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6-01-09李立辉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数学学生

李立辉

摘要:目前,虽然素质教育极力推进,但是传统教育的身影依然存在。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以讲解为主,总是忽视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以及知识经验,这就违背了学生的求知意愿,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投其所好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好奇感,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是由好奇心地推动而产生的。好奇心即为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呢?笔者从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以“真情”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心体贴学生,首先应从生活上开始。目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占绝大部分,还有一些单亲儿童,这些学生往往得不到家人足够的照顾,他们需要教师的爱,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需要和谐的师生情感去诱发,从而带动数学学习兴趣的产生。

小学生的好胜心表现得极其强烈,但是他们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课堂上,他们一旦遇到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便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并且表现出一种独占鳌头的欲望,可见好胜心也是兴趣产生的内驱力。然而,他们一旦对学习感到吃力的时候,便会垂头丧气、鸦雀无声,生怕教师提问,被人嘲笑,这时好胜感就促使了自卑观的产生。所以,课上留心发现学习吃力的学生,课下及时辅导、表扬鼓励,帮助他们尽早树立自信心,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帮助学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时,我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动手实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维持15—25分钟之间,并且特别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低年级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更加短暂,其精力也更容易分散。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数学,它固有的枯燥、死板的学科特性更使学生难以集中精力。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借此优势,教学中我多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还是很有兴趣的。例如,在进行“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时,课下,我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器具作为教学素材(积木块、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皮球、各种包装盒等)。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三个环节了解这些东西形状上的差异。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按形状将这些物体分类。接着引导学生给这些物体取名(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最后通过摸一摸、滚一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物体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性,他们体验了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以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固有的年龄特征,再加上他们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教学中,我尝试了故事、游戏、儿歌、表演等儿童喜闻乐见的事物和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故事情境诱发兴趣

在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学生对稀奇古怪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在生活中发现,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如《喜洋洋》《熊出没》《哆啦A梦》等。因此,为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将教学内容编排成童话故事、动漫故事等,呈现出来,使学生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陶醉。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我准备了这样的小故事:今天动物影院播放《动物大王》影片,小猴、小猪和小牛一起去看电影,它们边走边聊,小牛说,我是23号座位,小猪说,俺是25号。这时聪明的小猴子说,我给你们两个提个问题,考考你们谁聪明。小猴说,你们两个的座位号谁的大呢?小猪和小牛听到问题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分别摇了摇头。同学们,谁呢帮帮它们呢?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二)游戏畅玩激发兴趣

“学中玩,玩中学”是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我准备了一些不同颜色的玻璃球,分给各组学生,让他们自行玩摸球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较好地理解了“公平的游戏,必须要有公平的游戏规则”。活动中,学生有很多新发现,这真是我意想不到的现象。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理解的,远比教师的讲解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三)儿歌提升兴趣

儿歌朗朗上口、易记易懂,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脍炙人口的好体裁,深受学生喜爱。教学中,借助儿歌形式,充分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

(四)激情表演增强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欲极强,并且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教学中,我特别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为了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我经常给他们搭建表演的舞台。通过角色扮演,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表演中设置悬念,使他们产生求知欲。

总之,兴趣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激情飞扬。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数学学生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