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2016-01-09陈晓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维护心理健康班主任

陈晓霞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了塑造具有良好心理特征的健全人格,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与建功立业的必要条件。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班主任工作和班级活动中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班主任 心理健康 维护

教育部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班主任如何用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良好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班主任在进行道德灌输的时候,尤其要重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有利于建立团结的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像经营家庭、关心子女一样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交友等方面的指导,这样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班级环境,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除受制于先天因素外,主要决定于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能起到引发、导向和定向的作用,因此,优化班级的种种环境,能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我在工作中针对某些学生不合群、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开展合作性活动,多组织集体性活动,特别关照性格孤僻的学生,引导他们逐渐融入集体之中,从而形成爱集体、爱他人、爱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

给本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李的女学生,该生个头不高,平时是一位很热情的女孩子,但她身上有很多其他同学不喜欢的地方,比方说、爱管闲事、爱说谎话、自大等到,所以大家都不爱和她打交道。这名学生上讲台后给大家讲起了她的身世,从小被父母寄存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大,而自己的弟弟妹妹却跟随父母在城里长大,爷爷奶奶的宠爱和对父母的不满,造成了她心理的不阳光,总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所以她做事总想出头,不想做错事情,总认为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听了她的故事,大家对她投来了怜悯的目光,大家知道了她缺少的是爱,同时也为她能正确地分析自我而鼓掌。事后,同学们都为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都表示愿意帮助她,愿意做她的朋友。

现代的中学生基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所以不乏脾气大的学生,本班就有个别这样的学生。一名姓周的学生让我体验到了什么叫“倔强”。因为学生间的争吵,周某被我叫到了办公室,可他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把头扭向一边,拒绝和我进行眼神的交流,我找来班中的同学进行调节,并且和其他同学一起给他进行分析事情的经过,客观地判断事情的对错,足足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周某才低下了他的头。从周某身上我意识到,教师在处理个性强的学生的时候,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法,要想办法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学会控制住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用师爱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活动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为情感的碰撞、交汇、化合提供足够的能量,他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景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等于是班主任打开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心中健康向上的意识,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个因脑瘫而导致身体残疾的李某,三年的师生情、同学情,让李某融入了我们的班集体中,从最初大家不愿意和他坐同桌,到毕业时争先恐后地和他合影留念。李某是个爱热闹的孩子,但凡学校在操场上举行活动,同学们都会把他从四楼的教室扶到操场上,和大家一起参加活动,哪怕只是看看,他也会很开心,虽然每次的搀扶任务都很艰巨,但大家依然会争先恐后地帮忙,班级合影中更是不会缺少他的身影。

教师的爱心能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爱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成功激励,诱导学生健康发展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们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不断对学生们进行成功的激励。

班中有一名体型偏胖的女生,平时就不爱和其他学生说话,但她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很洪亮。又一次,学校要从每个班挑两名国旗下演讲的同学,大家都推荐让她去,可她一点都不自信,坚决不参加,我就和其他教师一起对她进行开导,最终她终于战胜自我,勇敢的站在了主席台上。经过这次成功的体验,这名女生变得比以前开朗了很多,在班中的威信也大幅提高了。

作为班主任,我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智力、思维、个性和学习成绩的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班中的学习氛围也十分浓厚,本班的学习成绩在一年时间内从年级倒数第二直线上升到年级正数第三,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大家都体验到了成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班中一名姓王的女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最为突出,从开始的需要他人帮助到最后的帮助他人,成绩也是稳中有升,中考中考出了577分的好成绩。当这名学生给我打电话,让我猜她分到了哪个班时,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当她告诉我她分到了“尖尖班”时,她的喜悦与自豪早已从她的话语中流露出来,她分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我们作为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是必要和有效的。只要能以班主任工作为载体,以多种形式辅导学生学会调节心态、疏解困惑、控制情绪,以促使学生保持心理的平衡、有序与和谐,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各自水平上得到健全而良好的发展,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丽梅.新时期提高班主任素质的几点尝试[A].新世纪新思考[C],1999.

2.陈辉梅.论班主任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D].华中师范大学,2000.

3.马莹华,王应杰.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维护心理健康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