAMD>17分为抑郁。评定时间选在急性脑卒中1周、3周时进行。

1.3观察指标(1)比较3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TAA)、高香草酸(HVA)含量变化;(2)分析HAMD、SDS与血浆、脑脊液中递质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血浆及CSF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C组DA、NE、5-HT、5-HIAA、HVA与B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A、C组间比较A组各指标水平显著较高(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浆及CSF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 (±s,μmol/L)

表1 3组血浆及CSF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 (±s,μmol/L)

组别DANE5-HT5-HIAAHVA血浆CSF血浆CSF血浆CSF血浆CSF血浆CSFA组2.67±0.341.97±0.260.20±0.040.14±0.051.12±0.210.58±0.110.61±0.210.33±0.583.03±0.341.60±0.22B组3.22±0.47*2.60±0.38*0.30±0.11*0.28±0.05*1.28±0.38*1.10±0.34*0.76±0.28*0.50±0.36*3.20±0.44*2.03±0.37*C组2.90±0.45*#2.22±0.67*#0.28±0.64*#0.22±0.06*#1.21±0.26*#0.90±0.05*#0.65±0.10*#0.49±0.10*#3.10±0.79*#1.77±0.26*#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2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递质和抑郁量表评定动态变化相关分析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变与量表测定结果呈负相关,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和量表测定结果无关联,同时血浆和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相互关系不显著。见表2。

表2 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递质和抑郁量表评定动态变化相关分析

3讨论

本次研究共纳入脑卒中患者75例,其中卒中后抑郁患者40例,发病率53.33%(40/75),与相关研究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基本吻合[6]。且抑郁患者血浆和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和正常者,证明血浆和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降低是卒中后发生抑郁的主要因素,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吻合[7]。另有学者认为,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其实是病灶对NE能神经元及5-HT能神经元产生干扰和破坏,降低两者水平进而导致抑郁的出现,同时DA降低机制与上述基本类似[8]。另有研究显示,左侧卒中引发的5-HT能和NE能神经元破坏较右侧更轻,通常不会导致代偿性受体水平上升,进而导致2种神经能降低发生抑郁,同时NE能、5-HT能神经元处于脑干处,可发出轴突经丘脑下部、放射冠区、基底节,由前至后末端在皮层终止[9]。因此,前部损害相比后部损害的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发生更为严重,卒中后抑郁状态为脑卒中病灶破坏了以上神经元和路径,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最终导致抑郁出现。

综上,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血浆及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且单胺类神经递质降低程度和抑郁程度呈负相关,有关详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而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变化应引起临床重视。

4参考文献

[1]李晶,牟建明,赵珩,等.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4):3 641-3 642.

[2]肖胜,刘雅芳,肖劲松,等.长春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4):315-318.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0.

[5]杨煜,杨竟平,麦荫乔.生物样品中单胺类递质及其前体氨基酸和主要代谢产物的快速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J].色谱,1992,10(4):236-237.

[6]蔡丽,刘毅.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16(10):71-73.

[7]Robinson RG,Rubos KL,Starr LB,et al.Mood disorder in stoke patients: importance of location of lesion[J].Brain,1984,107(pt1):81-93.

[8]张一清,朱晓军,王彤,等.脑卒中后抑郁症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及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5):492-494.

[9]尤志珺,周少华,席刚明,等.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西部医学,2009,21(11):1 909-1 911.

(收稿2015-01-12)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5)22-0121-02

猜你喜欢

抑郁脑卒中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