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情感共鸣,激活学习热情
2016-01-09陈锦新
陈锦新
摘要:特殊生是每个班级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使这些学生自信地学习,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工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爱心 特殊生 自信 有效学习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怎样让特殊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自信地学习,自信地生活?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工夫。
一、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小玲是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自幼失去了爸爸,妈妈也随之改嫁,她和70多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个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性格孤僻,说谎连篇,没做家庭作业,谎称是身体不好;拿钱给同学买小礼品,说钱是大娘给的等等。在转化小玲的过程中,我给她倾注了更多的爱心,平时与她拉拉家常,例如,奶奶身体好不好?近段时间家里吃些什么菜?昨晚回家作业做到什么时候等等,平时送她一些文具之类的,有时还递上几颗糖给她吃,以此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发展师生间心理上的“相知”关系,建立师生间教育信任的心理基础。这学期在为失学儿童的捐款中,她捐了20元,但考虑到她家生活实在困难,我把捐上去的钱退还给了她奶奶。这个孩子身上的许多变化,带给我兴奋与思考。作为教师,我们要善待他们,把师爱偏向他们。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们心灵交流。
二、让特殊学生参与管理班级
特殊学生一般在学习上和品行上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但有的擅长体育、劳动等。上一届毕业班学生李同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语数两科的知识抽查,六大板块只有一个合格,其余都为待合格,但跑步很有特长,我让他参加了校运会中的800米长跑,为班级争得了第一名,这是鼓励他自信心的好时机,为此,我们专门搞了一个班活动——“我们为你骄傲”。学生纷纷用歌声、掌声、笑声表达对他的庆贺,有许多同学还送去一句句心里话,这时的他已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我还会努力的。”
课外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先请这些学生当一回“毛遂”,向同学们自荐:我具有xx能力,我可以担任活动中的xx责任。在“跳绳比赛”中,给大家做裁判;在“掷实心球”的活动中,我更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闪光点,我发现李某的实心球投得特别远,投球的姿势也很正确,于是让他给大家做示范动作,并安排投实心球成绩差或姿势不正确的同学跟他一块儿学习,效果不错。
让特殊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阵地,根据他们平时的品质表现,大胆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负责一定的岗位,如“车辆管理”“废品回收”“检查卫生”等等。让他们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再说我班的吕xx同学,我刚接受这个班时,发现他虽然不爱学习,行为习惯极差,但他特别愿意为教师、为班级做事,上学期,学校大队部要求各班回收牛奶盒,吕xx主动把每天学生拿来的牛奶盒以小组为单位登记的任务承担了下来,一捆一捆地缚好,还经常把带有牛奶残渣清洗干净,每周五再作好统计,公布各小组数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在作业中采取“不公平”政策
特殊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和参与讨论的机会很少,部分教师为了使教学进程更加“顺利”,习惯于让所谓的好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他们会错误地认为课堂讨论只是优等生的事,与自己是无关的,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愿意参与讨论问答,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另搞一些“地下活动”,因此,在课堂讨论中我采取倾向政策,给他们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机会。再次是作业中的“不公平”,在布置作业的时间上“不公平”,使他们可以用比其他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作业。在内容上,教师的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针对记忆力差、遗忘较快的特点,采取提高练习频率,降低练习难度和数量的方式来加强新知识的巩固,让他们“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实现练习目的,练有成效。对作业质量的要求,只要他们的作业基本能体现出认真的学习态度就行了。
特殊学生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当前的学不好,过去的没学会,这是他们没能力和其他学生公平竞争的主要原因,有倾向性的“不公平”竞争只是无奈的暂时之举,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要彻底解决他们的落后状况,必须让他们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课外辅导。在课外时间面批或留下辅导,对知识掌握较差的成立帮学小组,让这些特殊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优秀学生组合在同一小组,利用课余更多的时间一起学习,讨论问题,做练习题。设立学习进步奖,对学习成绩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免作业券”。
但是有一些特殊学生完成作业不自觉,特别是家庭作业,家长监督力度不够,这些学生的家长要么工作很忙,要么不管,放任自由;要么家长外出做生意,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我班的小军同学就是一位留守儿童,他学习基础差,又不够自觉,家庭作业几乎不能按时完成,但他奶奶无能为力,这学期,我让他奶奶傍晚迟一点来接,傍晚在教室里完成一部分,他奶奶非常感激,话语里总是感激了再感激。
四、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
前两年班里有个叫小明的同学,了解到小明的爸爸教育孩子只用暴力手段,妈妈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在沟通过程中,我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放下教师的架子,经常性地利用校讯通、《家校联系手册》、电话等多种信息工具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特殊的时候,把家长请来学校进行面谈。针对小明任性、行为习惯差的毛病,有时我利用“小组竞赛”,持之以恒地对他的无理要求和不良行为予以严拒和批评,加强他的自控力。
上述这些案例给我的启示是:没有无缘无故就变得特殊的学生,每个特殊学生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原因,在遇到特殊的学生时,我们应该耐心地了解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受信任、受关爱,从而筑起师生“心灵交互”的桥梁,方能实施“有效教育”。魏书生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越来越觉得现在学生的心思很难猜透,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和语文教师真心地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更加需要用真诚和爱心打动学生,走进学生的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这些特殊学生健康、自信地成长。只要有爱心、热心、恒心和责任心,以“心”换“心”,这些心灵受到过创伤的小鸟也能带上自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并越飞越高!我们语文教师今天辛勤地付出,就会换来明天的桃李芬芳。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