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创新教育

2016-01-09李德英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新幼儿教育

李德英

摘要: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初阶段,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教育,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在进行幼儿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知识,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在进行创新教育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拓展幼儿的思考面和思维深度,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创新教育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幼儿 创新 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初阶段,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教育,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关注幼儿的闪光点,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创新的想法和令人惊喜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关注他们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引导,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并让幼儿自主观察,将汉字和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如在教学“呆”时,我在介绍了这个字的含义之后,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想象。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幼儿把这个字看成是一个人在用木碗吃饭,结果发现碗里的饭有一只苍蝇,呆住了;还有的幼儿把这个字看成一个人在爬树,在树上遇到了一条蛇,呆住了……通过让幼儿把汉字的形象和含义结合起来理解,摆脱了传统汉字教学的枯燥,激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教学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有利于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创新教学。例如,一天下午,园里让幼儿吃西瓜,每个幼儿发给一块西瓜,吃完之后,幼儿用西瓜皮玩起了游戏。有的幼儿把西瓜皮当成了电话,玩起打电话的游戏,还有的幼儿在合作玩耍,把西瓜皮摆成不同的形状。这时,我对幼儿进行引导提问,让他们想一想西瓜皮还可以做成什么?幼儿纷纷说出他们的想法:可以做小船,可以做帽子,可以做乌龟的壳……幼儿说出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想法。对于他们的回答,我都进行了肯定,使幼儿的创新意识不断获得强化。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使幼儿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扼杀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幼儿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头脑进行思考。在幼儿的思考和感知过程中,能够有效深化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一次过家家的游戏中,我让幼儿利用园内的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具、餐具。在制作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高涨,他们用纸板和胶带粘成了餐桌,又用纸、瓶盖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盘子和碗,然后他们用画笔给制作的桌子和餐具涂上了漂亮的颜色。在自己动手制作过程中,幼儿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由于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激发了幼儿要好好爱护玩具的心理。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引导,在他们自作过程中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让幼儿的创新思维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三、摆脱思维定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幼儿的思维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引导,使他们在分析和看待事物时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促进幼儿思维的多元化。思维定势是阻碍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教师在创新教育中,不仅要寻找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引导幼儿改变思维定势,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在让幼儿认识玻璃的过程中,幼儿能说出玻璃的普通用途:制作杯子、镜子、窗户等。这时教师可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利用玻璃能够制作好看的饰品和精美的工艺品,玻璃还能够切割东西等。通过拓展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在掌握玻璃用途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让幼儿学会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再如,在一次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点,让幼儿说出是什么。一开始,幼儿都说是一个点,通过我的引导,他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是一块石头;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从高处看到的人……在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

四、创设新的教学方式,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并对一切新鲜的事物表示好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好问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是教育的基础,而进行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要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摆脱死教硬灌的传统教育方法。幼儿期可称为“问题时期”,他们什么都想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弯、为什么飞机会飞上天,汽车不会上天、为什么电视机内的人不会走出来……这个时期也是幼儿破坏性最强的时期,他们往往拆掉新买的玩具,按自己的意愿组装;打开收音机盖,看看是谁在说话;打开电视机盖,看看里面有没有人……这些都是幼儿创新思维最新的萌芽。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对幼儿加以斥责,那么无异于扼杀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剥夺了幼儿的探索乐趣,使他们变得思想迟钝。所以,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些创新精神的火花,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创造性活动富于实践。

总之,在进行幼儿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并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知识,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在进行创新教育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拓展幼儿的思考面和思维深度,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创新教育中获得发展。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创新幼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