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
2016-01-09潘燕
潘燕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学习,不断的让孩子懂得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这些都应从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入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做了以下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语文素养
一、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认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有了自信心,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更有兴趣。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要的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呢?
(一)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学习兴趣
在为每一届新生上的第一堂语文课,我都不会马上进行新课的教授,而是先简单地给学生讲讲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及一些起码的要求,然后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选一个恰当的话题与学生对话。学生刚进入到一个新环境,既兴奋又紧张,我通过对话这一环节舒缓紧张气氛,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这样他们会很快接受老师,从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建立好学好这个科目的信心。
(二)及时有准备的小检测,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些成就感,这对于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很重要。对于初一的新生,我会经常安排一些听写之类的小检测,通常情况下,我都会先把重要的字词等内容先进行强调,让他们课后巩固,然后再检测,运用百分制批改,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及时表扬肯定,成绩不理想的则进行强化改错。这样,只要认真学习的同学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就算开始不太认真的同学,后来经过几次训练,发现要取得好成绩也不是很难,也开始认真对待了。这样,既树立了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信心,又养成了良好的听记习惯。
二、调动内外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不愿意做的事情。
(一)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教育,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
兴趣的形成和巩固,要建筑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目标的制定要适度,不能过于容易也不能过于难,过于容易会让孩子觉得不屑一顾,过于难会让孩子灰心。因此,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顺序制定。慢慢的让孩子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二)用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们懂得学习语文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可以让自己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用优美的声音朗诵课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位教师才喜欢上这门课程的。语文教师要对学生有一种认真和努力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欢迎你上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
(三)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整体,由同学每一个个体所组成。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都不一样,有的学生比较积极外向些,有的学生却比较内向。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要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给那些内向的学生多创造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出小组墙报、班级黑板报、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竞赛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交流成长。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真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老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位老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屋”。相反,学生和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教师教的课。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尤其对于后进生,千万不能歧视他们,一味地批评他们,更不能“一见差生就来气”。如果那样,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不予理睬。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反感。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关爱他们,对他们格外有耐心。即使他们有缺点,也不能对他们发脾气,要亲切地启发、诱导。即使是批评,也要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关怀、爱护他们的。这样,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你,愿意上你的课,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容易培养了。
总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会和掌握运用语文规律,“一切为了迁移而教”,是这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的一根主线,它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要能欣赏学生真实的再现,鼓励学生把己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乐意进行语文学习,体验到成功给自己和他们所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发展。
(责编 金 东)