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利用学困生闪光点案例的点滴思考

2016-01-09张洪慈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成资源有效利用闪光点

张洪慈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困生的发展。教师要积极靠法和利用学困生的闪光点,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不断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认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经常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找到有效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使学困生的闪光点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未来的学生教育中更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学困生 闪光点 生成资源 有效利用

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学生的一种必需?如何开发、利用学困生的闪光点?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想下面几个活生生的教学案例故事可帮助理解和把握,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案例一:在期中考前的复习课上,平时上课基本听不懂、初中知识基本空白的王凤娟(女)同学,主动问了一道关于“离子能否共存”的问题,心想该生尽管学不会但已有了学习的愿望,千万要好好引导,不能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我试着问:“什么地方不会?”她说:“不知道什么是共存”,我举例说:“H+与OH-能共存吗?”“不知道”“H+与OH-会不会反应?”“不知道”“酸与碱会不会反应?”“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立即说:“我知道了,H+与OH-能反应”,“那么H+与OH-能共存吗?”“不能”,“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能反应就不能共存,不能反应才能共存”“老师,我不知道谁与谁相遇能不能反应”“能不能反应,是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来判断的,你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吗?”,“知道”,“你还知道溶液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吗?”,“知道”,“现在先记住这两类反应的条件就行了,以后学了再记”,“老师,先让我自己做做这道题吧”,“好吧,不会再问,只要学,就能学会”。该片段再一次使我体验到,学困生都有学好的愿望,关键是看我们是泼冷水还是耐心培育,能不能始终保持这种耐心,能不能始终关注他们的学习特别是他们的点滴进步。

案例二:某天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时候,陈中国(男)同学对一道练习题(人教版必修二45页第2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认为把A、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A上有气泡产生时,A比B活泼。理由是在铜锌原电池实验中锌片上仍有气泡且比铜片更多,由此可推知A比B活泼。当时我并没有直接说他答错了,而是从观察实验现象很细致的角度对该生提出表扬,然后和学生一道对铜锌原电池发电实验的现象做了分析说明,使学生认识到锌片与铜片连接后锌片上仍有气泡的原因是锌片不纯造成的,理论上是不应有气泡产生的,类似的原电池中,哪一极有气泡产生,哪一极活泼性就差。通过这种形式的引导既认识到了实验现象的真相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三:关于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的计算,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与中心原子直连的并不是单个原子而是原子团的情况,此时如何去确定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呢?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要求同学们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结合具体例子自己去探索。开始同学们认为,就按直连的原子去计算,而与原子团中的其它原子无关,例如CH2=CH2的中心C原子孤电子对数=1/2(4-2×1-4)<0,该情况下按无孤电子对对待,这是否科学呢?于是我就请同学们按此法计算NH2-NH2的中心N原子孤电子对数=1/2(5-2×1-3)=0,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N上有一对孤电子对,说明刚才的计算方法有问题,于是同学们又进入了深思状态,一段时间后216班刘焕迪同学提出:应把原子团看成一个“原子”,计算出总价电子数,然后再据“8-原子团总价电子数”求出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计算公式为1/2(5-2×1-1)=1,对CH2=CH2也同样适用,计算公式为1/2(4-2×1-2)=0。为使同学们进一步搞清这个问题,进而形成科学方法,又让学生思考CH2=CH-CnH2n+1的中心C原子孤电子对数的求法。同学们再次陷入沉思状态,而且很兴奋,有的学生说,将“-CnH2n+1”看作“H”就与乙烯的计算方法一样了,这个没错,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怎样说更科学呢?H与C结合跟“-CnH2n+1”与C结合有何共同点呢?任庆林同学迫不及待地说:都与该C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因而“该C原子的价电子总数=4+与其他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综上所述,当中心原子所连的是原子团或更复杂的基团时,其直连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该原子与其它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然后再据1/2(a-xb)求出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上述学习过程表明,在教师的不断启发诱导下,学困生的闪光点就会不断地呈现,特别是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会激发出更大的学习潜能。

案例四:为方便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案中设置了“心语信箱”专栏。课后在批阅学案上的有关问题时,发现有许多学生写了留言,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中241班李雪飞(女)同学写道:当时学会了,过后就忘了,做题的时候对所学的还是陌生的。我的批语是:你说的很正常,我也曾经历过,只要坚持学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241班刘雪珂(女)同学也反映:学会了之后,没多久就忘了,就觉得有些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来。我的回复是:觉得有些熟悉,就是你的进步,坚持吧,肯定能学会的。“心语信箱”搭起了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这也是开发、捕捉、利用学困生闪光点的重要途径。

以上几个案例是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仅仅是在开发学困生闪光点路程上的一个起步,但只要我们善于积累经验、积极引导、耐心培育,总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不断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认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经常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找到有效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使学困生的闪光点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未来的学生教育中更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闪光点的开发、捕捉与利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13040278。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生成资源有效利用闪光点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捕捉利用生成,形成创新阅读感悟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应用探讨
谈数学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